摘要:单个公司的支配地位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支配性企业在市场中一家独大,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支配性企业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支配性企业;形成;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C13218)
一、国外研究综述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间,在寡头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单个公司的支配地位。有两个重要的模型是支配性企业的来源,一个是海因里希·冯·斯塔克尔伯格(Heinrich von Stackelberg,1934)的领导者和跟随者产量选择模型;另一个是卡尔·弗希海曼(Karl Forchheimer)的主导企业模型。在这两个模型基础上,有很多学者将其进一步发展,例如,威廉·费尔纳、乔治·斯蒂格勒和卡尔曼·科恩、Gaskins等,逐渐加进了企业的动态定价行为,使支配性企业理论日益成熟。
约翰·缪迪(John Moody)在其1904年《托拉斯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the Trusts)的著作中,归纳、剖析和赞美了美国新生的支配性企业,研究发现在很多重要行业中,这样的大公司由合并而成。约瑟夫·A·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1942)重视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并提出了适宜创新的市场结构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而是具有一定市场支配力的大型垄断企业,只有它们才能享有创新的优势,成功的创新经常带来垄断地位,垄断利润的诱惑成为企业家的动力,在“创造性毁灭”的威胁下,不必担心垄断地位本身带来的不良后果。杰西·W·马卡姆(Jesse W. Markham,1951)注意到价格领导企业可能以提高价格作为试探,这种试探只反映了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是行使其市场力量。乔治·约瑟夫·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的贡献在于规制、政策和法律的经济分析,以及对寡头的信息经济学分析。斯蒂格勒发表于1964年的论文“寡头理论”(A theory of oligopoly)应用了信息经济理论,其中心问题是寡头如何了解其竞争对手的行为信息,并把集中与赢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用严格的寡头模型来分析,这一理论对反垄断政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斯蒂格勒的论文“主导企业和保护伞”一文中,分析了支配性企业美国钢铁公司市场份额下降的两种解释。
威廉姆·G·谢泼德(William G. Shepherd)强调了单个公司市场份额对其行使垄断力量的作用。在1972年发表的论文“市场结构的要素”中,在对1960-1969年间的231个“大型”公司进行研究之后,他提出单个企业市场份额极为重要,并且对公司回报率的决定作用是显著的,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家的难题,即公司行为取决于其市场份额这种固定关系。他在1970年的著作《市场力量与经济福利》中,梳理了关于市场力量的基本经济理论,介绍了美国1970年前后美国经济中市场力量的情况,指出了市场力量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出版于1982年的著作“美国经济竞争增强的原因:1939-1980年”,证明了美国在此期间的竞争程度实际上是增强了,并不像新生的产业组织经济学家们认为的是下降的。还指出市场结构本身无法完全决定竞争的程度,对应于任何一种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结构除外),会存在多种竞争模式。
谢泼德把市场结构划分为四类,有效竞争、严格寡头市场、支配公司、纯粹垄断,而其中支配公司,即支配性企业,是指行业中只有一家大公司,它占有超过40%的市场份额,而且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都很小,这家公司是市场领导者,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他还结合了美国啤酒业、计算机行业等支配性市场结构的行业分析,指出支配公司的竞争优势来自:出众的表现;技术规模经济;运气和先行者优势;策略和战略;合并五个主要方面。通过广泛地收集和分析数据,谢泼德的结论是,1980年美国国民收入中,大约75%来自于那些有效竞争的市场,这意味着自1939年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只有一半的产出来自于竞争性的行业。垄断和存在支配地位公司的行业生产了1939年另一半的产出,而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中都存在令人忧虑的市场力量问题。
奥利弗·E·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成为了研究大企业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的学者之一,吸取了罗纳德·H·科斯、赫伯特·西蒙、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和阿尔弗莱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等人的思想,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用以对大企业内部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他解释了“有限理性”可能导致企业行为背离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并分析了合并带来垄断危害以及政府要考虑合并带来的益处。威廉姆森在《市场与层级制》一书中,对支配性企业的定义为:长期主导某一行业,一家通过合法手段获得垄断地位的企业,该企业的产值持续超过相关市场总产值的60%,所在的市场进入壁垒极高。他认为支配性企业的形成可能得益于偶然事件、不同寻常的商业秘密、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无能导致的缺失性失灵等被忽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是违约失灵和随机市场失灵的表现,在符合“恰当的”资质条件时,则提议支配性企业解体。
丹尼斯·W·卡尔顿把这种市场结构称为支配性厂商——边缘性厂商市场结构,支配性厂商也称为领导厂商,即支配性企业。他也对支配性企业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改变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利用模型分析了进入壁垒变化对支配性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绩效的影响,同样结合了一些实践分析,预测了中国的烟草行业在入世后将成为支配性企业。弗雷德里克·M·谢勒(1965,1990)研究了居支配地位公司的创新行为、合并、和规模经济。丹尼斯·C·穆勒在1972年发表了名为“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的论文,分别用公司价值最大化模型和边际主义的增长最大化模型分析企业的生命周期。1997年的论文中,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原因使得许多行业中居支配地位公司能够维持其支配地位,而且能够维持高利润水平,得出的结论是干中学等供给方面的因素、受广告强化的需求惯性等,同时还研究了市场势力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在支配性企业的实证性分析上,虽然很多学者没有专门地分析支配性企业行业,但是其研究中包含了对支配性企业行业的分析,为支配性企业的演变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钱德勒历史的分析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美国石油业、运输设备、电机设备和电子设备三个行业都出现支配性企业,分别为标准石油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通用电气,为支配性企业演变分析提供了依据;沃尔特.亚当斯, 詹姆斯.W.布鲁克(1995)在SCP框架下对美国很多行业进行了分析,其中也包含了支配性行业,提供了支配性行业——烟草业、啤酒业、报业、本地电话、计算机等行业发展的真实现状,用以评估支配性市场结构下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很多学者研究和参与了支配性企业的反垄断案件,并为具有支配性企业的反垄断管制提出了政策建议。唐纳德.F.特纳密切了美国反垄断行动与经济理论的联系,参加了著名的反垄断案,破除了AT&T公司垂直垄断势力;卡尔·凯森(1952)参与了联合制鞋公司的反垄断案;另外还有很多经济学家为反垄断判决的分析做出了贡献。
评价:国外对支配性企业的研究大多是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框架下进行的,国外学者根据市场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垄断竞争状况对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把支配性企业作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一种特例,对其特点、形成原因、模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面都有所研究,为支配性企业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把支配性企业称做主导企业,一种是在很多研究中常见的,主导产业常常与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等有较大的相关性,强调主导产业和主导企业可能更强调对经济的扩散效应。第二种是指在市场结构中一家独大的支配性企业,在市场中起到主导作用,为了与第一种含义相区别,使用了“支配性企业”一词。
随着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引进和不断发展,国内产业经济学也发生了变化,将产业组织理论从中分离出来,国内学者出版的产业组织经济学书中,也有支配性企业的内容,但都是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没有更多新的内容,例如金培的《产业经济学》等。支配性企业的研究并不多见,具有代表性的:殷醒民(1996)认为主导企业的市场优势主要来源:首先,主导企业低成本优势明显于其他竞争性企业,而效率优势、先入优势、规模优势是其低成本优势的主要来源。第二,不同的产品质量。第三,几家大企业合作组成以同非合作的企业竞争。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概括,价格政策是其核心。并认为有主导企业的市场表现要比无主导企业的市场结构更有效率。在介绍国外的主导企业理论的同时,指出这一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加企业的市场势力,将由原子型竞争的市场结构向大象与群鼠的市场结构转变,从而提高产出和增加经济效益。蒋德鹏和盛昭瀚(2000)在产业演进的模型基础上对主导企业的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不断进行过程革新和产品开发、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用、提高管理效率并增加营销网络、制造进入障碍等策略行为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和主导地位的维护,并强调了政府管制政策变化对企业主导地位的影响作用。刘志彪、石奇(2003)在主导企业的模型分析基础上,提出主导性厂商赢得和维持主导地位的策略,主要是以直接成本为基础的策略、技术为基础的策略和营销为基础的策略,通过增加竞争对手的成本、能力扩展、垂直一体化、产品差异化和准入消费者等具体策略来予以实现,对主导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尤其是垄断高价问题应该予以控制。牟春艳(2004)认为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的因素主要是多种壁垒,具体包括:强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壁垒、政府设置的壁垒、生产要素壁垒、商品品牌效应、竞争规则壁垒。娄向鹏(2009)从中国本土的主导企业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出发,提出了如何形成“老大”的战略途径以及保持支配地位必须遵守的原则。朱勤(2008)以我国的电子信息业为例说明了国际竞争中企业市场势力与创新的互动关系,指出电子信息业的市场结构是主导型的,并以主导价格模型为基础结合国外的有关模型的分析,建立了动态的价格主导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市场势力与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彭娜(2010)在主导厂商价格领导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主导厂商市场力的因素和主导厂商的定价行为。影响主导厂商市场力的因素有:市场结构方面的行业和企业的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资本成本和产品差异化;市场行为方面的共谋、垂直一体化、可降低成本的技术研发投资和建立强硬的名声;以及广告等其他增加主导厂商优势的因素,其中价格策略是主导厂商市场力的核心。纪红丽(2012)对中国支配性企业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企业家智慧、持续创新、先行优势、专业化生产、网络效应以及兼并等式中国支配性企业形成的主要原因。
刘彦平(2003)对竞争性市场中的垄断势力进行了分析,主要针对卖方对无形信息垄断的情形,他认为这种对无形信息垄断的新型垄断形成是由于:商品和货币的信息含量的差异和信息集中度不同,并提出了化解机制。杨晓玲(2005)指出产品差异也是一个独立的、重要的市场结构因素,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势力形成机制在市场化控制行为上体现在:企业通过差异化行为改变需求弹性和移动需求曲线的位置以此获得对价格的决定权。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对不同产业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分析,例如,陈甬军和周末(2009)对我国钢铁业的市场势力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中国的钢铁产业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方建春,宋玉华(2011)对我国在稀有金属市场以钨矿、稀土这两大稀有金属市场为考察对象,发现只有资源优势并不具有市场势力。陈伟光(2007)对我国的银行的行政性市场势力导致其低效率。李晓钟、李清光(2010)对中国绿茶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低成本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纪红丽(2014)对中国烟草产业的主导地位进行了分析,提出由垄断到支配是中国烟草产业市场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评价:国内学者虽然专门以支配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而且偏向于对支配性企业的竞争策略和行为的分析,缺少对中国支配性企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但这些研究对支配性企业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奥利弗.E 威廉姆森.《市场与层级制 分析与反托拉斯含义》.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谢泼德等著.产业组织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15,226-228
[3]Dennis C. Muller“A life cycl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20(3)1972,199-219
作者简介:
纪红丽(1979- ),女,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经济学博士,专业方向: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