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慧
摘 要:王安石深知人才对于国家政策推行的重要性,并针对当时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革,他主张教育内容要实用,培养的人才要有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其理念对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王安石;教育改革;高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0-0052-02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反映出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也对我国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试图以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对教育的改革为借鉴,从中找出一点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王安石教育改革略述
北宋中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王安石在大宋王朝推行了旨在促使当时社会全方位变革的“熙宁新法”。为了培养推行新法的人才,王安石对当时的教育也做了一些大胆的革新。因变法而史书留名的王安石,生前并没有为自己赢得教育家的称号,他当时改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把教育当成了推行新政的有效手段,但是他培养新政人才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所做的革新,直到今天仍然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对王安石变法研究的成果,虽也有论述其对当代教育改革启示的文章,但深入探讨的不多。本文拟探讨王安石的教育改革对当今大学人才培养的启示,故仅选取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对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进行论述。
王安石改革教育的直接动力是培养新法推行的后继人才。王安石深知,国家政策的推行需要相应的人才。早在嘉祐三年(1058)作为地方官的王安石就上书仁宗皇帝,述说人才对于政令推行的重要性。王安石指出:“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在位者得其才……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1]王安石赞同“徒法不足以自行”观点,他认为,新法要确立,必须有人而且是能够支持新法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众多的人去实行[2]。王安石显然认为大宋在人才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在位之人才不足”,“能推行朝廷之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其能讲先王之意以合当时之变者,盖阖郡之间,往往而绝也”[3]。
(一)王安石改革学校教育的举措
王安石认为,上述情况的存在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第一,学校形同虚设,他说“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第二,学习内容空洞,“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而且对学生的思想上疏于教导,以至于他们缺乏应有的使命感,“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4]。
针对上述情况,王安石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他认为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起着关键作用,“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如果没有学校提供学习环境和教师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生即使有很好的天赋,也很难成才,“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5]。基于此,王安石的改革先从学校开始,首先由政府设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学校体系;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且品学兼优的人到学校担任教师,其次,改革课程设置,本着实用的教育理念,开设于治理国家有利的特别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的课程[6],主张“学而能致”。他要求学生和文吏不要只会背诵文辞,最主要的是学会以通过考察古今史事以学习实际的实际本领。另外,王安石还设置了三种具有专科性质的学校,即“武学”、“律学”、“医学”,以培养军事、管理和医学的专门人才,弥补了当时官方教育的不足。
(二)王安石对学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变革
王安石改革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机制,创立了太学“三舍法”。具体说来,主要的做法是:第一,以学生的学识程度为标准, 把太学生分为三个等次:上舍、内舍和外舍,初入选者进外舍读书,学习一年,期间不能享受国家供给的生活费;第二,以一年为期,期间进行月考、岁考,成绩优良者逐级升入内舍、上舍读书,可享受国家提供的生活费;第三,品、学、行兼优的学生倘若能通过层层考察,并有人担保,能以上舍出身直接获得官职,并享受进士及第的声望。这一措施使当时的士子竞相努力,以期能够进入太学读书。王安石的这一做法,可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考试考核方法进行年级升等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
(三)王安石培养学生思想的方法
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极力阻挠,在与其进行政治斗争的过程中,他深感反对派对儒学垄断的巨大阻力。这使王安石认识到,要想争取士子的支持,必须使他们的思想进行变革。王安石为此颁行了《三经新义》,书中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对王安石新政思想做了阐释。学校把这本书作为教材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把新政思想传递给学生,为新法推行培养了后继力量。
王安石加强了伦理道德的建设,他的道德理论可以从其《五事论》中窥见一斑。王安石把《尚书》中“貌、言、视、听、思”解释为展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相互关联的五个不同境界,分别表现为:肃静,即对人音容笑貌的敬重;和睦,即言语通达,上下左右之间的交流比较通畅;明智,即善于观察事物;谋划,即善于听从不同的意见;智慧,即思考比较透彻。
二、王安石教育变革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上述王安石的改革思想及措施,对今天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当前高校人才的培养机制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优化大学结构,明确大学功能
王安石在对教育进行改革之时,从中央到地方,注重了学校的建设,设立专门的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这一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当时很见成效。在今天的中国,高校的分类已不存在认识上的障碍,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问题。首先,高校分类缺乏权威的标准,存在着按学科设置、科研规模等多重标准,导致高校功能定位不明确,并产生了类型结构不合理这一更为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因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果一味地追求研究型大学, 追逐硕士、博士研究生, 而不顾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不管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每个社会成员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为此,国家应尽快确立权威的高校分类规范,引导各高校依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以王安石“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整体思想为鉴,依据全国统筹安排、功能多元的原则,构建合理、科学的高校结构。这样做,不但有利于高校教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纠正高校办学中存在着的盲目“高大上”的倾向,也利于引导高考学生理智择校,优化人才的输出结构。endprint
(二)增强内容的实用性
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以来,各高校也在极力提倡培养实用人才,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从总体上来看仍然是重理论而轻实践,输出的人才依然是理论型的多,技术性的少,远远满足不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需求,造成了人才市场供需的结构相矛盾。王安石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无不在学”[7]。还说教学内容若不实用,就会“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8],他的这一观点在今天还是有很多参考价值的。目前,我国培养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但研究型人才并不是一个国家对人才唯一需求需要更多是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为此高校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努力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注意到社会的需求,注重学生技术的培养,并注意及时将新成果、新技术合理更新到课程及教学过程中去。不仅如此,还用考虑到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时注意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
(三)重视思想道德的内化教育
在王安石的改革中,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引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今高校的教育中对之也非常重视。但是,有一点当今高校的道德教育中应该注意,那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教育。
在今天,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也都开设了相关的必修课程,但是当今高校的学生仍然存在着大量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学习不上心,上课长时间玩手机、打游戏,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有的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得失,对他人、国家、社会毫不关心;有的人生目标不明确,内心迷茫;有的好高骛远,只说空话,行动力极差等等。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我们必须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反思: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为什么效果如此差强人意呢?要想破解这一难题,高校注意做到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注意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化问题,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帮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
(四)走特色之路,发展应用型大学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战略时期,不仅需要大量高精尖的研究型人才,更需要的是亿万的高中级技工、工程师等。但是,高校扩招以来,一些原本很有特色的地方性学校改名、升格,求高、求大,导致我国一些高校无论是办学模式还是办学理念,都越来越趋于相似。这样的局面,使得我国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合理的职责分工,以至于培养的人才结构单一,与我国多元化人才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为弥补当时官方教育培养人才单一的不足,王安石创办了“武学”、“律学”、“医学”等科,专门培养军事、管理和医学等方面的人才。在当下的中国,发展职业教育也已成为大势所趋,一部分高校也应该顺势而为,坚持自己的传统,认清自己的优势,科学的定位办学目标,尽快向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转型。
中国目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是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的结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无论何时,教育都应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展开。我国各个高校都应顺应我国社会目前的发展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各司其职,向社会输出真正合乎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4][6][7][8]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C]//王
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11,5,5,3,8.
[2]林桂榛.“徒法不能以自行”究竟何意——兼与张岱年、
郭道晖先生商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6).
[5]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O[M].北京:中华书局,
1979:55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