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芋伶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泱泱五千年的大国,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巨大的,高中生正是社会意义建设的后备军,只有心怀祖国大爱,不断的完善自我,坚持天人合一的发展观念,并且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坚持到底,不断拼搏,才能够在成为中坚力量的时候发挥出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传承;精神
泱泱五千年的大国,留给我们最重要不仅仅是瑰丽的建筑,华丽的诗歌,严谨的小说,也不仅仅是霓裳羽衣,踏燕飞歌,最为重要的是那些一代一代传承而来的精神,不屈不挠,勇敢向前的中国魂。
1.爱国主义精神是铸就中华大国的根本
孟子曾经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的“气”指的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精神。至于“浩然之气”被人们理解为人们拥有的至高的正气和节操,而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充分展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一直是一种最为崇高的“大节”。我们在翻看成语字典时,或者在赞美人时常常使用这样的成语“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当仁不让”、“杀身成仁”等等,自古以来最值得人们赞颂的就是这样的一类人,能够讲究自己的情操,崇尚气节,一代代的口口相传,言传身教将中国人的正义感以及是非明理心培养出来,浩浩然的民族正气一直凝聚在大家心里,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正气形成了每个人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与气节。最早提出爱国主义这个概念是近代,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关系,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出一个个爱国的丰碑。虽然提出是在近代,但是爱国惊声一直深深的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作里都有对爱国精神的描述。如:先秦时期,“廓然大公”等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奉为追求的目标,需要实现的人生价值。除此之外孟子也对这种价值观进行了诸多描述,如:“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还有荀子提出的“成天下之大事”等,都展现了每个中华儿女心怀天下的情怀。然而这种信念通过书本,通过父母口头的代代相传,一代代增加,一代代提高,这种精神不断的完善精炼。我们铭记在心,甚至脱口而出的恐怕是来自宋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明朝末期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这两句话是对爱国精神最精炼的总结。简简单单的是十多个字充分的将中华儿女将天下作为己任,忧国忧民,等豪情壮志以及浩浩然志气表达出来。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才有资格去创造未来。身为时代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我们要做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去为自己的国家搏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2.学会进行自我修养才能成就大我
自古以来,人格修养一直是中华儿女最看重的。在《礼记·大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不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的百姓,修身是最重要的,也是人生的根本。充分的完善自我才是修身的最终目标,站在道德的高点上,看待国家兴亡,看待平民生活,这样才能有最好的选择为国为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自我修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自己特色的方法,比如要学会自省,要学会慎独等。“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修养人格的最强有力的代表。慎独,是我国最重要的,最具有中华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礼记》中的:“君子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对慎独最早的描述,也充分展现了其内在含义。简而言之,慎独就是说指一个人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不能因为没有人关注自己就放纵自己行为。正是因为这种培养自我修为,时常自省的习惯成就了我国人民时刻践行民族道德是自觉和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才有那么多品德高尚,意志坚强的君子丰碑。
3.天人合一培养审美
培养一个人的感性能力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审美教育。老祖宗留给我们最珍贵的财物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审美观念。一个人的审美观念直接决定了日后这个人的人格是否高尚,人性是否完美。一个人只有拥有美好的情操以及道德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感受世间的美好,欣赏并且珍惜这些美好,并且努力创造美好。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的完善,不断进步。在《周易大传》中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这符合我国先贤的想法。所谓道德就是指自然,社会和人共生共存的现象。社会进步是需要人们去实践的,但是如何实践就需要道德的指导,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提高对社会发展以及自然发展的认识,正是哲学中讲到的“认识来自于实践,认识指导实践”。当人们能真正够达到“天人合一”的时候,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顺利,也就达到了上文所说的“天人合德”。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词看到人的地位还是占据主要位置的,但是了解社会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也是不可替代的,人与自然完美的融合才是最终目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天人合一”更具有实践意义。
4.自强不息铸就耀眼中华
清华是正处在高中的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最神圣的殿堂。在每一个清华人都牢牢记住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足以见得,自强不息是多么的重要。这句话出自《周易》,大概意思就是说:天道一直向前进,从来不曾停歇,才能不断的循环往复,向前发展;所以每一个君子都应想天之美德学习,不断向前,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上,不断的进行自我进步,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这不仅仅是一种寻求自我进步,更多的是展现中华儿女不屈不饶,坚强奋斗的品质。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我国才能不管经历多少磨难,还能坚持独立,繁荣。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孕育了那么多使我国屹立在世界大国之林的专家学者们。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会有这么团结的中华民族。流传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就是自强不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胜利,不断的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当然自强不息不仅仅是指勇往直前,不怕困难,努力攀登,还包括自强自谦,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也是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任何一项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断的努力。高中生正是社会意义建设的后备军,只有心怀祖国大爱,不断的完善自我,坚持天人合一的发展观念,并且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坚持到底,不断拼搏,才能够在成为中坚力量的时候发挥出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将任何阻碍民族发展复兴困难挑战一一扫清。所以说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是建设国家,完善自我的坚强信念,文化瑰宝。
【参考文献】
[1]卢廷于.文言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探微[J].中学语文. 2009(33)
[2]杨高.从文化内涵与文化结构视角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
(作者单位:南雅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