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背景下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4-10-22 16:37卢建华
理论与现代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协同学术机制

卢建华

创新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生命,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期,推动全社会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形下,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1]这就是“2011计划”的缘起。我国协同创新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研究集中于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然而,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以及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再单一的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来谈协同创新就显得十分局限。本文即是从“2011计划”的背景下来审视和评述当前中国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现状并指出未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现状分析

关于创新的理论及其研究肇始于1912年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创新,开辟了国家创新体系这一专门领域,这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人们开始对创新进行分类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协同创新研究成为从系统论角度研究创新理论的新热点,因为协同创新更完整地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体现了当今时代科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本质。

笔者搜集了1997年至今以“协同创新”为关键词的主要论文和著作,从研究关键词来看,多集中于集群协同创新、技术协同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客户协同创新、知识协同创新、全面协同创新、协同论在协同创新中的应用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从研究内容来看,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协同”一词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于1971年率先提出的,其思想集中体现于《协同学导论》(1976)。他指出,“协同”(Synergy)即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有序架构、沟通合作使得整个系统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也就是“2+2>5”。关于协同创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的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我国学者张力基于国内外的协同创新实践,总结得出“协同创新多为组织(企业)内部形成的知识(思想、专业技能、技术)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2]其后,关于协同创新的内涵与本质探讨也基本上是从科研创新范式的角度,而且主体一般都是科技方面。如陈劲等认为“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展开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整合资源,实现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促成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3][4]何郁冰认为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的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5]也有学者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协同创新的内涵,比如唐阳认为“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是‘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有效地实现创新。”[6]

2.当前中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逐步开展了一些协同创新的工作。如设立学科交叉研究专项,培育新兴研究领域,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建立共享研究平台等。但研究者认为,这些举措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科技发展的需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李忠云等认为当前中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缺乏领袖,不愿协同;二是利益失调,不想协同;三是思想各异,不好协同;四是条块分割,难以协同。[7]周继良则从更宏观的层次指出,当前中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主要在于:学科专业之间存在藩篱,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大学精神文化式微,太急功近利,不利于长期扎实的高质量研究;大学人才培养单一,全面型人才的匮乏不利于协同创新研究;大学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趋少,削弱了协同创新研究的基础。[8]

3.关于协同创新实现机制的研究

李忠云指出创新的核心是人,因此领军人物是协同创新能否实现的关键。他认为精心选择和培育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协同创新领军人物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先决条件。[7]周继良则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探讨了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问题,他认为要实现协同创新,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的跨学科培养和联合培养,解决目前大学人才培养单一的问题,以更好地实现协同创新。张力认为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并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和方式刺激协同创新。[2]李祖超等认为应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来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强调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政策环境,高校要改革管理体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企业要转变经营方式,加快技术创新。[9]总之,以解决技术创新难题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动高校科技体制改革;二是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共享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开展组织机构创新,突破高校藩篱,构建政府和企业的柔性无边界组织;四是建立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共享和交流平台,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二、当前中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囿于固有的科研范式的探讨,缺乏整体机制改革的研究

纵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关于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为解决技术创新难题或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而设计的关于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研究基地等固有的科研范式的探讨,没有认识到协同创新已不同于过去主要关注的技术创新,而更注重体制机制全面改革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要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以破解制约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与国家关于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精神和理念还有较大差距。

2.缺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研究,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与此同时,由于现有的研究着重于探讨科技方面的协同创新问题,只是在固有产学研联合攻关框架下的技术性修补,并未将其研究视野进一步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然而,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国家创新体系范畴,致力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对于当前中国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切实可行。将哲学社会科学纳入国家创新体系,致力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可欲性、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对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建设展开研究,力争突破之前人们一提及“协同创新”就只能想到科技创新的思维定势,致力于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的范畴并不断丰富之。

三、“2011计划”背景下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展望

“2011计划”背景下的协同创新,其本质就是推动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整合校内创新要素,并努力形成校内外创新力量间创新要素的交叉融合发展。因此,下一阶段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的重点就应放在探索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措施以保证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不再囿于学科导向,而是要逐渐向需求导向转变,保证组织管理从个体的、关门的、分散的向动态的、开门的、协作的方向转变,保证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从单个的、隔离的向融合的、汇拢的方向转变,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才符合“2011计划”的要求,才能最终形成多元流动、持续的协同创新中心。具体来说,在“2011计划”背景下探讨协同创新机制需要加强以下八个方面的研究:

1.多方参与、责权利明晰、资源共享的组织管理体系

协同创新中心成立后的科研管理如何推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体系由谁参加、以何种形式参加、以怎样的形式组织和怎样的机制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要坚持一切为了创新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重大事务(如涉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等问题)的商议和决策上必须保证多方参与;二是明确参与各方的责权利,以保证利益共享、资源开放,进而实现协同创新中心的持续稳定发展。

2.自由流动、以任务为牵引的人事管理制度

创新的首要因素是人,因此必须在如何吸引人、凝聚人、激发人方面下大力气。要改变过去以编制和岗位为中心制定具体的研究任务的做法,形成以任务为牵引,以需求来定编定岗的人员聘用方式,以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尤其要重视协同创新领军人才和协同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建设,形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三方间人员自由流动的高校人才队伍结构。

3.实践创新为主导、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高校来说,既要注重外部优秀人才资源的引进以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也要注意加强对自有人才的培养。所以,应致力于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强化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实现以实践创新为主导: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间的紧密合作,最终实现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

4.竞争有序、强调贡献的科研综合考评体系

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能彰显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激励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作为高校科研工作的指针,关于科研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是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关于科研考核和评价机制的改革,已经基本达成的共识是务必要改变单一的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评机制,形成以创新为导向,更加倾向于学术研究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需求,进而建立起竞争有序、有上有下、动态合理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

5.充满活力、彰显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

随着学科的不断分化与专业化以及知识体系的复杂化,过去“散兵游勇”式的科学研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在当今的学术生态下,必须锻造出一批学术能力强、学术特色明显、能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的团队,让他们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协同创新团队。只有这样的科研组织模式,才符合“2011计划”的要求,才能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

6.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浪费的资源配置方式

学术资源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在“2011计划”的背景下,首先要注意充分挖掘本校资源,立足于本校实际,优化学科设置,引导交叉融合,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本校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要集中力量重点支持,以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学科的资源汇聚作用。然后,要注意充分利用协同单位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利,进而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资源配置方式。

7.以汇集创新要素为核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

“2011计划”背景下的协同创新,既要注重校内协同,也要注意校际、行际协同;既要注重国内协同,也要注意国际协同。因此,关于高校协同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的研究也必须提上日程。汇集国际创新要素、集聚世界顶级人才,让国内外的创新要素和资源都参与到协同创新之中,才能在与国际接轨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超越。

8.自由开放、科学严谨的学术环境

目前,国内的学术生态还不尽如人意,学术剽窃、学术道德败坏现象频出,这严重威胁着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协同创新环境和学术生态的研究尤为必要。协同创新需要自由开放、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求真、科学理性的学术精神。这种学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养成需要时间,也需要相应的机制建设,只有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精神才能持续保持。

结 语

“2011计划”背景下的协同创新,其本质是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以最终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当前的协同创新研究,必须在“2011计划”语境下,突破固有的科研范式,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并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文化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强研究,以实现高校创新要素与资源的汇聚和融合。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2014-04-01.

[2]张力.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 教育研究,2011,(7).

[3]陈劲,阳银娟.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

[4]薛传会.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 当代教育科学[J]. 2012,(7);薛传会.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5]何郁冰.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 科学学研究,2012,(2).

[6]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

[7]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8] 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的内部现实困境与制度改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9] 李祖超,聂飒.产学研协同创新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2,(8).

责任编辑:宋 奇

猜你喜欢
协同学术机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
皮革机制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