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油后直播集中吐絮栽培技术

2014-10-21 14:47刘爱玉李瑞莲邹茜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棉花

刘爱玉 李瑞莲 邹茜

摘   要:介绍了棉花油后直播集中吐絮栽培技术,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控制氮肥用量,改变打顶方式和化学催熟,长江流域油后直播棉花生产可实现集中吐絮,在10月上中旬吐絮结束,有利于后茬作物的生产和减少棉花生产用工,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棉花;油后直播;集中吐絮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02-0041-02

Cultivating Technology of Centralized Ball-open for Direct Sowing Cotton after Rape Harvest

LIU Ai-yu, LI Rui-lian, ZOU Qia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NAU, Changsha 410128, PRC)

长江流域棉区棉田种植制度以油棉两熟制为主。为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杂交棉的个体生长优势与生产潜力,通常采取育苗移栽、大棵稀植、大水大肥、延长棉花生育期的高产栽培技术途径。这种“以个体换群体,以时间换空间”为显著特点的杂交棉栽培技术体系,单株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节约用种量、避免蕾期田间荫蔽等方面十分有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工价的不断升高,这种栽培方式的缺陷已成为棉花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棉花开花结铃时间长,吐絮期也长,从8月上中旬到11月中下旬,甚至12月仍在吐絮,因此,收花环节费时、费工,成本高。当前以育苗移栽为主的棉花生产用工28~32个/667m2[1],据调查,其中收获用工占总劳动力成本的50%左右[2]。由于吐絮期长,不利于发展机械化收花,而且棉铃形成的时空变化很大,大量依靠秋桃增产、棉株外围铃比例增加也导致棉花纤维品质差且[2-4]。棉花产量进一步提高受到单株生产力的限制,棉花生产季节长也加大了受自然灾害影响的风险。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调节播种期、适当增加密度、肥水调控与化学调控相结合等措施,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可使棉花成铃相对集中,再通过肥料和化学催熟相结合等栽培管理综合技术措施,促进棉花集中吐絮,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棉花集中吐絮的栽培技术体系。这种栽培技术可以使棉花生产缩短吐絮时间,集中在30~40 d内吐絮,实现集中收花,并为实现机械化收花创造条件,同时为多熟制棉田后茬作物的及时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技术措施。

1 选用良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棉花油后直播可减少育苗环节的用工,大大降低棉花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但播种期较育苗移栽普遍推迟30~40 d,生长季节缩短,不利于棉株个体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选择结铃性强、纤维品质好的中早熟棉花品种。将发芽率在80%以上的中早熟棉花品种的脱绒包衣种子,于5月10~25日油菜收获后及时整地播种,播种最迟不超过5月底。采取半精量穴点播的方法,播棉种1~2粒/穴;杂交棉行距70~80 cm,穴距30 cm,播种密度2 750~3 150穴/667m2,定植密度为2 000~3 000株/667m2。常规棉密度适当增加,可达到3 000~4 000株/667m2。如2012年、2013年在常德临澧县分别以中熟杂交棉品种湘杂棉20号、湘农大棉1号为试验材料,5月15日、20日油后板田穴点播,株行距80 cm×30 cm,收获密度2 300~2 500株/667m2,分别获得籽棉产量289.3 kg/667m2和275.0 kg/667m2。

2 适当减氮,平衡磷钾肥施用

与育苗移栽稀植大棵、大水大肥的高产栽培途径相比,油后直播由于密度增加,需適当减少N肥投入,以免造成徒长和田间荫蔽;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有利于促进棉花早熟。一般中等肥力水平的棉田,大约施纯N 15 kg/667m2、P2O5  8~10 kg/667m2、K2O 12 kg/667m2。

施肥方法:采取整地时一次性施入棉花专用缓/控释肥;或不施基肥,于棉苗3~4叶期,一次性在棉花行间开沟埋施棉花专用缓/控释肥;也可以分2次施肥,第一次在棉苗3~4叶时施含N、P2O5、K2O各15%的复合肥30 kg/667m2左右,第2次在棉花初花时施含N、P2O5、K2O各15%的复合肥40~50 kg/667m2,外加尿素10 kg/667m2、氯化钾5 kg/667m2。

3 化学调控,提高成铃率

合理的化学调控对于控制徒长和蕾铃脱落、促进生殖生长具有很好的效果[5-6],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重叠时间长且矛盾突出,尤其是杂交棉在高密度下营养生长旺盛,极易出现田间荫蔽,造成严重徒长和蕾铃脱落。因此,常用缩节安进行调控,以减少脱落和提高成铃率。由于不同棉花品种对缩节安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因此化学调控的次数和缩节安的用量要因品种而异。与现行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油后直播、集中吐絮栽培棉花生长季节短,化学调控的次数和缩节安的用量均减少。苗期一般不需要进行化学调控,蕾期至花铃期根据棉株长势,可喷施缩节安2~3次,总用量3~5 g/667m2。

4 简化整枝,适时重度打顶

简化整枝是棉花轻简化生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油后直播棉播种较迟,生长期间气温较高,且在减少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叶枝发生较少,因此中期可不整枝。8月上旬,在棉株高度达到110~120 cm时打顶,去掉顶端10~20 cm的主茎,保留果枝14~16盘/株,对于超过6个果节的果枝去掉其顶端,保留果节不超过6个/果枝。这种打顶方式可使棉株纵向和横向生长均整齐,田间通风透光良好,同时,便于控制棉花群体开花期,有利于棉铃集中成熟吐絮。

5 促早催熟,集中吐絮

打顶后用1%~2%的过磷酸钙浸出液40 kg/667m2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光合产物向棉铃转运,有利于棉花早熟。当棉株吐絮30%~40%时进行化学催熟,可采用乙烯利或乙烯利与百草枯混合进行叶面喷施,也可选择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落叶剂如噻苯隆、脱吐隆等。喷药前对已吐絮的棉花进行采收,以免降低纤维品质。或者分2次进行化学催熟,第一次于棉株自然吐絮20%时,用40%的乙烯利30 mL对水30 kg/667m2仅对棉株中下部喷施,第二次于9月下旬~10月上旬,当棉株吐絮50%左右时,用20%质量分数的百草枯40 mL,加40%质量分数的乙烯利30 mL对水40 kg进行全株喷施。

棉花集中吐絮的栽培技术,与当前长江流域棉区普遍采用的依靠延长棉花生育期獲得高产的生产方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棉花的全生育期缩短60~70 d,吐絮期缩短35~40 d,可在10月上中旬吐絮结束,并且产量不减少;通过调节播种期,棉花生长期间温光条件好,棉株生长快、发育早,且省去了育苗移栽环节,节省了育苗移栽所需的劳动力成本;通过合理密植、肥水调控和化学调控优化了群体结构,重度打顶抑制了棉株顶端优势,使棉株高度整齐一致,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和棉花生长环境,结桃快而集中;通过促使集中成铃并结合化学催熟促进干物质向生殖器官运转和落叶,棉花吐絮集中,解决了常规生产方法棉花吐絮期长、需要多次采收,用工多且难以实现机械化采收的问题,可以实现棉花采收2次即可结束(根据天气和劳动力,棉花采收次数也可以增加1~2次),节约了棉花采收环节的劳动力成本,为实现机械化收花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解决了棉花与冬作物生产争地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纪从亮,史 伟,邹芳刚,等. 关于创新棉花栽培技术的几点思考[J]. 中国棉花,2008,35(9):2-6.

[2] 李瑞莲,刘爱玉,李育强,等. 湖南省棉花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 湖南农业科学,2013,(3):37-38.

[3] 王仁祥,张志刚,陈金湘,等. 栽培因子对棉株不同座果点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J]. 棉花学报,2004,16(5):296-300.

[4] 刘爱玉,李瑞莲,陈金湘. 栽培因子对抗虫杂交棉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2):120-123.

[5] 邓绍华,蒋国柱,董占山,等. 棉花化学调控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J]. 棉花学报,1992,4(S1):45-52.

[6] 李丕明,何钟佩,李召虎. 棉花应用缩节安(DPC)化控技术研究概况与进展[J]. 作物杂志,1991,(2):1-3.

(责任编辑:高国赋)

猜你喜欢
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的变身
甜蜜蜜的棉花糖
棉花糖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