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岐 唐仕荣 李勇 候进慧 王卫东
【摘 要】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保障制度等方面对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工程实践;培养模式;保障制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卓越计划”重视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徐州工程学院2011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我校首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根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立足徐州及苏北地区食品支柱产业发展需要,与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的新机制,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分层次、模块化、渐次递进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1 基于真实工程环境,校企共建产学一体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维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十大食品饮料制造企业之一,拥有30多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百余条现代化食品生产线,作为我校生产实习定点单位,每年承担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习任务300多人次。我校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基于维维集团食品饮料制造的真实工程环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产学一体化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强化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资源开放共享、互惠互利的人才培养联合体。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2011年依托维维集团联合共建3000平米的“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配备多媒体培训教室、食堂、宿舍及学生活动室等基本设施,设有豆奶、营养谷动、液体奶、营养棒、发酵乳等系列产品的工艺培训室和相关产品的品控室,能够开展涵盖企业课程、生产一线动手操作、顶岗实习、团队项目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教育平台。通过一年企业学习阶段的工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工程实训的过程中感受公司真实的工程环境与企业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能在生产一线从事食品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开发、销售服务、食品工程技术设计等工作的生产型后备工程师。
2 校企深度融合,改革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传统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较为單一,存在实践教学偏离生产实际、企业对毕业生认同度低和学生短期分散实习难以进行系统有效的工程训练等一些弊端。在新的工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根据我校应用型生产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依托区域食品产业优势,校企深度融合,按照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要求进行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工程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由较单一的知识技能训练向专业综合训练与工程实践创新训练的方向转化,使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培养贴近产业需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
2.1 采用“3+1”培养方式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标准和分阶段培养方案,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培养时间3年,在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时间累计达到1年,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融合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
2.2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
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师团队”,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专业核心课程由具备工程经历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讲授;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校导师”由具有较强工程背景的教师担任,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企业导师”由学校聘请所在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工程实践的日常指导和管理工作。
2.3 校企共同开发工程实践课程和教学资源
将食品工艺学、食品工厂机械设备等专业核心课程和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工厂设计基础等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为学校、企业兼修课程,在企业现场讲授,促进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的融会贯通。加强基于生产实践的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结合企业拥有的豆奶粉开发、牛奶浓缩及超高温瞬时杀菌、无菌包装、干法超微粉碎、湿法高剪切均质、质量安全无损检测设备等先进生产设备,与学校共同开发基于工程实践项目与生产工艺等实践教学资源影像资料。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与企业行业发展共同开发豆奶粉、牛奶、“营养棒”等系列产品的工艺仿真和模拟演示,情景再现产品实际的生产情景、工作过程和生产工艺,虚拟仿真与职业活动有效衔接,实现工艺模拟与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开放共享企业与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促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素质。
2.4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程实践组织形式
按照“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个性引导、协调发展”的实践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轮岗制”和“项目制”等培养方式,推进以学生自主训练、小组合作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专业综合训练与工程实践锻炼。
轮岗制:针对企业生产管理环节,进行多岗轮训,完成产品制造、质量检验与品质控制、设备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工程项目实施与组织管理、技术开发服务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生产操作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制:以项目团体的形式,学生自主参与企业一个产品设计、一个工程项目设计或一项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并撰写设计说明书。通过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质量、环保、安全、服务意识。
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四层次、八模块”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影响力较高的维维集团,校企双方形成人才培养联合体,以真实的工程环境营造良好的工程实践氛围,使学生受到应用型生产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构建了“工程认知、工程基础、工程综合、工程创新”四层次、“企业感知、企业认知、企业课程、操作技能、综合训练、顶岗实习、团队训练、毕业设计”八模块递进式工程素质培养模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如图1。
3.1 工程认知训练
大学一年级第2学期,通过为期1周的企业感知实习,让学生感受食品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了解工业生产环境等。大学二年级第4学期,通过为期2周的生产认识实习,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中让学生了解原料采购、工艺设计、生产加工、包装、品质检验、产品销售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职业精神。
3.2 工程基础训练
大学三年级学生通过为期4周的企业课程学习和为期2周的校内专业综合训练(校内食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食品饮料生产线”进行生产性专业综合实训)与单元操作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食品生产流水线各单元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术,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基本能力的训练。
3.3 工程综合训练
大学四年级通过为期2周的企业综合技能训练和8周的企业顶岗实习,以维维豆奶、天山雪牛奶、营养棒产品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岗位为实训场所,采取弹性顶岗实习的方式,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一线,按照岗位工人的要求,使学生在掌握较为扎实的单元技术基础上通过生产线的工程综合训练,参与组织生产计划与管理,熟悉产品质量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培养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4 工程创新训练
大学四年级通过为期2周的项目团队训练和15周的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学生在企业培养期间近距离深度接触企业生产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团队合作方式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企业生产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研究,熟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系统、集成、科学地开展工程创新的初步能力。
4 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工程训练质量保障制度
签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强化企业作为“卓越计划”主体之一的相关责任,确保企业人力、物力与精力的投入,确保“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效果”等合作目标的实现。
建立和完善工程训练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制订企业教师聘用及报酬支付、校内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管理办法,完善面向“卓越计划”的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过程训练的相关细则和保障措施,学生的工程训练成绩考核采用工程项目团队整体考核和个人考核、技能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等方式,以评价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主体,注重学生实习态度、技能掌握、团队合作和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建立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企业评价反馈机制,对教学过程实施全方位质量监控,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确保“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2]刘宇程.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改革[J].石油教育,2014(1):27-29.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