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妤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软交换网络不断的向IMS演进,从而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本文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中国联通业务软交换网络的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如何使软交换网络向IMS演进,软交换网络向IMS演进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IMS与软交换的演进关系,相信对于推动联通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软交换;IMS;网络演进
一、软交换网络现状及其不足之处
21世纪的今天,软交换网络广泛渗透到于中国联通之中,它将取代传统的TDM设备,从而推进网络架构优化、促进业务的发展,同时还能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详细的网络拓扑情况如下:
图1 固网软交网网络质拓结构图
虽然软交换网络技术广泛渗透到在中国联通中,但是由于技术的有限,现今的软交换网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足之处如下:
(1)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的PSTN网络相比,其业务种类是有所增加的,增加的业务种类有提供号码携带、一号双机、固网彩铃等一系列业务,但是这仅仅是九牛一毛,软交换网络在多媒体业务、会话类业务中无法得到满足,在三网融合、富通信、云计算等新业务发展中更加显得无力。(2)在许多运营商和厂家看来,软交换网络技术只是一种过渡技术,在其技术研发上投资较少,导致的结果是市场上各种软交换设备和网络,他们大都各不相同,无论是在中国联通内部固网还是在移动网之间都不能实现网络扁平化,他们之间必须通过大量的TDM电路才能进行互通。在PSTN、FTTX、WIFI、xDLS、CDMA等各种接入方式中,软交换网络也无法成为这些接入方式的控制中心,从而不能使得网络资源和业务的优化整合。(3)固定性软交换和移动软交换有着不同的协议标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侧重性,导致他们的接口各式各样。由于软交换网络对业务平台的接口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各个厂家软交换设备和业务中间沟通困难,同时对于第三方业务平台的引进也有阻碍。因此,在现有软交换网络技术上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引入IMS实现核心网络的融合控制。
二、IMS相较于软交换的优势
(1)在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IMS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2)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并增加了外置数据库——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用于用户鉴权和保护用户业务触发规则;(3)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的使用媒体网关协议(MGCP)和H.248协议。
三、软交换向IMS演进的关键问题的分析
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业务发展策略、运营维护体制等都随着IMS的引入发生改变,在软交换向IMS的演进过程中,以下几点是关键性的问题:
(1)继承现有业务:以下几点智能网业务可以考虑用原智能网平台为迁移到IMS下的用户提供现网智能业务,如17908/17909 IP电话、广域Centrex、预付费等业务。现有的IMS是通过SSF与SCP采用INAP协议对接,其中SCP所有的业务逻辑不变,完全继承现有的智能业务。在普通彩铃和短信业务上面IMS用户由由现网的彩铃、短信平台提供,那就要求现网中的SMC升级到能够与支持标准的ISC接口对接,从而实现对IMS用户的短消息转发、回执、计费以及其他网络用户短消息的互通等功能。那么在用户原有的基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局内Centrex业务以及话务台业务等则可以由IMS新建的MMTEL继承,同时对于OCS系统对接满足IMS用户的在线计费业务。
(2)用户迁移问题:由于现网用户要接入到IMS,会出现IMS用户与现网PSTN用户会出现混用一个号码段的情况。PSTN用户在IMSS用户被叫时将无法根据号码进行路由,那就要求在现网SHLR上为割接到IMS的用户签约一个改号业务,呼叫时,通过SS查询SHLR获得被叫的改号接入码,最后在分析接入码路由从而接入到IMS。BOSS系统应该有IMS用户和现网PSTN区分功能,能正常的向IMS用户放号的同时也能够向SHLR下发工单将转网的PSTN号码物理号码修改为接入码+逻辑号码格式,同时BOSS系统还应具备能够将该用户原有的智能接入码取消。此外,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方便,一般在用户迁移时按照整局或整号段进行,这样利于统一管理。在有些零散的用户要求移机不改号的割接,我们需要按照IMS用户混合放号的方案实施割接。
(3)软交换与IMS协调发展问题:随着用户光进铜退、FTTX方式大量接入IMS,导致了软交换设备一步一步的走向空心化。同时因为软交换网络建成时间不是很长,若短时间内使用率快速较低将是一种浪费行为,况且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有多媒体业务方面的业务需求,所以软交换与IMS协调发展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要保证软交换网络的一定利用率,IMS网络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扩张速度。运营商需要合理规划用户接入哪张网络,终端类型(SIP终端还是H.248终端)、用户类型、用户业务需求、IMS和软交换网络各自的占用情况、IMS和软交换设备的综合造价比较等都是运营商在对用户接入网络需要考虑的因素。
四、IMS与软交换的演进历程
(1)软交换网络向IMS演进背景
由于使用软交换网络使得业务的发展受到阻碍,软交换网络向IMS演进是必然趋势。开始的时候使用叠加网方式存在,IMS技术和现有的网络技术并存,使用FTTX、移动分组域等方式接入,接入的时候提供IP多媒体业务。然后不断的推进接入层网络的IP化、宽带化,并推行语音业务的IP化,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升级改造软交换设备,从而形成一整套的IMS网络。在同时有IMS和软交换网络存在时,他们相互独立但又有着合作关系。
(2)IMS与软交换的演进关系
在固定软交换网络中,软交换到IMS只是一个互通和演进的关系,在移动软交换网络中不单单只是互通和演进的关系,而是一种取而代之的关系。已经具备SIP的智能终端接人能力和SIP的会话控制能力的固定软交换网络,将用户的数据从软交换中提取,并且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数据库,然后是将软交换的业务逻辑从交换中提取出来,放入数据库中,然后通过标准的信令进行访问。使用支持基于SIP的lsC接口将软交换的业务逻辑从交换中提取出来,实现业务与控制的分离。相比而言,移动网络对于固定网络而言要复杂一些,我们以GPP的R4的电路域(CS域)网络为例,终端是通过基于ATM的Iu口接入网络的而不是通过IP接入,同时CS域不支持端到端的。CS局间采用BICC进行互通且不支持SIP信令。由于这些原因使得移动软交换网络的CS域和IMS并不是互通和演进的关系,而是一个业务互补,网络互通,融合替代的关系。
五、结语
由于IMS的引入使得网络技术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业务的可靠性,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软交换网络向着IMS演进是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是终点,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加完善的网络技术出现,使得人类网络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玉勇.IMS融合技术介绍[J].信息通信,2011(04).
[2]杨明.下一代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浅析[J].硅谷,2011(16).
[3]李慧.解读通信发展的新趋势-IMS[J].信息系統工程,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