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4-10-21 20:06胡雨馨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录音美的多媒体

胡雨馨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语文课堂,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近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迈向了全面开放的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及动画、影视等处理,达到声、图文并茂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利用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心潮会随着作者的情感澎湃,一种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听完录音对邱少云那种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而感动。通过录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投影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投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不仅画面生动而且文字优美,但学生无法通过形象的对比来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水投影片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比较来感受漓江的特点。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形象思维,得到良好教学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习兴趣。

影视教学,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感染力,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先播放《飞夺泸定桥》的影视剧,然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激烈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再加以引导,学生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飞”的艰难,“夺”的艰险,使学生被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

二、 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1、由静变动,生动悟意。

在课本中有许多插图,但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在教学《 燕子》时,讲到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播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展现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2、化文为图,巧解难点。

课文内容是丰富的、多方面的,但有主次、难易之分。以往对于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虽反复讲述、说明,学生听起来却是“如坐雾里”,目的自难达到,重点依然在,难点亦未克。例如,《詹天佑》一文第三部分写的是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二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课文叙述每一种工作方法都有大段内容,学生若死啃书本,就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三张图片,此图表明了山势及坡度,突出了工程的艰巨,标明凿进的方向。在演示图片的基础上再加以通俗的讲解,学生理解的难点迎图而解。

三、 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如古诗《示儿》,通过展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翁──陆游临终前用颤抖的双手费尽最后一丝力气写下的绝笔诗,以此训导儿子不忘报国之志后与世长辞的生动画面,会使学生脑海中栩栩如生地再现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形象。

2、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印象,增强记忆力。例如:《雷雨》一课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按正常方式背诵,有一定难度。如使用《雷雨》一课录像带,先后播放出了雷雨前、中、后的画面。学生耳闻风、雷、雨、蝉、蛙的声音,目睹具体的场景,对课文内容理解加深了,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让学生试背,由于画面形象,声音传真,能引起学生联想,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理解和记忆,便能很快背诵全文。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运用多媒体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审美心理。如《瀑布》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制成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这里多媒体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了学文、悟道、审美三大功效。

2、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炼、创造出新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實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婕.中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现状及改进策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 张利勤.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猜你喜欢
录音美的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打破平衡
Listen and Color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美的校 美的人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