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旅游的需求、特点、类型及其趋势

2014-10-21 20:06肖筱琳王贺娟孟璀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肖筱琳 王贺娟 孟璀

摘 要:大学生旅游现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方式。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心理发展、职业选择、身心健康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旅游的需求、特点、类型进行综述,为全面了解大学生旅游提供了相关的内容。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旅游的新趋势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对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大学生心理;旅游动机

1. 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体。在社会民众的眼中,大学生虽然已经不再象以往那样被称为天之骄子,从象牙塔走了下来。但是,这个群体仍然是我国社会中,智商和素质非常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在整个社会人群中依旧处于较高的地位。但是,同样是这个群体却表现出与其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地位并不相对应的行为表现。通常对大学生的认识,可以总结为,脱离社会现实,对问题的理解较容易片面,容易激动,很热血等。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人格特征、行为特征。这也同样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缺点与不足。

为了克服大学生的这些不足,大学生本人,其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均为其提供了多种方法。常见的有,组织大学生到对应的单位进行实习,了解本专业的职业现状,增进对本专业的了解,提高对其的认识,促进其对本专业感情的培养。实习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有组织大学生去偏远地区进行支教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会锻炼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如生活自理、人际沟通、语言组织等,支教虽然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但是,支教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毕竟所处的地区为偏远山区,组织支教的人员也不一定就是全无恶意。另一方面,支教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的限制非常大,不适合所有的专业。还有就是组织大学生成为志愿者,进行社会义务劳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增进爱心,提高责任感,但是它的内容较为单一,对大学生的促进也是有限,也不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最后一种方式是最近流行起来的大学生旅游。该方式虽然对经济水平要求较高,但是它的效果较为突出,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大学生旅游对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现实,增长见识,确定人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旅游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其发展非常迅猛。

2. 大学生旅游的需求、特点、类型

大学生这个群体有其特有的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在选择旅游时,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1]。大学生从其人生发展的阶段来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期和变轨期。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的压力,将自身所有的精力与资源都用于学习,这就使得他们对其它方面的需求被压抑。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受到家长和学校的严格监控,种种人生发展的需求根本无法也没有条件得到满足,只能堆积在心里。而进入大学之后,学生远离父母的监控,学校的管理又有一定的自由,被压抑住的需求就有了释放的空间,同时,大学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有条件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这种需求就可以得到真正的释放。

由于大学生长期处于学习中,受到家庭和学校的保护,其社会交往也比较单纯。对于自身的情绪的把握也不是很成熟,因此,他们往往在选择旅游的目的地时,根据自身当时的感觉来决定,缺乏规划计划。但是,从总体上讲,大学生的积极性旅游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求知型、释放型、实践型。

求知型旅游的目的是为了滿足大学生求知欲。这种类型的旅游主要是为了弥补大学生在前期的学习生活中,学习领域的狭窄,补充社会知识,增长见闻。当大学生亲自到一个地区,通过与当地的人群进行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与习俗,了解当地的经济与城市建设,了解当地的各种社会现象。这些都会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知识种类的丰富,知识体系的完整,甚至印证自身的一些想法。通过求知型的旅游,大学生也会对自身的社会定位有所感觉,促进其进行深刻的思考。这都有利其发展与成长。

释放型旅游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大学生积累的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会累积大量的压力。同时,进入大学生活后,与其原有生活的差异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这些压力不释放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释放型旅游可以调节大学生的身心状态,缓解精神的高度紧张状态,有利地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实践型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增长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大学的一些专业,如艺术、音乐、文学、广告设计等专业都是非常注重学生的技能和表现。而大学生长期在校园内的生活势必会使其缺乏必要的相关经验。通过实践型旅游可以给大学生增加丰富的感性经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思维,促进其进行富有活力的创造。

3. 当前大学生旅游呈现的新趋势

通过对大学生旅游现状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旅游有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动机上,实用性和虚荣性的对立,经济上,经济适用与豪华炫耀相对立。

动机实用性的大学生往往会选择经济适用的方式,先对自身的状态进行评价,然后对自身所能使用的资源进行统计,搜集旅游信息选择合适的旅游目标。这类的大学生的旅游行为是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

动机虚荣性的大学生往往会选择豪华炫耀的方式,他们并不在意通过旅游会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是通过旅游这种方式来突出自己的不平凡,通过向他人谈论旅游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

大学生旅游的两极分化的趋势,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认识的不同。这些认识对大学生以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那一类旅游,它都是满足大学生需求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林,蒋晓. 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研究[J]. 科技视界. 2013(13):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