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有声胜无声

2014-10-21 20:22赵春燕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青蛙大海

赵春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可见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该是重中之重,这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达,让他们有说话的兴趣。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笔者以此文教学来谈谈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以词入手,润物无声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青蛙看海》时,笔者就注意将说话的训练融合在简单的词语复习中。教学伊始,笔者就出示了“善跑的长腿”“有力的翅膀”“吸了口凉气”几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有训练点。在复习“善跑的长腿”这个词语时,理解“善跑”就是跑步的本领很大,接着就让学生一字开花,“很会写文章叫什么?有的小朋友很会提问,叫什么?很会动脑筋,很会思考叫什么?”举一反三,学生就会理解,在某一方面的本领很大就可以说“善”。这种把意思理解與积累运用结合起来的组词,能帮助学生以一串十,归类记忆,思维和语言都能得到训练。

发挥想象,伺机补白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广。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只见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能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真是“此处无物胜有物”。写作“留白”同作画一样,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但看画和读文有区别,看画较直观,几乎一眼就能看出,而读文则需要想象,再创作,这个过程就是“补白”。“补白”是再创作。在教学第十一自然段时,笔者这样设计:在松鼠的鼓励和引导下——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接着提问:“青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继而出示填空:饿了, ;滑倒了, ;刮风了, ,让学生选择其中感兴趣的来说一说自己所想象到的事情。

欲言不止,及时点拨

兴趣在学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说话练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主动探求,积极进取,摆脱奉命学习的被动地位,有效地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感性事物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生动、明朗、富有儿童情趣的图片更容易引起低年段儿童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曾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教学“青蛙跟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好不容易登上山顶”之后,笔者随即出示了一系列大海美图,让学生感受展现在青蛙面前的大海是多么广阔无垠。当笔者听到学生一声又一声的惊呼时,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所以马上对学生说:“亲爱的小青蛙们,你们终于通过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看到了大海。现在大海就展现在你们的面前,你能把你看到的美景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随后出示句式:啊!大海( )。这项训练让学生一吐而快,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谓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意犹未尽,续编故事

在《青蛙看海》一课快结束时,笔者设计了续编故事的练习,所设计的问题都由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转换而来。主要目的是将课文进行整合,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将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苍鹰展开双翅飞上了山顶,看到在山顶上看海的小青蛙,他会说什么呢?谁愿意和老师来演一演?”

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你是那只想看海的青蛙吗?你怎么上来的呀?你跳了多少时间呀?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吧?饿了怎么办呢?渴了怎么办呀?路滑怎么办?下雨呢?刮风呢?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你没有想过要放弃吗?”别的学生也不甘落后:“青蛙青蛙,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呀?我是靠有力的翅膀飞上来的,你怎么上来的呢?哦,原来你的本领是善跳呀!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呀!原来自己的梦想是要自己一步一步去实现的。”

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文章“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主旨更是深入学生内心。课堂上的说话训练要有灵活巧妙的处理方式,这样一切就会信手拈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学生在享受中也提升了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青蛙大海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大海捞金
问大海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冬日的大海
小青蛙捉虫
令人兴奋的大海
谁能叫醒小青蛙?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