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件的质量管理应用

2014-10-21 20:05凌舜杰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凌舜杰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程度不断踏上新台阶,随着经济科技水平日益上升,建设工程行业的质量管理、监督体系已面向现代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和成熟。广州,作为国内建设工程一线水平城市,针对建设工程的结构安全和质量管理,强化建筑结构主材——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已率先在地区内投入并运行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本文结合主体结构混凝土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和混凝土追踪系统,阐析其中混凝土试件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试件 强度评定 质量追踪系统 质量问题处理

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从2009年8月起,率先在市内部分工程、检测机构和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自系统投入运行以后混凝土生产、使用、检测和监管得到了全面加强,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系统于2010年12月5日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专家委员会验收并建议进一步加强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随后,根据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穗建质[2010]25号)通知要求,全市建设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全部使用系统管理,经过5年的磨合,全市建设工程实现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从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和全过程监督的重大转变。

一、混凝土试件的使用意义

混凝土施工质量子分项工程合格的其中一个条件为其中包含的检验批全部合格。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批是混凝土分项工程工程验收的最小单位,依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批主控项目的首条为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为强制性条文。有别与一般条文的违反—整改处理原则,违反强制性条文是属于违法行为,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检查以结构构件混凝土试件强度报告为检查证明。混凝土试件均为其相对应取样部位的构件的代表,论证的是代表构件的强度。

混凝土试件根据养护方式的不同,分为标准养护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中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用于施工期间确定结构构件强度的试件(如拆模试件)和用于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试件。

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检验,是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发生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验收阶段的行为并衍生相应的检验证明资料,是对设计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进行的结构实体检验的其中一项内容。根据要求,该检验用的试件应为同条件养护试件,而须代表的构件对象是由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所共同选定的,具有项目主观性和验证对象划分的灵活性。检验对象的最基本划分要求为各混凝土等级,试件留置数量要求为不应少于3组、不宜少于10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每组使用的是等效龄期,即达到累计600℃·d的养护目标对试件进行试验的强度。因此,广义理解即如某强度竖向构件(某层数范围)须相应的若干同条件代表试件检验,另一强度等级竖向构件则须相应的同条件代表试件检验,(复数)梁板构件类同。

必须清晰理解的是,混凝土试件作用始终是对其代表构件部位进行的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上述取样數量要求其实也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的强度评定基本要求,即强度评定方法根据试件样本容量,大于10组时采用统计方法评定,大于等于3组小于10组时非统计方法评定,评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的合格性评定标准均可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查阅,在此不再详述。

混凝土试件评定:一组内3个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评定该组试件强度是否有效。

混凝土构件评定:若干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评定该构件强度是否合格。

在阐析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应用后,再关注另一类的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试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每一检验批标准养护试件取样留置必须不少于1组,但现行业已强制使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属于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里的规定,该类混凝土应采用统计方法评定,即混凝土试件样本容量理应不小于10组。至此,总合理解,每混凝土检验批留置标准试件不应少于10组,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每代表部位不应少于10组。

二、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的运行

混凝土追踪系统属于广州市建设工程中的地区特点,系统运行中离不开混凝土生产方(搅拌站)、监理方和检测机构对于混凝土质量信息的实时录入上传。混凝土生产企业供货时须向施工单位提交网络打印的“混凝土生产信息登记回执”,并按照要求准确、及时录入各类质量信息,是实时信息的第一环。

监理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有关规定,要求施工方进行有见证取样和对进场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外观质量检查,并按追踪系统要求,准确、及时录入各类混凝土质量信息,是实时信息的第二环。监理的录入工作中须要使用由系统指定的混凝土试件芯片,该芯片也是整个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为RFID无线射频识别通讯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NFC功能、羊城通公交卡等类似,通过专用刷写工具写入混凝土信息后植入到混凝土试件表面,是每个试件都具有唯一的识别码。

检测机构应及时录入混凝土试件的流水号和试验数据,并及时实现检测数据计算机实时采集、上传;钻芯、回弹法检测主体结构、桩基础等混凝土强度,须在相应检测报告后附具系统打印的检测报告附件,是系统第三环。各相关参建方均发挥系统的集成效应,利用系统加强各自行为的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

三、混凝土试件的异常及其质量问题处理

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属于典型的质量问题,直观表现为混凝土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追踪系统的运行下,不合格问题均会第一试件在系统内通告,避免了隐瞒质量问题的行为发生,强化了质量问题处理和事件闭合。

根据质监站的文件指引,混凝土的试件强度低于设计强度属于质量问题。经评定所代表混凝土构件强度低于设计强度5MPa以内属于一般质量问题,5MPa以上属于严重质量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标准养护试件不合格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不合格,即使两者的验收评定阶段不一样,都属于混凝土质量问题。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应在两者相应的验收阶段内先搜集评定所须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数据进行评定,经评定合格,则具条件闭合处理,若经评定不合格,则须进行质量问题的定性,并按定性结果进入较为复杂的相应质量处理流程。

四、结束语

标准养护试件和实体结构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都是为了检验混凝土质量而留置的试件,在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督系统的监控下,在现行业规则要求所有第三方检测必须由建设方委托的的前提下,为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而发生大量的取样检测奋勇和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一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因此在施工前建设、监理、施工方对于质量检测、验收的要求的解读和检验批划分方案、结构实体检验计划的统筹显得尤为重要,工程技术人管理人员应继续扎实基础业务知识,保持行业健康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关于全面使用广州市混凝土质量追踪和动态监管系统的通知》

《关于明确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处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穗建质监字[201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