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浩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运行,不只关系着自身线路和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果,还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线路和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电力自动化的运行水平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到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中,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必然在这样的潮流下,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基于此,下文就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
前言
电力系统具有规模较为庞大、结构比较复杂的特点,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管理问题。因此,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目前国际国内对能源利用的改革,我国电力工程的技术水平正不断提高,配电网技术及电力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电力系统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是在电子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它是电力工程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各种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对电力工程进行远程监控,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水平。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电力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提高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
二、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1.智能管理与控制的要求
自动化的智能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确保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工作,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成本。但要实现自动化的智能管理和控制,必须保证电力系统运行中可以及时搜集相关数据,对正在运行或使用的设备及元件实时监控,并在出现异常情形时,通过系统的控制仪器加以处理,确保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
2.安全稳定性的要求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关乎我国各行各业的稳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电力自动化技术必须确保系统中的仪器设备及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可以在最短的時间里查找故障并进行恢复。也就是说,电力系统要实现随时对监控中的变电站或者电网进行故障排查和恢复的功能,减少人工检查的难度,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电力自动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监控及监视方面,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也就是说,在一般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都运用着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及监视中,主动对象数据库在软件的开发、继承、封装和软件工程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影响着软件系统的开发设计,比如面向对象的编程、分析及设计等。在现有的电力系统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不仅得到了很大范围的运用,还得到了行业领域的认可及接受。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主动功能及对象技术方面。它能依据编订的触发程序,实现对内部数据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它的出现,几乎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但由于电力系统具有较为庞大和复杂的特点,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无疑会产生较多是数据,不仅包括信息的及时搜集,还囊括设备的运行指数,因此,要在电力系统中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及控制,就必须做好相关数据的实时采集及整理,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就会造成自动化系统操作指挥的困难。如今,我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运用了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之后,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更大程度的发展了我国的电力系统,满足了人们的用电需求。
2.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即指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对运行中的相关线路和设备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在连接所有的设备和装置后,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通信网络,包括在电力系统的施工现场以及内部控制中心这两个场地的仪器和装置。早先,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和装置的连接情况有所不同,造成和它们接连的线路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进行统一化的设备和线路管理,就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但自从我国从国外引进了现场总线技术后,成功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在终端计算上对不同设备进行不同线路的连接管理,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现场总线技术是运用一系列的感应器和设备,将需要的电阻、电压、电流等信息和主要的数据,及时传送到进行监控的计算技内,尔后,相关技术人员就可以根据一定的计算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处理,实现通过相关程序传输计算机相关指令命令的过程。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是,将传统的主机控制功能分散开,分散到不同的计算机上去,从而减轻主机的负担。通过现场总线,接受到的数据可以经过相关设备的调整加以分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场总线技术既可以配合上位机,也可以配合前置机,从而实现通过现场仪表就能下发控制的功能。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使用的程度和规模不断加深、扩大,不只增强了系统间的相互联系,更为信息的沟通、交流、共享提供了方便。但我们也应意识到,现场总线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该技术不能在电力系统中单独进行,必须要有相关的配套技术,比如监控技术等。因此,电力管理部门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目前,在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装置领域,光互连技术是一种采用较为普遍的技术。它是指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中,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继电保护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和装置是保证整个系统得以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如果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不但会影响运行的效果和质量,还会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有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继电保护系统和装置进行双重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光互连技术可以实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利用网络编程及电子信号之间的信号传输,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避免了上述问题。之所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光互连技术,还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a)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容性负载对光互连技术几乎无法构成威胁,这就可以避免对运行的影响;b)避免了传统的扇出数的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c)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有两个独有的优势,其一是系统运作比较灵活,其二是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这两种优势促使光互连技术既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又能为继电保护装置提供全方位的、系统的技术支持。
由此可见,现代化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增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总之,电力系统是关乎百姓生活、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无论是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还是工厂生产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安全、稳定的电力系统提供支持。当然,随着电网改革的不断推进、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力化系统自动化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我国电力系统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有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行业领域的良好交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不断创新和改进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扬.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
[2]徐志京.武晓慧.武晓楠等.电力系统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