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兆亚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的新技术不断出现,不仅解决了水利工程中的难题,而且在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水利施工工程中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也成为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水平的关键因素。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节省能源,提高市场竟争力。
关键词:水利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水利建筑工程行业也在稳步健康的发展,其施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加大创新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施工的质量水平,加强其更深入的研究成为当前水利建筑工程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同时,提升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决定着中国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好坏。总之,要想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全过程全方面的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施工质量。笔者介绍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从几种先进技术出发,重点介绍其应用过程。
一、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一)预应力锚固技术
预应力锚固是对预应力岩锚以及混凝土预应力拉锚的一种统称,是预应力不断发展变化的一种新的锚固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设计的大小、方向以及锚固的深度等,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前向基岩施加一种预应压力,这样可以保证基岩受力条件的优化,从而可以发挥出好的锚固效果。预应力锚固这一技术可以保证拉应力更好的延伸,而这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预应力锚固技术回应为种类的差异而使得结构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范围锚孔与锚束两类。锚孔是指放置锚束的一种钻孔,而锚束是预应力作用的基础。锚头应放置在锚孔之外,这样课可以更好地锁定预应力,而锚束可以起到连接锚头的作用,在这种支撑作用下,可以使基岩更好地承受负荷。预应力锚固技术可以很好的加固水利工程建筑物,从而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二)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
施工导流是一种常见且十分重要的水利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导流的优劣对整个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围堰是为了确保水利建筑工程建设及质量,而在地下建v.的临时性的挡水物。施工导流关系到水利建筑工程实施的快慢,因此,施工导流方案设计要求较为严格。施工导流要以现实为依据,它与施工联系紧密,在施工整个过程中,切实要把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等方面的做到平衡。水利施工通常会受到当地的地质地形、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为了加快水利程进度,降低工程的造价,施工导流要依据当地施工环境来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水利的施工进度要求。
(三)水工混凝土相关外加剂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的广泛推广应用,是水利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在各类工程建设中,最基本的大宗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第五种组成材料,其作用大、用途广、效益高。当前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处理外表的外加剂,修补的外加剂以及改善色泽的外加剂,增强表面强度的外加剂,还有提高抗变形能力的外加剂等多种类型,外加剂的使用可以很好的改善混凝土的质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利工程的建筑质量。
(四)坝体填筑的施工技术
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技术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流水作业完成之后,要进行卸料以及平料工作,制定出工程的工序;第二,坝体填筑要根据施工要求做好铺料以及填筑的工作;第三,要根据坝面的划分做好碾压工作,可以保证水坝的建筑面积。同时,为为了避免热量的流失,还要做好填筑土料的时间安排,可降低工作量。
二、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一)施工导流与围堰技术的深入应用
导流和围堰对于水利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工程质量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导流和围堰技术的应用是目前水利建筑工程中常用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对于导流来说,选什么样的导流方案,对于水利建筑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以及安全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对于围堰来说,它是施工质量好坏的保证,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仔细。施工导流是一项与河水争地争时的过程,直接关系着施工的总进度。而修筑围堰是为了更好的解决施工导流问题。因此,必须务必做好修筑围堰工作。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全面的考虑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固性,以此來减少因过水面积狭窄、水速加快、水流量加大,给围堰带来大的冲击。
(二)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的广泛应用
大面积混凝土辗压技术也是一项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它是通过大面积碾压干硬混凝土混合物,而进行浇注的方法。近年来,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也切实感受到了其高效。该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能够很好的改善层面,高效性与利润性好,该法经济效益高、施工速度快、投资少、见效快。另外,碾压混凝土主要有砂卵石与水泥掺和混凝土、贫碾压混凝土、高粉煤灰掺和混凝土等三类。根据碾压、推铺以及运输的具体情况,通常施工对碾压混凝土会有不同的要求。碾压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方式是采用薄层来碾压施工。所以,最薄弱的地方是碾压层之间,它与工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息息相关。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随着中国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据库技术也在水利建筑工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据库技术能更加有效的为工程建设服务,同时也提高了作业技术水平,缩短了劳动时间,避免了施工中一些技术上的误差。另外,建立数据库或信息系统,可以把大量的测量数据或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建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数据利用率,减少人力劳动的重复,以便于检索、分析、分发和利用,实现管理和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同时,对于一些施工过程还能进行电脑仿真,保证了真正施工过程的质量。
(四)坝体填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坝面流水作业作为坝体填筑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在流水作业执行完毕后,进行卸料和平料的施工作业,另外,要及时有效的制定出流水作业过程的单位时间和程序的工序数目,方便作业的顺利进行。2)要根据作业内容进行划分坝体填筑的施工工序,同时,坝体填筑工序步骤受到很大因素的制约,必须明确这些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填筑面积,施工强度和季节以及铺料方式等等。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好这些因素,归顺坝体填筑工序的步骤;3)在进行划分坝面流水作业的工作段以及大小方向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必须符合坝面面积,另外还要满足施工机械正常的作业要求。为此,我们在平时的作业中,要求辗压机械的作业为如下参数:长度大约在40~100 m之间,宽度在10~20 m之间。4)在夏季和冬季进行施工的时候,要考虑热量流失情况,因此必须控制好填筑土料的作业时间,另外要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作业循环时间。
结语:水利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意义重大,它对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长远发展具有直接的影An,它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正常进厅与否。因此,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水利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及控制,重视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杰, 水坝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中国水运,2011年第1期
[2] 张艳梅,于龙,水利施工技术概述.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第8期
[3] 刘春权,水利施工技术新发展探析. 科技信息,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