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

2014-10-21 20:05周永祥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关键词: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市政道路

周永祥

摘要:本文从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出发,分别阐述了其施工方案,并从质量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关键词: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 ;排水系统;市政道路

一、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1、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一)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2、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2.1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2.2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检查井变形、下沉和构配件质量差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4、回填土沉陷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二)预防与处治措施

①预防措施。(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如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主干道下的排水等设施的坑槽回填用杂砂石。管槽从胸腔部位填至管顶30cm,再灌水振捣至相对密度≥0.7,实践证明效果很好。(2)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②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二、市政排水管道养护

1、管网养护的研究分析及对策

目前,佛山市支管到户工程的管材均采用为塑料管,因此必须要针对其塑料管的特性研究出适用于塑料管的养护方法,在此我对其作一些浅显的研究分析。(一)变形、沉陷、断裂,脱节的原因 现在佛山市所使用的塑料管的接口为柔性接口,易产生波动;对于佛山市区内居民小区的地质,土质偏差,地下水位偏高的情况,会使塑料管采用的砂基础不断受到破坏,导致管材受力不均匀,再加上地下塑料管(upvc)长期受到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的作用,因此会使管线及管材本身产生变形、沉陷,甚至脱节、断裂。

(二)处理的方法

①管线变形,沉陷则会破坏坡度,因此一经发现必须积极采用措施,对变形管线的地基可采用全面注水灌砂加强管基法或对局部严重变形的部位进行开挖,然后用砼加固。

②管道脱节、断裂轻则会导致污水大量渗漏,污染环境;严重时则会隔断污 水的排放路径,使上游污水外溢,因此对管道脱节现象的处理必须要及时, 应对上游井进行堵闭,采用污水泵将上游污水抽入下游井或临时引入到雨井 系统,进行开挖并检查其破坏的严重程度。

2、破坏水力条件产生淤积的研究分析及对策 2.1、坡度偏小、流速偏低以及增设交叉井的原因。 由于支管到户工程属于改造工程,因此当现建的污水管与原来已建的地下管线(电力、煤气、自来水、通信、雨水等)常发生冲突时,并且相差不大时,我们常会采用降低坡度的方法使新建污水管通过原建管线,从而便导致了坡度偏小,产生了流速偏低的现象。即根据谢才公式:

当J减小时,v变小;C:流速系数 R:水力半径;J:水力坡度n:管壁粗糙系数。

当降低坡度还无法通过时,我们常采用增设交叉井法。以上方法虽保证了管道施工的正常进行,但却破坏管中污水重水流的水力条件,使流速小于了设计流速(即V<0.6m/s),从而使污水中的杂质下沉,产生淤积,堵塞。

2.2、处理的方法

对于局部坡度偏小、流速偏低的情况,可采取在上游部位增加坡度,加快流速的方法,从而使坡度偏小部位的流速得到增大(即v>0.6m/s),并解决了由于流速偏低产生淤积的现象,分析如下,如图:

根据伯努利方程,即

Z:单位位能 :单位压能 :单位动能 :能量损失

从公式我们可以推出上游污水的势能可以转化为下游污水的动能,从而增大流速。保证污水在管道中不会沉淀。

也可在坡度偏小的管线的上游井内设自动阀门,当上游井水位集到一定位置时,阀门自动打开,从而对下游管线进行一次冲洗,使管中的淤积物得到冲刷,便达到自我清通的效果,但此种方法对于污水中含有杂质特多即淤泥大于20%时的情况下是不适用的。

目前我们采用了一种在出产管最上游接入建物的雨水管的方法,即在暴雨时,对下游管道进行冲洗。

参考文献:

1.丛培绿,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1997

2.周直主编.《工程项目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文件汇编》.江西教育印刷厂印,1999

4.闫利荿,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

猜你喜欢
排水系统排水管道市政道路
市政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关键技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智慧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试论城市道路排水及改造施工技术
有关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探究
降雨数学模型研究与趋势
浅析城市排水管道施工技术与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