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2014-10-21 19:44钟志锋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阵地,其培养的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而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创新 模式

引言

当前,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不适应症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改革的步伐,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工作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研究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基本理论和成功模式,特别是学生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快速提升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

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模式的定位

学生管理创新,没有统一的法则和模式。但是,管理毕竟有其内在的逻辑,虽然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模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因素会影响它的整个管理过程,这些最基本的因素使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则及做法会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有学者将中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外部管理模式,组群和个体完全处于外控水平;二是组群准自我管理模式,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管理模式,群体实现准自我管理,但个体仍然处于外控中的水平;三是群体与个体自我管理模式,是新思维管理模式,对群体和个体的管理都由外控转化为自觉的内控,达到自我管理水平。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应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管理新模式,虽然针对不同高校的情况,其目标模式可能各具特点,但共同的要求应达到以下几点:一是管理职能的高效率化;二是管理方法的四化,即规律化、准确化、定量化、文明化;三是管理技术的信息化;四是管理组织系统化;五是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二、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的创新,主要包括管理观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中主要采用以下创新模式:

1.以观念创新为先导,拓宽管理视野的创新模式。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管理观念总会带来先进的管理模式,而落后的管理总是与落后的观念紧密相联。观念的创新是高校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之源。

2.以制度创新为基础,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创新模式。制度是一个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基础,制度建设一直被视为管理的核心课题之一。具体到高校学生管理,作为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的特殊组织,它对成员的管理从目标到手段都更为复杂,其制度建设也显得更为重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3.以文化创新为灵魂,塑造管理特色的创新模式。从管理科学的发展来看,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高校普遍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把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溶入高校发展战略管理之中,并将大学文化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管理效率的创新模式。管理技术是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的强有力手段。管理技术的创新对高校学生管理成效发挥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管理的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主动地将先进管理成果转化、应用到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5.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优化管理的创新模式。在当今大学生个性鲜明、整体情况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一个高效灵活、适应性强的管理组织是高校学生管理快速应变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的创新以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层级管理,压缩职能机构,增强机动性能,建立起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组织的效能。

三、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1.尽快建立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基本条件。第一,创新主体(学生管理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创新主体应具有的心智模式:远见卓识;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第二,创新主体应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管理创新主体必须具備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创新,创新管理主体应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第三,夯实高校内部基础管理。管理创新往往是在基础管理较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基础管理是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管理关系,才能推进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

2.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激励对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天赋并不能直接决定其对单位的价值,无论一个单位拥有多少硬件设施,除非由被激励起工作动机的人员所掌握,否则这些资源不可能被付诸使用。可见,激励对管理工作者能力的发挥有多么的重要。因此高校应通过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人才动态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各种等措施激励学生管理工作者。

3.实施集成管理创新,实现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集成管理应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它使管理对象的全部要素,全方位、全阶段处于优化过程中,从而促进整个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这种管理模式建立在模糊性原理、动态开放性原理、协同跃进原理和柔性化原理基础上,与其他管理模式相比,有更大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能综合运用更多的高科技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有助于管理硬件与管理软件的结合,放大高校创新能力。因此,实行集成管理是管理创新的核心。

4.要注意与高校创新体系中其它创新的协同与互动。高校作为一个人格化的有机系统,客观上要求进行系统化的创新,保持高校创新体系的良性互动,也唯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结语

本文在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创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典型模式,总结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杨鑫铨.高校学生工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0,(3):74-75.

[2]钱钟,高建国.新世纪大学生生活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曾冬梅,黄国勋.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3,(7):79-80.

[4]李荣华.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3):94-96.

作者简介:钟志锋(1982.5-),男,广西富川人,广西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讲师,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党建及思想政治方向和管理、文化体育建设方向。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