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重点,因为高考分值高,不容忽视。同时,又是一个难点,费时耗力,却收效甚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却又难以有序地坚持下去。为了破解作文教学的瓶颈,我有以下几点措施。
一:积累是基础。写作而无素材就如同木无本,流无源,终将枯竭。高中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够,又整天待在学校,过着节奏快压力大,单调沉静的日子,怎样才能获得鲜活、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的素材呢?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深挖课本。高中阶段,语文课本中的古今中外的人物共涉及两百多人。这些人物的言谈事迹包括逸闻趣事就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我们要花大力气挖掘开发课本,然后分类整理。可以以课文篇目为序或者以单元为序,也可以以类别为序,分工协作,分组整理,然后编成校本教材。这样既拓展了课本,又积累了素材,可谓是一举两得。
2.向专题借力。深挖课本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学生的视野,从“人无我有”的角度看是可取的,但从“人有我新”或“人有我深”的角度来说还稍有欠缺,所以还应该向专题借力。也就是以专题的形式纵深式地为学生深挖、积累素材。如在讲授《兰亭集序》时可将“兰亭帖”的流变,历代书法家的代表作及贡献,经典轶闻,书法体会,后人对他们的精当评价,以及章法、品鉴方面的初步知识等汇编成册。又如讲《林黛玉进贾府》,可选取几位红学家的相关观点让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在长时间的文化因子的积累、熏陶中,学生慢慢受到感染,以致变化气质,促进写作。
专题式阅读,可多角度展示人物事件,全方位地刺激一个人的感官,深深地拨动他们的心弦,从而使他们眼光敏锐,视野开阔,见解独到。如于丹专心研读《论语》,在《百家讲坛》中的很多观点发他人之未发,言他人之未言,令人耳目一新且发人深省。因此,向专题借力不但可以解决学生素材运用中“人有我新”的问题,还能使得学生思想深刻,有创造力。
3.速读泛读。高中科目多,作业繁重,要求学生精读大量篇目是不太现实的。我们可以把早餐后的时间利用起来,每天在这段时间里阅读千字左右的文章,写一点旁批,心得。至于读什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水平而定。每天一篇千字文,形式内容要多样化,可以是新闻,散文,杂文,甚至是小小说。每周一次交流,谈谈这周自己都读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共享。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也能在交流中吸取众人之长,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读得多了,心里有想法了,自然就会想要动笔写了,写作文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
4.感受生活。生活是平凡的,甚至在一段时间里都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往往会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事情,更谈不上触动心灵。所以,老师要帮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我曾经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问问自己的母亲在怀自己时的感受,并详细记载下来。然后我问学生听了母亲的讲述后自己有什么感想。他们有人感叹地说没有想到怀孕生产的过程这么辛苦,这么危险,妈妈真是伟大。有人说生命真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奇迹,从一个小小的胚胎长成一个能说会笑,有思想有感情的人,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这样一次作业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母亲和生命的伟大,更懂得了生活其实蕴藏着无数的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觀察,总能发现那些看似细微,却引人深思、令人感动甚至感叹的细节。这些不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吗?
二:规范有序的训练。解决了素材问题,只是为写作准备好了米,可是米要做成饭,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要展开规范有序的训练。目前,高中生训练的就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主打文体。就高考作文情况来说,写作议论文的居绝大多数。写记叙文的是少之又少,写得出彩的更是凤毛麟角。而议论文虽说很多考生写,但大多说理空乏,缺少规范、深入、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说服力大打折扣。
为了让学生写好议论文,可以从审题、立意、拟题、结构、语言、开头、结尾、段落、素材、书写等方面渐次进行训练。一次训练一个点,一次巩固一个点。每次重点训练的点赋分可有所偏重(可占20分),其余各小点可略化(5分),评语也要有针对性,并划分等次,依次进行,有计划地完成,才能做到有序。
而规范,必须先有“范”,然后学生才就“范”。如训练议论段落,重点在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这一形式。如训练议论文结构,重点在于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五步式等。先例文示范,而后进行渐进式训练,以求学生熟练掌握乃至灵活运用。
记叙文的训练也应纳入计划和规范。许多老师认为记叙文难以找到好的写作素材,难以用一定的模式进行训练,往往放弃,任由学生怎么写。为避免学生作文走入纯理性的单行道,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记录成长体验,抒写青春情怀。记叙文可以从中心、结构、内容、情感、细节、语言、书写等方面依次训练,力争让学生理性与感性共同发展,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训练的过程不容粗放,必须扎实推进。我们应向驾校教练、体育老师学习,将动作分解,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动作协调、运用自如、一气呵成的境界。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讲求规范,循序渐进,经过多次训练才能收到驾轻就熟的效果。
三:灵活高效。在规范化、程式化的训练框架下,我们的学生作文是否会出现千人一面万人一目的尴尬呢?我认为是不会的。
首先,这种规范有序的训练对学生的发展等级有奠基之效。语文学科是整个社会的弃儿,从学生、家长到社会少有人重视,而作文尤其让人望而生畏和厌烦。许多急功近利的人都将精力放在英语和理工科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写作能力呈下滑趋势。著名作家曹文轩曾指出:文从字顺的要求,北大的有些学生都未能达到。从这个角度而言,规范有序的训练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等级是具有普遍价值的。
其次,真正有灵气爱写作的学生可另开小灶。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引导他们进入自由的海洋:自由的海量的阅读,灵活的不拘一格的写作。并将他们推向报刊杂志。还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如写作笔会、学生作品朗诵会、辩论会、作文大赛等,邀请文化精英和写作爱好者参加,指导点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写作中张扬个性,赢得成就,收获未来!
这样,针对不同的学生,作文训练有了灵活的方式,让他们都有兴趣,各有收获,善莫大焉!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高考分值来说,它让人倍感厚重;从学生成长来说,它让人倍感沉重。因此,我们肩负着一份使命,应当认真思考,创新思维,分工协作,完善方法,规范有序又不拘一格。要尽可能去破解作文教学的瓶颈,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