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示范学校创建为契机 提升学校品质

2014-10-21 20:06陶平锋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规划

陶平锋

摘 要:省教育厅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笔者根据相关文件精神,认为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促进师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特色办学之路和与之配套的特色课程体系,并在一定地区具有领先或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因从笔者从特色示范学校创建背景的入手,分析创建的核心问题,提出如何去形成特色办学和构建与特色办学相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提升学校品质。

关键词:特色办学;示范学校;规划;课程体系

一、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的背景

2010年12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通过了《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学生的选修课程,促进各类学生全面发展。支持普通高中学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多样化特色办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出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的工作目标,希望改变以往“千校一面”和高度同质化局面,着重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发展,形成每个学校都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省教育厅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积极推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

二、省特色示范学校核心内涵

从“特色示范学校”的概念上来看,包含“特色”和“示范” 两层含义,“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我们认为“人无我有,人弱我强”都称得上特色;“示范”是指做出榜样或典范,在一定的地区得以推广和运用。

抓住事物本质,看清事件实质,因此笔者认为省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的关键是在于构建有利于促进师生全面且个性发展的特色办学和构建与之配套的特色课程体系,并在一定地区具有领先或具有一定示范作用。

(一) 学校特色办学的形成

1.学校自身定位。学校定位是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客观环境、社会需求和发展潜力等所作出的角色选择,是学校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是办好学校的行动哲学。学校定位包括办学水平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发展规模定位等等,遵循主管部门的调研论证、教工大会的民主审议、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的原则。定位具有时代特征,内容也是动态和变化的。学校在办学中既要选好位、定好位,更要完其位。

定位后可通过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等表现出来。 在学校定位中要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学校既要立足于现实(包括生源的分布(表一)、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表三)等等),更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定位要具有前瞻性。

表一 近几年富阳市各普高生源情况统计

年份

学校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计划择校计划计划择校择校计划择校计划择校

富中540524.5559.5563.5549.5548558555552545.5

二中508495.5526.5534522516528521518.5504

新中479461495490455469.5481456453438.5

场中442.5419.5462.5464.5452.5442.5455.5446441438.5

实验409405420.5416.5410415419.5415.5408408

江南475515510515508

(1)现实与未来的关系问题。学校既要立足于现实(包括生源的分布(表一)、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表三)等等),更要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定位要具有前瞻性。

(2)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社会对升学率有要求,学校要根据实际正确处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表二),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表二 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高考情况统计分析

高考

年份本科人数艺术报名艺术上线艺术本科高校自主总体高考上线率

201094110107485987%

2011160115111746085.4%

20121568282647492.5%

2013188(艺术类本科83)11694.2%

2014206(艺术类本科124)11595.3%

(3)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学校定位要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行为和理想追求,因此学校定位要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让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进步。

表三 学校专任教师情况统计分析

年龄职称24岁以下25~2930~3435~3940~4445~4950~5455~59合计女

中学高级000131710414517

中学一级00443840018740

中学二级0512400002112

未评职称3510000095

女243126920074

2.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又称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设计等,是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種管理工具。

(1)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①学校的现状分析。一般包括学校历史和办学传统、学校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目前面临的挑战、社区及教职工对学校的期望等方面的分析,是学校规划制定的现实依据。

②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针对存在差异,但以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指导思想等进行概括和表述,是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③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由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两方面构成。办学目标是指学校准备在将来多久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则是学校希望将本校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办学特色,因此,学校特色的概念及内涵经过高度归纳和总结。

④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系统。针对学校选择的优先发展项目,分别确定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步骤等。优先发展项目是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中选择的,是落实学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⑤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主要有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学校条件的保障、制度保障等。

(2)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步骤

①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针对学校的原有基础、办学传统及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是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学校发展目标提供依据。包括学校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分析。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提炼办学精华,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②对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学校发展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方向(办学特色)、程度、时间。如笔者所在学校目标定位是“人人才成,人人才人”,在培养目标方面是“成人、成才”,学校发展目标的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是方向,而方向往往又是和学校特色的定位相联系着。

③制定各部门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系统:一是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达成目标所需的思想保障系统、组织保障系统、队伍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经费和条件等保障系统;二是反馈调控系统,建立反馈网络、反馈渠道,并建立有效的调控系统。

④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学校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实施监控和评价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计划。规划过程是一个循环和持续的活动过程,学校要重视建立学校发展规划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3.形成办学特色理念。笔者所在学校在长时间的办学积累过程中,深知办学的理念决定办学的特色的原理,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炼了“人人成人、人人才成”的办学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下三个学校办学特色:

(1)以生为本,探索多渠道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人人成才”理念,拓宽“人才”范畴,全方位多角度培养人才,正视学生差异的客观性,把“差异”当成资源来开发,挖掘每一位学生在各自学习基础上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探索“人人成才”立交桥,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抓住高职院校“校考单录”和“校考加高考”自主招生的机会,主动对接,鼓励学生参加报考,走出一条对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人才输送通道;同时传承办学传统,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培养音体美艺术人才,并尝试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在高校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中成绩突出,向高等院校多渠道输送合格人才。

(2)分层推进,重点培育艺术教育特色。根据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充分利用自身硬件资源优势,发挥教师专长,全力打造“以艺兴校”办学品牌。制定了“培养兴趣—提高兴趣—专业提升”三台阶策略,将艺术教育分成以提高全体同学艺术修养为目的的艺术欣赏教育和以提高部分同学艺技特长为目的的艺术创作教育两个层次。

(3)创设载体,积极试行“磁性德育”。学校针对新形势下的育人工作,紧紧围绕增强德育吸引力动脑筋,大力推进德育创新。通过设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实施“活动德育”;开发传统文化课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德育营养;体现自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自主能力;倡导“愉悦德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思想道德教育。

(二)构建与学校特色办学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个学校总结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那如何有效地保持和发挥特色办学和特色品牌呢?笔者认为需要把学校整个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办学有效地结合起,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离不开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是经过高度的提炼,是学校的灵魂,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体现在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等方面。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培养目标,简单地说是培养怎么样的人,达到怎么样的程度, 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办学实际情况,提出“人人成人、人人成才”办学理念,以“成人,成才”為培养目标,因此我们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围绕“成人”的德育目标和“成才”的教育目标展开, 分解为:“德-尚雅,智-多元,文-厚实,艺-专长,技-特长,体-健康”六方面要求。其中德、文、体是成人目标的具体化,智、艺、技是成才目标的具体化。最终构成“人”字形的课程体系构架。

2.制定学校课程建设的规划。一个好的顶层设计和建设性思路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去,还需要走很多的路,做很多的工作,需要把根据特色办学思路形成的课程顶层设计转变成可以落实的学校课程规划。课程规划即要体现办学特色,又要能促进师生的发展,因此必须做到:

(1)课程规划制定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性原则:课程规划要与国家、省市课改文件精神一致。

适切性原则:与学校的“成人、成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因此课程的规划要围绕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两方面而设。

个性化原则:与学生个性发展一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课程规划建设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业发展需要。

校本化原则:与学校特色发展相结合。课程规划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支持办学特色更具鲜明性。

(2)课程规划体系构建内容。以《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为依据,从学校自身特色出发,为学生提供丰富且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课程体系。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

把课程结构分成两个维度:

第一维度:把“德、文、体”、“智、艺、技”六个方面确定为学校课程目标,每个方面再区分为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的要求,由这六个方面和十二个层次一维。

第二维度:由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大课程类型为另一维。

表四 学校课程体系结构图

課程目标

人人成人、人人成才 基础全面、学有特长

成人成才

分类德-尚雅文-厚实体-健康智-多元艺-专长技-特长

层次基础提高基础提高基础提高基础提高基础提高基础提高

知识拓展甲A1甲A2甲A1甲A2甲A1甲A2甲A1甲A2甲A1甲A2甲A1甲A2

职业技能乙A1乙A2乙A1乙A2乙A1乙A2乙A1乙A2乙A1乙A2乙A1乙A2

兴趣特长丙A1丙A2丙A1丙A2丙A1丙A2丙A1丙A2丙A1丙A2丙A1丙A2

社会实践丁A1丁A2丁A1丁A2丁A1丁A2丁A1丁A2丁A1丁A2丁A1丁A2

围绕课程顶层设计的思路,规划分每度指导课程开发的方向、进度等等,针对学校特色办学加强重点课程建设,形成不同类别的课程群,进而进一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反思:

1.办学特色的形成重点在学校各类规划实施和评价。任何完美的规划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和进行科学的评价,那它就是一叠废纸或者应付上级检查的稿纸,对学校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形成没有任何的作用,

2.构建特色的课程体系必须与学校特色相桔合。课程体系与学校特色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良好的课程体系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形成教育品牌,同样办学特色的发展也促进学校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3.课程开发要以规划为引领。

教师课程的开发需要在课程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造成了课程开发的碎片化,不能有效地整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办学特色能促进众多特色课程的形成,尽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群,更好地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总上所述,特色示范学校创建的关键在于学校特色办学思路的形成,同时积极构建与办学特色相吻合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需要,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从而推进学校的科学的发展,提升学校品质。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Z]. 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1-11-15/news20111115143632.html, 2011.11

[2]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Z]. http://www.zjedu.gov.cn/gb/articles/2012-06-19/news20120619152225.html, 2012.6

[3] 金开宇.创建特色学校 打造学校亮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52.

[4] 郭继东.学校组织与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7-65.

[5] 张万祥.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3-170.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规划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规划人生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