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无浆体病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2014-10-21 20:06徐惠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7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肉牛

徐惠玲

摘 要:肉牛的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的前景广阔。经济效果可观。肉牛无浆体病又称牛边虫病,是由无浆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和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贫血、消瘦、黄疸。对其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肉牛;无浆体病;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无浆体病的病原是无浆体(Anaplasma),無浆体几乎没有细胞浆,呈致密、均匀的圆形结构,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1个红细胞中有含1个的,也有含2~3个的,或更多。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南方发生较多,北方牧区也较多,多发生于7~10月份,对养牛业危害很大。由于本地区近些年肉牛产业的发展迅速,深受该病的困扰,给肉牛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以蜱为传播媒介,牛虻、厩蝇和蚊类等多种吸血昆虫也可传播该病,各种牛不分年龄均易感,但随年龄的增长而病情加剧。本地牛或犊牛感染后症状较轻,个别可耐过,但可成为带菌者(最长可在牛体内存活13~15年)。3岁以上的成年牛常常与牛焦虫混和感染导致死亡,多发生于7~10月份,早者在5月下旬就有发生,可持续发生到11月份。

2 临床症状

肉牛感染该病潜伏期一般在15~50 d, 病牛症状轻微的表现贫血,衰弱和黄疸,食欲减退。临床检查见牛体有蜱附着,特别是在腹下无毛和少毛处较多,大多数器官的变化都和贫血有关。急性的体温突然升高达40~42 ℃。病牛唇、鼻镜干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贫血,黄疸。黏膜或皮肤变为苍白和黄染。呼吸加快与心跳增速。个别见有腹泻,便秘较多,常伴有胃弛缓。粪便暗黑,并有黏液覆盖。患病后牛迅速消瘦,10~12 d病牛的体重可减少7%~10%左右,严重者出现肌肉震颤、流产和发情抑制等。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牛可见牛体消瘦,内脏器官脱水、黄染。体腔内有少量渗出液,颈部、胸下与腋下的皮下轻度水肿。心肌松驰,心内外膜下和其他浆膜上可见大量瘀斑。血液稀薄。肺气肿。肝脏充血、肿胀,部分实质变性,表面凸凹不平,有黄白色结节,胆管变性,管壁增厚,脾肿大3~4倍,髓质变脆如果酱。淋巴结肿大,水肿。骨髓增生呈红色。胆囊扩张,充满胆汁。肝脏显著黄疸。个别真胃有出血性炎症,大、小肠有卡他性炎症。腹腔内有大量腹水。

4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数稍偏低,红细胞数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沉加快。

(2)消毒采集病牛耳尖血,制成血涂片,应用姬姆萨氏快速液染色2~3 min(也可用甲醇固定10 min,作10%姬姆萨氏液染色10~45 min),水冲洗后干燥,油镜检查,如在一些红细胞中发现单个或多个呈点状或类圆形的深紫红色小体,且红细胞的侵袭率超过0.5%,就可确诊。该病还常与牛焦虫(双芽巴贝斯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在诊断上需要注意鉴别。

5 诊断

根据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血涂片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在病畜体表发现有传染媒介寄生虫(蜱),且发热,贫血,黄疸,尿液清亮但常常起泡沫,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 防治

根据寄生虫流行病学的特点,各种蜱类出现的季节和活动规律,实施有计划灭蜱措施,应用灭蜱药物喷洒牛舍及牛体体消灭蜱类。

(1)应用0.05%辛硫磷混悬液,喷洒牛圈舍,每10~15 d喷洒1次。

(2)应用1%敌百虫溶液喷洒牛体,每10~15 d喷洒1次。

(3)应用四环素注射3次,每次间隔2 d(48 h)或每天按0.2 mg/kg给牛饲喂,进行药物预防。

(4)应用伊维菌素注射液(伊维菌素、甘油甲缩醛),剂量按每千克体重0.02 mL,皮下注射。

治疗。对发病牛要进行隔离,加强护理。供给足够的饮水和饲料。用灭蝇剂喷洒体表,驱除吸血昆虫。

(1)应用抗生素类药:盐酸四环素,或土霉素,或金霉素,均按每千克体重10 mg,溶于500~1 000 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连用5~7 d。

(2)用盐酸氯喹肌肉注射,每日250~500 mg/kg,连续5 d。

(3)血虫净(贝尼尔):按每千克体重8 mg,用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连用3次。

(4)黄色素(盐酸吖啶黄):按每千克体重3~4 mg(每头牛最大剂量不超过2 g),用注射用水配成1%~5%溶液,静脉注射,隔2~3 d后重复用药1次。

(5)对症治疗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根据临床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治疗,以促进病牛早日康复

7 小结

(1)灭蜱是防制该病的关键,经常用杀虫药消灭牛体表寄生的蜱。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常进行灭蜱处理,以防经饲草和用具将蜱带入圈舍。

(2)早期诊断,筛选疗效高的药物治疗,能减少病牛的死亡,降低经济损失。

(3)治疗肉牛无浆体病时,常采取二种以上药物配合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单方效果不佳,因为此病在北方常与牛焦虫病混合感染。

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做有心人,经常注意观察牛吃料、神态等各方面的表现,可以及时发现牛病,及早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降低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饲养效益。

(作者单位:161322黑龙江讷河市讷南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防治措施肉牛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