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业全
摘要:公务员考试每年都会如期进行,“公考热”也是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基层公务员群体作为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体,其队伍建设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本文擬从基层公务员群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探讨当前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建设,并提出建议和应对对策。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问题;对策
一.基层公务员界定
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主体,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市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石。本文所指的基层公务员,专指县(区)、乡(镇)一级的科局级单位政府部门中非领导级别的、具有公务员身份编制的国家工作人员。基层公务员群体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政府行政效率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因此要加强基层公务员群体队伍建设,保证政府行政效率。
二.基层公务员群体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一些列的长足进步,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强,我国基层公务员群体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基层公务员执行力存在应付、低效现象。温家宝在《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中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基层公务员执行力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基层公务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习惯按经验办事,不切实际,脱离实事求是路线,简化上级精神指示,导致工作走样,同时热衷于面子工程,做事摆阵势,但收到的实际效果甚少;其次,基层公务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做事拖拉,不能快速接受新生事物,抓不住重心,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二)基层公务员素质偏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越来越重要。然而就目前来说我国基层公务员的专业知识能力相对较弱,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据最新统计显示,全国540多万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2%,即使是那些已经拥有高学历的公务员,他们也大多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管理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与政府事物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比率更小。基层公务员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普遍反应就是手足无措,应急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
(三)基层公务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公务员培训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为了培训而培训;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也不强,培训重点不突出,培训内容脱离经济社会管理实际;培训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应用性、科学性、灵活性;培训设施不健全,导致培训质量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培训效果评价机制不够完善,放松了培训效果在公务员管理中的运用。
(四)基层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问题。福利待遇问题一直是大家对公务员这个群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家普遍认为公务员的福利待遇很好,而且还有相当部分的灰色收入,导致每每提及公务员的薪酬问题时,大部分人都会狠狠吐槽。实则不然,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目前,我国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结构不合理,缺乏内外部公平性;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工资增资机制不健全、工资制度的调控能力弱;薪酬管理体制不完善,福利制度安排不尽合理。
(五)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的公平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公务员群体中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公务员招录制度涉及到社会公平与正义,关系到公务员整体队伍的稳定与优化。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实施多年,公务员考试每年都如期进行,公务员热一直是高校的热门话题,考公务员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当前我国公务员招录制度虽日趋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务员的整体素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隐性条件限制过多,部分单位通过内部掌握标准的方式对求职者设置隐性障碍,而隐性障碍过多发展到极端就是根据特定人的具体特征来设定招录条件。这样就导致了以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基础就业领域的寻租行为得以产生,这种寻租行为不仅危害了就业领域的制度规范,更危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完善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育先进执行理念,创建高效执行机制。首先要用先进的执行理念武装基层公务员的头脑,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提升执行力。同时,建立健全高效的执行机制,科学民主决策,使执行公务员能够认同理解所执行任务,实行责任到人的岗位责任机制,并进行监督考核,切实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执行力。
(二)加强知识素质培养工作,提高实践能力。基层公务员所掌握的知识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同时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能有效地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基层公务员应该充分利用所学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现代管理方式和技术,提高业务能力,并深入实践,有效促进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以需求为向导指定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以岗位需要为向导指定培训内容,科学分析培训需求,保证受训者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彻底解决培训中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着眼于实际工作需要,采用启发式和互动性的培训方式,发挥受训者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提高培训质量。
(四)优化薪酬结构,扩大职级晋升空间。引入绩效工资,调整工资构成要素,并赋予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发放津贴的权利,重视福利和保险,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热情。增加级别设置,使多数基层公务员晋级有望,更好的发挥晋升机制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作用。
(五)消除招录隐性限制,建立招录阳光平台。坚持面向社会招考的机制,消除招录过程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条件的限制,扩大招录范围,保障求职者就不予录用的事实向用人单位提出质疑的权利,公开录用程序,加强监督和处罚力度,提高透明度。
参考文献:
[1]李佳红.如何提升基层公务员执行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6.
[2]郭玲玲.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探析[J].时代金融,2013.7.
[3]王伟革.浅论基层公务员培训机制的创新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4.12.
[4]白婷婷.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13.1.
[5]宁本荣.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反思[EB/OL].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