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丹
摘 要 工程软件运用于高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应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教学中应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毕业后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关键词 工程 软件 高职 实践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如今建设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工程造价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理论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其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软件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将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设计为阶段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开始的初识,逐步的產生兴趣,到最后的自主的职业训练。让学生在最终就业过程中,达到零适应。
1工程造价的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瓶颈”
(1)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工程造价软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授结果的差异
目前好多实践课程内容还是采用传统计算机专业的模拟实验教学内容,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尚未建立,学生对工程软件和课程的认识也比较肤浅,计价软件工具才开始接触,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计价工具的使用也比较熟练,具有了一定的造价基础,如果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流于形式,学生会感觉到过于简单与实际脱离,看起来都学了,遇见实际的操作问题依然解决不了,培养不了职业岗位技能。
(2)建筑理论和全过程计价模式的实践环节脱钩
学生在上课时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讲述的内容和操作在上课时都能够听懂,但得不到及时的训练。实践的安排和讲述内容的时间安排间隔过长导致知识的脱钩。
(3)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软件高职教育的关键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好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忽略了素质教育,或者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
2高职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突破”
针对高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院组织教师对工程软件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如下改革突破:
(1)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结合不同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对专业和职业了解不同等因素,造成学生对专业兴趣的差异这个特点,采取阶段式实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逐步培养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对低年级学生,实验内容应以兴趣性、相对简单的内容为主,吸引学生,教学方法以较详尽的引导式教学为主。高年级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案例教学为主,让学生有设计实现案例的成就感,通过职业岗位技能增加其学习兴趣,而教学方式以指导式教学为主。
(2)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专业课程在实验室上课,老师讲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操作,做到边学习理论边进行实践,保证理论和实践的连续性,让学生及时得到实验内容的训练。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够用为原则,将建筑力学、 土力学地基与基针对力学和数学知识较弱的特点,注重适用性,强调基本构件的计算应用,少讲理论推导。
(3)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举,提高实践效果
在工程软件高职实践教学的教法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能力的培养划分为随堂小竞赛、实验教学、阶段模拟实践、课程设计、课外实践和实际项目模拟训练几种形式。所有这些方法,都必须进行检查、评比、计分,否则很难落到实处。这样就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教师和专业实践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制定有效的检查、评比、计分措施,并坚决进行执行。同时,指导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践环境施教、因生产单位的发展需要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个性意识。
(4)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中必须注意加强素质教育,通过素质体系中的显性实践环节和隐性实践环节来完成对学生灵活多样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成就感驱动下,激发其认知和技能水平, 从而在教师的心中形成一条导向线,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向着既定方向进行引导,及时对症下药,将具体问题与现实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构建工作过程知识。
由于在我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大结合的形势下,加强软件高职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程软件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的思路,该实践教学方法中学生在实践成就感驱动下, 激发其认知和技能水平,获得进行分析指导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大展,王黎征,郭东恩.浅谈软件高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9(3):59-61.
[2] 佘学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与整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1):57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