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马”词群研究综述

2014-10-21 20:16王琼董彦屏周梅马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认知综述文化

王琼 董彦屏 周梅 马虹

摘要:马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家畜,因此,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马文化都极为繁荣。与日常生活和军政事务有关的风俗礼仪之中有马的因素;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也对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由此催生了关于马文化的作品研究和民俗研究,以及“马”词群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目前国内关于马文化的作品研究和民俗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对于“马”词群的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的力度尚有缺欠。

关键词:马 文化 认知 综述

马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家畜,与人类生活紧密关联,因此人们对马的用途和社会影响有全面的认识,对马的日常驯养和管理有丰富的经验,对马的生理特征和种族演变也有科学的研究。人们对马文化的研究不仅体现在马的实体方面,而且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极为繁荣的景象。

一.对文学作品中马文化的研究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马自然而然地以相当高的频率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因此,文学作品成为马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1.专书研究

以对《诗经》中马文化的研究为例,郝思瑾、高婉瑜、赵宏艳等指出《诗经》开创了以马喻人的传统。郝思瑾考察了《诗经》中的“马”字出现的情况,认为“马”字共出现四十九次,提及各种马近二十种,描写马的诗句上百首,反映了马在当时的交通、军事、田猎和祭祀等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认为《诗经》中常以马喻人,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马喻君子贤人;其次,被用来指代百姓,有时还指代具体的个人;再次,用马来代指财富和战争。高婉瑜研究了《诗经》中出现的马的名目,并以《说文解字》、《毛传》、《尔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为基础,综合诸家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駒,见于《周南﹒汉广》、《小雅﹒皇皇者华》诸篇,《毛传》:‘五尺以上曰驹。《孔疏》:‘五尺以上,即六尺以下。按:依照上述,驹应是身材较小的马匹,《说文》云:‘马二岁为驹,三岁为駣,以年龄划分驹、駣,《汉语大字典》释驹为‘少壮的马,融合两说,今以驹为小马总名。”她还根据《周礼﹒夏官》的记载,具体研究了六式马即马的用途,那就是种马(繁殖用)、戎马(军事用)、齐马(祭祀用)、道马(驿传用)、田马(狩猎用)、驽马(杂役用),并披沙拣金地研究了五首咏马诗,认为马匹除了作为交通、田猎代步工具基本功能外, 特别之处是具有财富意象。赵宏艳也研究了《诗经》的马,较之高婉瑜,赵宏艳更详细地描写了形容马的词语,从病马、健壮之马、马行走貌三个方面分析《诗经》中的马,发现这些词语多以叠音词为主,它们句式整齐、结构相同、词性相近,富有韵律美感,例如《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清人在消,驷介麃麃”、“清人在轴,驷介陶陶”。 在研究马的主要用途时,赵宏艳认为《诗经》涉及到的马的用途主要有三种,军事、狩猎和迎亲嫁娶,

本文属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汉语‘马词群的语义范畴及隐喻认知研究” (项目编号:2013y577)

1王 琼(1967—)女 云南镇雄人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副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地方文化

2董彦屏(1977—)女 重庆人 昭通学院人文学院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

并作了具体统计,涉及军事的有10 篇,即《邶风·击鼓》、《鄘风·定之方中》、《郑风·清人》、《秦风·小戎》、《小雅·采薇》、《小雅·出车》、《小雅·六月》、《小雅·采芑》、《大雅·大明》、《大雅·抑》;涉及狩猎的有6 篇,即《郑风·大叔于田》、《郑风·叔于田》、《齐风·还》、《秦风·驷驖》、《小雅·车攻》、《小雅·吉日》;涉及迎亲嫁娶的有5 篇,即《周南·汉广》、《齐风·载驱》、《小雅·鸳鸯》、《小雅·车舝》、《大雅·韩奕》;赵宏艳通过对马的用途的分析,提出了马对周族的兴盛起了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以对《三国演义》中马文化的研究为例,吴娜指出《三国演义》中的马具有通神示警的神性化色彩,义马救主、义马殉主发展了马的神性化,赐马行为是古代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形成了蕴涵着中国古代特殊马文化的“宝马英雄”的组合,并且这种组合进入了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

2、专人研究

夏兆辉研究了杜甫诗歌中名目繁多的马,例如“大宛马”、“胡青骢”、“骅骝”、“骠袤”、“汗血马”、“肥马”、“瘦马”、“病马”、“快马”、“龙媒”、“老马”、“白马”、“骠”、“骏”、“紫骝”、“乘黄”、“ 骕骦”“赤骥”、“戎马”、“蕃马”、“老骥”、“鞍马”、“天马”、“骊驹”、“驹”、“笼马”、“铁马”、“枥马”、“俗马”、“肥马”、“细马”、“凡马”等,认为这些“马”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性,形成了 “骁腾的神骏”——“悲愤的骢马”——“废弃的瘦马”——“漂泊的老马” 的意象图,它不仅是杜甫自己人生的缩影,而且是自身价值追寻的过程,尤其是“病马”、“老马”、“瘦马”的描写,丰富了传统文化中马意象的主题文化。

周尚义分析了李贺诗中的马,认为李贺诗中的马具有丰富的意蕴:(1)建功立业志向的寄托与英雄形象的刻画:“将军驰白马, 豪彦骋雄才。”(《送秦光禄北征》)(2)自我才能的褒许和高尚美德的展示:“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马诗》其四)(3)困顿失意的象征和愤懑情绪的映射:“催榜渡乌江, 神骓向西风。君王今解剑, 何处逐英雄。”(《马诗》其十)( 4)君子遭弃、小人得志的形象的比喻:“厩中皆肉马, 不解上青天。”(《马诗》其二十三)周尚义评论:“他赞美那些神异的赤兔、乌骓、汗血宝马等, 借以表达希求立功沙场的壮志和对英雄的景仰;他讥笑那些‘肉马,‘蹇蹄, 借以表达对当道小人的指斥;而那敲骨带铜声, 只能在郊野吃食带刺的败叶的令人哀叹的瘦马, 则是他才智俱佳而不遇伯乐、穷苦困顿的自我的写照。他笔下描绘出的各种各样的马, 皆具有丰富的意象特征。”李彩霞则从李贺浓郁的“宝马”情结中看出了诗人生命的孤苦、萧寂和苍凉,尽管“宝马”一开始是“一飞冲天”的俊朗形象,接着就是想建功立业而不得的“引颈怅望”和“困顿落拓”,最后不得不“疲乏羸弱”,成为“老马、疲马、病马、瘦马” 。

刘越峰讨论了岑参笔下的马,不管是表现马行速度之快,表现人马行程之远,表现人马所处的环境恶劣等,都语出惊人,例如“马疾过飞鸟, 无穷超夕阳。(《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走马西来欲到天,离家见月两回圆。(《碛中作》)”等。

于海英,张波对辛词中出现的马作了穷尽式描写,讨论了宝马意象仍是寄托词人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感慨的载体,同时指出在游弋游春主题中,马衬托了骑马人的高贵身份,最难为可贵的是他们对辛词中的“马”从文字形式和语法形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3. 断代研究

对马文化的断代研究目前多见于对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的马文化的研究,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马在这些朝代的作用较为重要,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很高,文化意蕴也较为丰富。

林琳研究了秦汉时期中华民族的马文化,认为秦汉时期的马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包括马匹本身、马产品、养马技术、相马术、马医等范围,同时研究了马造型艺术,例如:秦兵马俑、西汉三千兵马俑、马超龙雀等,指出“马文化作为古代民族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独特审美范畴,它有着深层的意蕴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在长期的民族共同生活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受着各个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政治状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习惯势力、传统伦理观念和民族素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和影响,因而必然具有突出的民族心理特征和强烈的思维意识倾向及鲜明的时代烙印。”莫波功的《马对先秦社会的影响》从马对交通、对通讯、对战争及对其他方面的作用进行探求,说明作为一种重要动物,马对先秦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加快了先秦的道路建设,广泛地运用到通讯中,对战争的兵种、规模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还影响了先秦时期的礼仪、耕作方式。

韩婷对魏晋南北朝咏马诗作了研究,认为“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大多数诗人行伍出身, 长年征战南北, 马不离鞍。马不仅成为了孤寂漂泊天涯将士的伴侣, 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生动的形象, 大量的咏马诗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歌咏, 更有一种建功立业的渴慕, ”此时的马成为功业之志、安邦御戎的隐喻。

黄建辉在《唐诗马意象研究》中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唐代咏马诗中出现的马意象,主要有战马、天马、宝马、画马、舞马、羸马等,分别代表一定的文化内涵,如战马——杀敌立功,坚韧劲健;羸马——老病孤独,凄苦无奈等。同时对马意象的流变进行了研究。

许兴宝的《文化观照中的宋词马意象》一文分析了宋词人对马的毛色、神态、马的价值、马具等极具奢华的铺写,认为宋词马意象的生成包含着传统文化因素和时代趋尚的密码,也有词体文学自身需要的机缘,同时指出宋词马意象与传统诗文中的马意象有诸多不同之处。

王立的《千古文人的伯乐梦——马文学与马文化的美学、人类学内蕴》梳理剖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马意象的文化源流,认为马文化丛是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其物质功用影响到意识上的尊祟神化与人格化,因而从哲理性、伦理性、文化濡化性与审美性上概括了马文化。

二、对少数民族马文化的研究

青措在《藏族马文化初探》中,从藏族的历史、宗教、生产生活等三方面初步分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藏族马文化的产生;阙岳在《从民俗学的角度解读马在蒙古族叙事诗中的象征意义》中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马在蒙古族叙事诗中的象征主体进行了系统考察,从物质、行为和精神等三个视角来解读马的文化象征意义;王颖超的《史诗〈江格尔〉中的马及其文化阐释》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史诗《江格尔》中的“马”进行文化阐释,认为马集兽性、人性、神性于一体,成为英雄的象征,同时也是蒙古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三、中西对比研究

这一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英对比上,有“马”词语及其文化的对比,也有“马”与其他动物如“牛”、“犬”等的对比。例如杨祖宪、海峰的《英汉“ 马”字成语比较》论证了因中、英“马”文化的相似性, 相当大一部分英语“马” 字成语在汉语中能找到可基本或部分对应或相当的成语, 但也有一部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既不对应也不相当;高蕾的《马年话“马”——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之管窥》认为:⑴“马年”折射出英汉民族习俗之差异;⑵“马”的称谓体现了英汉语言的异质性;⑶有关“马” 的词汇、习语反映出其英汉人文意义的异同。邹幸居在《“牛”、“马”中西文化内涵差异的认知探讨》中,从认知角度通过对中国文化图式和西方文化图式的阐释、比较,说明不同文化图式赋予了“牛”、“马”這两个基本范畴词不同的内涵、功能,反映在语言上,就形成了既相异而又恰好能在中英文中互相替换形象的一系列词语。这类研究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四、和“马”相关的文化内涵研究

蒋文的《从“马”之繁简看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通检《诗经》三百零五篇中的“马”,并对其中的马部字进行了研究,发现出现在《诗经》中的“马”部字有50多个,分别表马的毛色、马的形态形状、马的位置、与马相关的名称、马的年岁身高等,而在现代生活中,诸多马名被概括成为一个“马”,说明了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是由简到繁再到简,也即繁化和简化互相斗争又互相依存而发展的白振有在《<说文解字>马部字的文化蕴涵》中,从马政文化、相马文化、驭马文化、驿传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秦汉以前先民生活的丰富内容。胡继明在《从“马”字汇看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中研究了众多的“马”字汇和以马字为构件的合体字,指出“人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粗糙琐碎到精密细致的十分漫长的过程。初始阶段,人们往往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小范围区别特征的认识。如马字汇里众多的名称,是十分琐碎的,其分类是根据性别、形状、毛色、行走及行走的速度、优劣等浅表特征进行切分的结果。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思维的精密,概括水平的提高,那些多如牛毛缺乏意义的马的类名就逐渐被淘汰掉了。”认为反映某一文化现象的词汇的数量与其文化重要性成正比,属于文化中心的词汇比属于文化边缘的词汇要详尽得多,“马”字汇的兴衰演变轨迹揭示了汉语的发展变化规律。李岩松的《 “马”文化熟语论析》从马与马具、马与战争和生产、马与人才等三个方面阐释马文化熟语,揭示隐藏其后的深刻文化。

猜你喜欢
认知综述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谁远谁近?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