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
一、整地与施肥
整地对胡萝卜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要求疏松的土壤条件和充足的肥力。而胡萝卜栽培方法对地块的条件要求更高,所以选择深厚、肥沃、富含腐植质及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比较适宜。选好地块后进行深耕精细整地,深度在30厘米左右,深耕后可再进行旋耕,不能只进行旋耕,因为旋耕耕层太浅,不利胡萝卜生长。深耕时用甲拌磷3公斤/畝作土壤处理,同时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磷肥5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农家肥要充分腐熟。
二、播种
1.品种选择
超级黑田五寸人参:引自日本,根形良好,肉质根浓橙红色,上下粗度一致,收尾较好。皮、肉、中心柱色泽一致,根长18-20cm,横径5cm左右,单根重300g左右,表皮光滑,质脆,味甜,适于鲜食、加工出口。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000-5000kg左右。
2.种子准备
胡萝卜由于种子形成与构造原因,种子发芽率只有60%一70%,如果发芽条件差或用陈种子,发芽率更低。新种子一般亩用种0.75-1.0公斤。春胡萝卜播种时气温、地温都低,不利于种子发芽出苗。为保证胡萝卜出苗整齐和幼苗茁壮,播种前搓去刺毛,浸种催芽后再播种,使胡萝卜早出苗,出苗整齐,增产显著。方法如下:种子搓去刺毛后放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3-4小时,捞出后放在湿布包中,置于20-25℃下催芽,保持种子湿润,并定期搅拌,使温度、湿度均匀,待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3.播种
播种一般在10cm地温保持在13℃播种。播种过早,幼苗感受低温时间较长,易通过春化阶段而引起抽苔开花,影响产量和品质。采用条播方式,播种量为200~220g/667m2,采用散播的为250g/667m2。播种时将已有20%~30%露白的种子均匀地拌入适量细土中,再进行播种,以利于均苗。
三、田间管理
1.出苗前后的管理:胡萝卜适宜的出苗温度为20~25℃,而我地3月上旬会遇到零度以下的低温天气,因此出苗前要保温促早苗、齐苗。一般播后8天左右即可齐苗;齐苗后遇温暖的晴天,白天适度揭膜通风,防止形成细长苗或高温引起烧苗。
2.间苗定苗:齐苗后要及时间苗。幼苗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株距3厘米左右,幼苗4片真叶进行第二次间苗,6片真叶时定苗,株距10厘米左右,亩留苗2.6-3.0万株。间苗时应拔除弱小苗,叶数过多、叶片过厚而短的苗,以及叶色特深、叶片叶柄密生粗硬茸毛的苗子,因为这几种苗易形成歧根、粗芯(木质部发达)或肉质根细小。
3.除草:结合间苗要拔除杂草;如单子叶杂草较多,每亩用10.8%盖草能20毫升兑水20公斤喷雾,进行化学除草。发现抽苔植株要及时拔除。
4.浇水:胡萝卜虽然耐旱,但种子发芽较慢,在少雨地区,播后应连续浇水2-3次,幼苗期应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叶片徒长。当苗高15-16cm,真叶4-5片开始破肚时,浇一次透水,以促进叶部生长,引根下扎。开始破肚到露肩时,要适当控制浇水,继续使根部伸长,抑制侧根发育。肉质根肥大期,增加浇水,要保持地面湿润,防止忽干忽湿,防止裂根。
5.追肥: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追肥在4-5叶时,幼苗7-8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两次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均匀浇施。以后隔20天左右可以再随水浇施一次。
6.培土:在肉质根膨大前期培土,结合中耕将沟间土壤培向根部,使根部没入土中,防止见光转绿,出现“青头”。
7.病虫害防治:一般病害有黑叶枯病和腐败病,前者多因干旱引起,可喷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防止蔓延,后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应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虫害有蚜虫和根结线虫。蚜虫可用抗蚜威、氧化乐果防治。防治结线虫难度较大,要运用综合防治技术: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葱韭类作物轮作,可使病情明显减轻;深耕,利用线虫好气性、活动性不强的的特点,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深翻后大量虫卵从表层翻到下层,可以消灭部分越冬虫源,土层越深,透气性能越差,越不利于线虫生活;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株,集中烧毁;土壤消毒,利用夏季气温高,太阳猛烈,在畦面每亩撒施100公斤石灰,翻地,浇一次透水,覆盖薄膜,利用膜下高温,可有效杀死线虫;药剂防治,3%米乐尔颗粒剂3公斤/亩,混细土50公斤;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
四、收获储藏
1.收获
收获时期要适时,过早则根未充分长大,产量低,甜味淡,过迟则肉质根变粗变老,易发生糠心,品质变劣。
2.储藏
收获后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出去,可以选择较完整的肉质根进行储藏。储藏方法有多种,不太寒冷的地方,可以堆于室内或窖藏,窖内保持0-1℃,储藏得当着,可以保存到第二年4-5月份。
(作者单位:154212黑龙江省萝北县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