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
1、因地制宜、选择良种
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适合无霜期栽培的品种。
2、精细整地、科学施肥
(1)秋灭茬、秋起垄
前作收获后,进行灭茬起垄。垄作有利于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大豆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
(2)顶浆打垄
在4月上旬,当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在已清除根茬的地块,采用将底肥施入垄底三犁成垄,同时视墒情及时进行镇压。
(3) “三垄栽培”耕作法
这一技术是以“垄底、垄体、垄沟”深松为基础,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点播为主体的系列化高产栽培体系。调查表明:深松地块比对照田多贮水41.3毫米,氮肥利用率提高21.9%,磷肥利用率提高8%-11%,5-6月份平均提高地温0.5-1.2℃,总孔隙度提高。这种耕作法打破了犁底层,全面深松,提高了根系对全耕层的水份和养分的利用率,同普遍耕作方法比大豆可增产20%-30%。
(4)科学施肥
大豆是对营养需要较多的作物。试验证明,每收获 1000公斤大豆籽实,将从土壤中吸收N53公斤、P2O510公斤、K2O13公斤。而且大豆開花始期对氮、磷、钾吸收量只占总吸收量的1/3-1/4;大豆茎叶中的氮、磷转移率低;大豆荚中所含氮、磷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成熟过程中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生产中,在增施农肥的基础上,每公顷大豆施用磷酸二铵100-150公斤、硫酸钾50-65公斤,或大豆专用复合肥作底肥和部分做补肥施用,最好垄侧深施用,防止烧种、烧苗。
3、适时清种、合理轮作
(1)适时播种:一般当5厘米深耕层,日平均温度达到10-12℃时为适宜播种期。我地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5月5日。
(2)实行清种:玉米与大豆间种,玉米透光好,植株发育快,根系侵入大豆根际,大豆出现边行劣势,造成大豆棵高、秆细、花少、荚稀甚至徒长倒伏。调查玉米大豆间作:大豆行数愈少,减产愈多,2行大豆减产40%-50%;4行减产20%-30%;6行减产20%左右。因此要实行大豆清种。
(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的原则:
①同一品种因耕地肥力不同,适宜的密度不同。必须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②繁茂性强、分枝多、秆弱的品种适当稀植;繁茂性差、分枝少、杆强的品种适当密植。
③晚熟品种一般具有植株高大、生长繁茂、分枝较多的特点,因此宜稀;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植株繁茂性差,故应密植。
我地大豆合理株数为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保苗18-22万株。适宜等距点播,单株管理。播种深度(镇压后)一般3厘米左右为宜。
(4)种子处理:为确保苗全、苗齐、苗壮,播种前要认真搞好种子处理。
①、晒种:播前将种子晒2-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②、种衣剂拌种:选用大豆专用种衣剂。种子包衣播种后,可防御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5)合理轮作:大豆高产田多出现在连年大量施用有机肥的地块上。前作施入的有机肥有相当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后作大豆有着很好的增产效果。同时防止大豆重迎茬,重迎茬大豆病、虫、草害严重;消耗土壤养分单一,大豆所需营养失调;土壤中的毒性和酸度增加,大豆根系发育不良,根瘤菌活动能力减弱。一般重茬大豆减产20%-40%,迎茬大豆减产5%-7%。
4、加强管理、提高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是增加大豆产量的保证,因此要不失时机的搞好田间管理的每个环节。
(1)、化学除草
目前我地豆田化学除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后出苗前施用,具体方法是用25%豆黄隆每公顷60-70克,加50%乙草胺2.5-3.0升,兑水600-750公斤,进行喷雾。另一种是在出苗后施用的除草剂,即在大豆长出两片复叶之后,阔叶杂草2-4叶期,每公顷用48%苯达松2.5—3升兑水600公斤,进行第一次茎叶喷雾;当禾本科杂草4-6叶期时,每公顷用12.5%拿扑净1.5升,兑水600公斤,进行第二次喷雾。苯达松和拿扑净不可混合使用。
(2)、间苗
大豆间苗要根据品种、地力等因素所确定的密度进行,间去弱苗、病苗、杂苗,留大苗、壮苗和纯苗,作到合理留苗等距均匀。大豆两个对生单叶平展时为间苗的适宜时期。
(3)、铲趟
在大豆幼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进行头遍铲趟,趟地作到深松不培土,以提高地温,防旱保墒,促进大豆根系和幼苗健壮生长。在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二遍铲趟,深趟多培土,趟成四方头垄,不要趟成尖垄,以便接纳雨水和避免埋住底荚。
(4)、根外追肥与防倒促熟
大豆结荚后期,发现脱肥,每公顷用尿素1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公斤,兑水75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
7月中旬,发现大豆有徒长倒伏趋势时,每公顷用60 -80克 2、3、5一三碘苯甲酸并用酒精充分溶解后,兑600-700公斤水进行叶面喷洒。可以壮杆并使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一般可提早成熟3-5天。
(5)、治虫防病灭鼠,减轻危害。
①、防治大豆蚜虫: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现蚜虫点片危害,卷叶率达3%或百株蚜量在1500头以上时,每公顷用40%氧化乐果乳油1升,8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防治蚜虫的药剂还有来福灵、敌杀死、抗蚜威等。
②、防治大豆食心虫。8月上旬—中旬在大豆食心虫发生初盛期,每公顷用20%杀灭菊脂400毫升兑水250公斤喷雾防治。或每公顷用敌敌畏乳油 1.5公斤 浸600-750根玉米杆,插于田间防治。
③、防治大豆霜霉病:发病初期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④、田间灭鼠:当农田鼠害密度超过5%时,选用溴敌隆、杀鼠灵、敌鼠钠盐等高效安全药剂进行防治。
5、及时收获、颗粒归仓
九月下旬,大豆逐渐进入成熟期,此时大豆植株变干,叶及叶柄脱落,豆荚内种子收圆变硬,具有本品种色泽。手摇豆棵,豆荚内种子发出哗啦啦响声,即为成熟期,也是大豆收获的适宜期,应当及时收割,马上脱粒贮藏,减少裂荚等损失。早脱粒可防止大豆食心虫收割后进一步危害,提高大豆品质,增加大豆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51100黑龙江省肇东市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