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炅玮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其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建筑之中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技术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施工材料,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混凝土种类和材料已经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在不同的工程施工中都拥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混凝土施工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影响,需要加以重视。
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及其特点
1.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混凝土结构其实一种使用水泥、砂、石、水作为主要材料,然后辅以其他类型的材料而制成的结构。其主要包括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等。但是混凝土结构一般是通过材料而组成的复合人工材料,因为结构本身组成成分以及承载受力等等特点,其在附近环境中水以及侵蚀性介质的作用之下,在时间的推移之下,混凝土则就会出现裂缝、破碎、酥裂、磨损以及溶蚀等等现象。
1.2、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
其是一种被大量使用到建筑工程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有着较好的可被运输能力;较好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通常在一般的环境之下不容易被腐蚀以及非人为的破坏;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还没有凝结的混凝土则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而被模板塑造成种种形状;
混凝土结构通常可以通过内部钢筋等材料在,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较好的整体性,其主要被用到抗震以及抗爆等等用途之中;
构成混凝土结构的大部分材料主要为砂石、产地广泛,方便生产。
2、土木工程建筑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術分析
2.1混凝土的配料及其特点
混凝土工程分为工民建现浇混凝土工程和工民建预制混凝土工程。工民建混凝土质量直接影响工民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工民建混凝土一般由骨料、水和外加剂以及各种矿物掺合料组成。将各种组分材料按已经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制生产。在一定施工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获得均匀、密实、质量优良混凝土的施工难易程度,也称工作性。通常用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进行表征。工民建砂浆数量影响建筑施工的填充空隙,形成润滑层。数量越多,流动性越好。过少粘聚性变差、过多粘聚性和保水性越差。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是根据工程要求、组成材料的质量、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试验室计算及试配后确定的,因此,为了保证工民建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按配合比投料,在施工时要按砂、石实际含水率对原配合比进行修正。
2.2施工阶段混凝土的结构特性
混凝土结构施工,通常包括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模板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消缺等。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在其实际的建筑建设之中,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作为保障。整个的施工条件方面也是极其复杂的,一般都需要进行地下的现浇。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通常还具有易损性。易损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
2.3严格遵守混凝土的施工顺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采用自然流淌分层浇筑,严格控制混凝土每次的浇筑厚度,每次浇筑的厚度控制在400mm最佳。在每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一定的施工时间间隔,确保前一层的已经施工完的混凝土温度降低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上述方法对于控制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值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
2.4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完成
混凝土的配置和搅拌之后,混凝土逐渐成型,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和养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对钢筋的预埋件位置、保护层的厚度和模板进行检查;然后,对模板上的物质进行及时清除,并且对模板中的缝隙堵实度进行检查。在实现对混凝土的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不间断的实现浇筑。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在第一层混凝土逐渐开始凝固之前,应该保证下层混凝土的浇筑结束。在全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还需要对钢筋表面层的混凝土进行检查,判断混凝土表层是否存在污染现象;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是否均匀密实。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因为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会产生一定的水化反应,容易导致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痕。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出现裂痕是由混凝土中的温度梯度造成的。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需要重视对混凝土表面裂痕的处理,应用保温对策实现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的顺利实施,需要混凝土养护人员先做好温度梯度的防止问题,避免因为混凝土内外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差,而产生裂缝。然后,混凝土养护人员应该实现对混凝土防治地点温度的有效控制,保证温度范围的变化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最后,混凝土养护人员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融合性,实现对混凝土质量的有效保证。混凝土在完成浇筑之后,可以立即应用一定的防寒和保温措施,保证混凝土使用过程中的坚固性。
2.5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
在完成搅拌之后,从搅拌机中出料一直到建筑施工中的建模,全部的距离被称为混凝土的运输,主要包括地面运输、楼地面运输和垂直运输等,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例如,运输人员应该最大缩减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减少运输次数,避免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出现砂浆流动或者分离等问题。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应该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6、混凝土后期修补缺陷
其在拆模之后,一旦发现有缺陷的存在,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修补,保证期工程的质量。而对面积比较小、数量偏少的露石或者是蜂窝的混凝土,应该使用钢丝刷做好基层的洗刷,接着使用1:2的水泥砂浆做好找平处理。与此同时对于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者是露筋则需要将薄弱的混凝土层砸掉,接着使用钢丝冲刷,要求比之前混凝土强的等级高(高一等级强度)的细骨料混凝土来进行填塞,做好捣实工作。而对于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安全威胁的缺陷,要求同设计单位、建设、监理单位研究及时处理,保证其施工的质量。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土木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材料,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创新,将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理论与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充分的了解混凝土的特性,了解其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将混凝土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解决的措施,防止质量问题的产生。只有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才能够对土木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87-89.
[2]王刚.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83.
[3]孙立营.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0:234.
[4]周彦.土木工程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4,18: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