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黎
【摘要】文章浅谈了如何让学生有更强的舞蹈表现力,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分析,指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舞蹈指导使他们形成更好的舞蹈表现力。文章的正文总共分为四個部分,分别Fe~.了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舞蹈表现力、如何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加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关键词】舞蹈;舞蹈表现力;学生
一.什么是舞蹈
(一)关于舞蹈
舞蹈是编导从生活中提炼出来加以典型化的人体动作,这是创作者借以抒发感情、表现意念的符号。欣赏者可以从舞蹈动作的形态、节奏人手,通过想象、联想去体会动作与人类情感、社会生活的联系,领悟到其中内蕴的感情与意境,并产生共鸣和更广泛的联想。舞蹈具有直观性、动作性和抒情性。
(二)关于舞蹈的起源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 “舞蹈中的肢体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第一种真正的艺术。”在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也没有绘画的原始社会,人们在捕猎后围坐一圈品尝美味的食物的时候,他们会用舞蹈来表达他们的欢欣。在小孩诞生的时候,会用舞蹈来表达他们的喜悦。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嬉闹的时候,他们也用舞蹈来表达他们的欢乐。而男女之间有情感的接触时,他们也用舞蹈来表达对对方的感情。舞蹈是人类表达生命的存在以及力量的体验的方式,舞蹈也是人类向人们传递自己的感情的途径。
(三)关于舞蹈的表现力
舞蹈是可视的,但是它没有语言来表述意思。然而为什么人们又可以从中得以领悟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并使自己的品格升华呢?原因在于它的非语言的表现力。舞蹈的表现力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而是在形态的流畅表现中展现着语言的沟通、表述功能。例如:在《天鹅湖》的第四幕中:王子赶到湖边向奥杰塔解释他受了恶魔的欺骗,请求奥杰塔原谅。这时候恶魔出现了,工子愤怒地冲向恶魔,但邪恶的魔力使他晕倒在地。奥杰塔和天鹅们飞回来救援王子,并宽恕了王子的错误。恶魔用妖术呼风唤雨,音乐奏出了暴风雨的交响画面。王子拔剑冲向恶魔,忠贞的爱情使恶魔的邪术失灵。只听见一声巨响,悬崖和恶魔一同崩毁,天鹅主题由小调转变成大调,成为胜利的进行曲。这些情节的述说就是用音乐和舞蹈动作来完成的,音乐和舞蹈起了语言的表述功能。
二.怎样加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一)关于舞蹈教育的研究方向
舞蹈教育主要是研究舞蹈的教学的基本规律,而这个基本规律是在研究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舞蹈的教学规律还与学生生长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相关,尤其是与社会的文学与科学发展水平、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关。
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客体。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在专业训练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更有表现力,舞蹈艺术的表现效果更好。
(二)如何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舞蹈教学
1.引导学生融道德情感于舞蹈中
表演艺术中,已经和角色融汇在一起的演员,可以毫无困难地、即兴地在心里说出“内在的台词”。只有当人物的内心舞台对白在演员的脑海中真实而自然地产生出来时,只有演员看见了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时,他(她)才能用这种“视象”来感染观众。因为对于演员来说,他们应该把自己在想象中看到的、听到的一切,用自己的目光、面部表情、整个形体动作体现出来。这时那应有的无声表演往往比语言本身更有力量。
莎士比亚曾经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十分动情地表白: “悦耳的旋律,使我神魂颠倒。”可见舞蹈的情感性是非常浓烈的。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在音乐中,同一要素的连续重复、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让人们的听觉产生时间感和空间感,从而触发观众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舞蹈的表现力。例如:古琴曲《酒狂》,这首琴曲相传是三国时期阮籍所作。当时司马氏统治集团残暴专横,人民生活困苦,文人学士生活潦倒但是又无能为力,只好采取酗酒佯狂的心理来消极对抗。这首曲子正是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悲愤、矛盾的内心世界的表达。曲子以起伏动荡的旋律、前短后长的逆分节奏、不同音色音区的频繁更迭,形神兼备地表现了神志恍惚、步态踉跄的醉汉形象及其内心压抑、愤懑的心境。再例如,舞蹈《魔王》中的结束部分:父亲变得惊慌欠措,魔王露出狰狞凶狠的表情,而孩子的三次呼救,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凄惨,一次比一次震动人的心灵。最后,叙事人以悲剧性的音调唱出:“怀里的孩子已经死去!”钢琴以两个强烈的和弦结束全曲,表现了父亲那悲痛欲绝的心情。
在舞蹈欣赏课上,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以感情为基础的舞蹈是最好丰富学生心理的武器。
2.指导学生把握好舞蹈的节奏
舞蹈中节奏是塑造音乐形象的基本表现手段,指组织起来的、包括多种时值的音的强弱、长短关系,即时值关系。在音乐上和舞蹈上表达出来的有序的节律感,就是一种节奏。这个节律可以让人看得见它的灵动性,也可以让人听得到它的韵律感。这种节律体现出了舞蹈和音乐有着共同的过程。而节律在这个艺术的表演的过程中不可以中断,也不可以伸长,当然也不可以压缩。任意地中断、拉长或者伸缩都会影响到舞蹈或者音乐的美感。可以说,节奏就是一种使得艺术得以表达的手段之一,也是把音乐和舞蹈结合起来的一根链条。
节奏在表演中可以给观众一种雄大健壮的生命力。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不同感情动作的表达都有着不同的节奏来诠释。身体的疲惫、心情的高亢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来表达。例如,要表达心情的紧张或者很兴奋,用一连串的相同节奏或者反差激烈的动作;如果要表现人的心情是镇定的,就可以用节奏均匀的动作;躁动不安心情烦躁的动作可以用忽而跳动、忽而吵闹、忽而奔走等速度不均匀的节奏来表示。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舞蹈节奏的感召,并能够追随节奏,奔向那文字难以翻译的舞的世界。
3.让学生在舞蹈中表现出良好的自我意识
人的说话有抑、扬、顿、挫,走路的轻、重、缓、急等等。表现在舞蹈中则是舞蹈节奏的快、慢、强、弱,起、伏、跌,宕。不同的舞蹈节奏可以突出不同的思想情绪,学生在按照不同的节拍欣赏这些不同的思想情感的时候可以通过体会别人的情感来对比自己,形成自我意识,进而形成情感的自我表达、自我控制、随境抑扬的能力。
我们可以用南斯拉夫科罗民间歌舞《匝舞》来作为例子。《匝舞》是一个完全凭踏脚和载在手上与脚上的铜铃发出的声响伴奏的舞蹈。在进行舞蹈欣赏或者模仿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种“默默无言”的气氛在表达山区农民倔强的性格方面,给人的深刻印象。
再例如,我国传统戏曲中,在战斗激烈的场面里,也常有锣鼓突然停止,音乐惫无,敌我双方怒目相峙,或者在“无声”中进入一场更加紧扣人心的搏斗,尔后音乐再继续下去。这种音乐伴奏中的间隙或暂时的停顿,同样是一种音乐节奏的处理,它有时会起到有乐队伴奏起不到的扣人心弦的特殊效果。
通过这些名剧名舞的学习、模仿或者欣赏,学生会在心神上逐步领会到自我情感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结论
老师的丰富知识是老师的魅力之处。老师在指点学生的时候需要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够让学生更高地拔长。另外,老师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丰富和变化,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和探究心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