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特征研究

2014-10-21 19:53苏骅刘树芬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马山紫红色泥岩

苏骅 刘树芬

【摘 要】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地质结构、地貌发育及室内实验的方法,对云龙天池保护区地质结构和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构表明:全区为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红色地层所覆盖,是中生代拗陷盆地构成的一个复式向斜,喜山运动表现甚为强烈。构造线为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沉积岩、断裂及褶皱大多沿构造线方向延伸。

【关键词】地质特征;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1 研究概况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由南部天池片和北部龙马山片组成。天池片地理坐标25°49′48"~25°57′7"N和99°13′14"~99°20′34"E,位于诺邓镇、旧州乡和宝丰乡,海拔2100.0~3225.9m,面积6630.0hm2;龙马山片地理坐标26°02′48"~26°14′16"N和99°11′36"~99°17′15"E,位于检槽乡境内,并与兰坪县毗邻,海拔2260.0~3638.9m,面积7845.0hm2,保护区面积共计14475.0hm2。

2 地层与岩石

保护区内出露的地层比较单一,以白垩系为主,其次是侏罗系、下第三系和第四系[1,2],岩石主要为紫红色、灰紫色粉砂岩、砂页岩、泥岩,以及小面积的石英长石砂岩、砂砾岩和含盐泥砾岩以及现代松散堆积物。无岩浆岩和变质岩分布。

2.1 侏罗系(J)

1)中侏罗统(J2):保护区内仅出露有花开左组上段(J2h2),仅分布于天池保护片西南部。为一套以1紫红色为主的海陆交互相的碎屑岩,岩性以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少量泥灰岩透镜体,厚128.0~334.0m。上覆地层为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3b),呈整合接触。

2)上侏罗统(J3):保护区内仅出露有坝注路组(J3b),主要分布于天池保护片西南部和南部。上段以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下部有几十米厚的紫红色细至中粒砂岩,厚299.0~370.0m;下段为紫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岩性单一,厚370.0~877.0m,含介形类化石。与上覆下白垩统景星组下段(K1j1) 呈假整合接触,与下覆地层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上段(J2h2)呈整合接触。

2.2 白垩系(K)

1)下白垩统(K1)

景星组(K1j):据岩性分为上、下两段:下段(K1j1) 主要分布于天池片东北部、中部、南部、西部,是该片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层。底部为一层灰色厚层状灰质砾岩;中、上部为紫红、灰緑、黄緑色中至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中细粒石英砂岩、含长石石英砂岩,为含铜层位,厚398~804.6m,含有丰富的瓣鳃类、介形类化石;上段(K1j2)呈条带状主要分布在天池片西部、东北部、南部、北部。

南新组(K1n):主要分布于天池片西北部、东南部、北部以及龙马山片龙马山主峰附近,小干场河中上游,天子山主峰及其西部,山神庙山主峰附近,是龙马山片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层。下部以棕红、砖红色长石砂岩为主,夹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砾岩;上部以紫红、棕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细砂岩,顶底尚夹有砂砾岩,与上覆虎头寺组(K2h)及下覆景星组(K1j)均呈整合接触,厚514.3~1496.0m。属河湖相沉积。产介形虫、双壳类等化石。

2)上白垩统(K2)

保护区内仅出露有虎头寺组(K2h),主要分布于龙马山片龙马山主峰东侧以及天池片西南部、东北部。岩性为灰白或灰黄色块状、中厚层状中细粒及粗粒砂岩,厚53.4~124.0m。属河流相沉积。该组岩性单一、稳定、色浅,碎屑物质分选好,普遍呈铜矿化,为含铜矿层,即是该组与上下地层易区别的标志,与下覆南新组(K1n)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云龙组(E1y) 呈假整合接触。

2.3 下第三系(E)

1)古新统云龙组(E1y):主要分布于龙马山片东北部边缘地区即检槽河上游地区、天子山东部以及天池片东部边缘地区。岩性以棕红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间夹含盐泥砾岩,有时只见泥砾岩而不含盐,但含石膏较普遍,为主要的盐矿赋存层位。该组厚度變化大,在379.0~2025.2m,有向北增厚的趋势。为内陆咸水湖相红色砂泥岩夹膏盐沉积,是云南省盐矿的主要赋存层位之一。含介形类、轮藻、叶肢介等化石。

2)始新统果郎组(E2g):主要分布于检槽河源头地区、齐登山地区,在保护区范围内没有出露。由灰紫色粉砂至细砂岩和紫色泥岩组成,底部为紫红色厚层砂岩与钙质泥岩互层,局部含孔雀石,厚302.0~1620.0m,产介形类、腹足类、叶肢介、轮藻等化石。属内陆河湖相红色砂泥岩沉积。

2.4 第四系(Q)

零星分布于保护区及附近地区河流谷底及其两岸的阶地上,以及其支流的下游入口附近、山麓部位、山体的顶部和地势平缓的地区,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为洪积之砂质黏土、黏质砂土夹砾石组成,偶见斜层理,结构较紧实。按其成因大致可分为冲积、残坡积两个类型,构成相应的冲积层、残坡积层和湖积层,均为现代松散堆积物,是土壤发育的重要母质来源。

1) 冲积类型 :主要分布于检槽河及其支流、八子地箐等河谷底部,于河漫滩地带形成松散的堆积层。以细砂、粉砂、黏土构成向河床倾斜的舒缓坡地,常呈带状沿河床边缘展布,厚1~2m,宽几米至几十米不等。

2) 残坡积类型:广泛见于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山体的中下部及剥夷面上,为泥土、砂和岩石碎块的混合物,其颜色以紫棕色、棕灰色为主。在山体的下部,以残坡积物为主,由大量岩石碎块、泥土间以巨石组成,厚可达几米至数十米。而在山体的顶部和地势平缓的地区,则为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形成的残积物,厚度较薄,大多1m至几米。

3 地质构造

按槽台学说,保护区位于 “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内“兰坪-思茅褶皱带”北部的“中排褶皱束”内[3],大地构造性质应属地槽褶皱系范畴,主要褶皱时期为海西末期至印支早期。按板块构造学说,保护区位于“印支亚板块”中段“兰坪-思茅拗陷”的北部[4]。保护区内的地层,除局部为红色含盐建造外,绝大部分为紫红色陆相沉积建造。保护区位于南北向的“中排褶皱束”构造带的南部,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等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发育有中、新生界,总体延伸方向在330°~340°。

3.1 中排褶皱束

位于瀾沧江大断裂与北莽山大断裂之间,其显著特点是中侏罗统直接超覆不整合在上古生界之上。束内褶皱十分强烈,多为紧密线状或同斜倒转褶皱;断裂也很发育,一般为倾角较陡的逆断层。下部构造层褶皱紧密,板理发育;上部构造层褶皱相对开阔。上、下构造层之褶皱轴虽然一致,但核部并不重合。下部构造层的褶皱系海西运动所致,而上部构造层的变形则为喜马拉雅运动所造成[5]。

3.2 次级构造单元

整个保护区位于南北向的“中排褶皱束”构造带的南部。天池片位于其中的“云龙复式向斜构造带”内,有白衣庄向斜、龙飞场背斜、齐登山向斜(在天池片东部边界以外)等,总体呈360°方向延伸,平面上显“S”型弯曲。下白垩统南新组(K1n) 多组成向斜核部,而上侏罗统坝注路组(J3b)则多为背斜核部,背斜和向斜相间出现。主要断裂有南北向的孙峰地、老仁场、白汉登压扭性断裂以及东西向的天池张扭性断裂,它们控制了第三系和含盐层的展布。保护区位于“中甸-大理地震带”和“腾冲-龙陵地震区”之间的中部地带[4],是地震发生频率和强度较微弱的地区。

4 结论与讨论

保护区古生代为优地槽区,加里东运动后期开始迅速下沉,广泛沉积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印支运动后转化为封闭陆盆,形成大量盐系和红色磨拉石地层,属印支优地槽褶皱系。全区为中生代侏罗纪、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红色地层所覆盖,是中生代拗陷盆地构成的一个复式向斜,喜山运动表现甚为强烈。构造线为南北向至北北西向,沉积岩、断裂及褶皱大多沿构造线方向延伸。

保护区范围内,宏观地貌受断裂,褶皱的明显控制,构造地貌发育。兰坪~思茅拗陷带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其演变经历了多旋回的构造发展。上新世以后到第四纪,由于间隙性强烈隆起,河流下切侵蚀更加强烈,塑造了该地区高差巨大的现代地貌格局,加之区域内出露的中生代红色岩系抗风化侵蚀能力弱,地表形态非常破碎。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解放军00939部队.1:20万永平幅(G- 47- (22))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内部资料)[R],1979,8~11,14.

[2] 中国人民解放军00939部队.1:20万兰坪幅(G- 47- (16))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内部资料)[R],1978,6~11.

[3] 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云南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207~209,584~587.

[4] 罗荣联等,云南省志?地震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54~156,176~178.

[5] 阙梅英,程敦模,张力生,等. 兰坪-思茅盆地铜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7~8,12,14,26~36,33~39.

作者简介:苏骅(1984—),女,云南保山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及区域开发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马山紫红色泥岩
泥岩层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
命悬一念
有毒
有毒
红河油田36区块水平井水平段井壁稳定技术
青海湖游记
苍马山之韵
[“花花”词汇之五颜六色]Purple低调华丽与生俱来
半路认个陌生的娘
南宁市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现状及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