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惠岭
【摘要】在人们熟悉的声乐演唱审判条件中,不管如何评判,第一条总是会强调字正腔圆,这似乎成为了每个人潜意识中说起声乐演唱必须要衡量的一条标准,而语言到底在歌唱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和语言艺术魅力,又该如何将声与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规范系统的训练,避免声乐练习中的误区,这便是接下来将要讨论的内容。
【关键词】声乐演唱;审判条件;语言;咬字技巧
音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人喜欢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有人喜欢沁人心脾的民乐,可在众多的音乐形式当中无法替代和比拟的还属声乐。我们不可否定的一点在于,无论哪种音乐类型,我们只是表达艺术的手法不同,抒发感情的方式不同。而在音乐的长河中,我们在情感的运用上,对音乐的理解或是表述上等,这些都是不约而同的。我们不能否定除声乐外的其他音乐形式,但它毕竟与声乐相比是单薄的,不能准确地抒发情感,每个人对音乐的态度和理解不同,感受的角度也难免存在差异,但与其他器乐舞蹈不同的一点就在于它述说表达感情的方式受众程度更高,这无非得益于它将声音音色的表现和歌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更易于大众对于歌曲更为准确的理解和引起共鸣。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招考学生时只注重其专业水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表达诠释作品能力,却忽略了其文化程度的重视,大大降低文化录取线。其实不少实例都证明,如若想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我们对文化的要求也是颇高的。可是我们在好多学生当中越来越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在专注于对嗓音的训练,如何将音色变美、拓展音域、统一声区、提高嗓子肌肉的能力和力度的控制等。我们的训练是得到了完美的声音,可与此同时大家也注意到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弊端,我们唱的歌依然得不到满意的效果,甚至于大家根本听不懂我们在唱些什么,过分地强调声音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咬字的练习,导致我们唱起歌来有声无字,这样一来便失去了声乐与其他音乐形式最鲜明的对比,我们一定要将声乐演唱方法与语言训练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首先在练习中,声乐演唱者必须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进行发声、吐字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声乐艺术的演唱水平。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我们必须做到咬字吐字清楚,这样听众才能了解我们要表达的含义,从而引起内心的共鸣,早有俗语“字是骨头,腔是肉”,可见语言对于歌唱的重要性,这也就成了衡量演唱者演唱水平高低的标准。不管是怎样的练习都必须弄清楚发声与语言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出发点正确了才能构建起行之有效的练习过程。
练习之初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一点就是,声乐演唱中的咬字和平常说话的咬字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韵母的形成位置,平时说话时我们可以快速地表达咬字和进行音节的转换快速。而演唱当中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拉长韵腹,再协调各项器官与呼吸等来表现不同的歌曲风格,这样咬出来的字势必比平日里我们说话时的咬字要夸张得多,可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在乐曲中更加清晰地听到我们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学习的外国歌曲中元音单一简单,口腔形状大同小异,相对于汉语来说要简单得多,所以在练声初期我们会发元音来将我们基本的口腔空间位置做一个固定,可很多同学混淆了我们这样做的初衷,过分强调腔体的练习而忽视了咬字,而且我们把更大的重心放在了声音的塑造和管道的通畅上,我们所要求的点被学生误以为我们要的声音只是最初对美声歌曲的错误认识,没结合自身情况导致盲目的学习、刻意的模仿,更加加深了错误的认识,逐渐便发展成了我们通常所听到的有声无字。我们学习歌曲演唱最终还是要为发扬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为带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做贡献,这样怎能丢了我们自己的咬字风格呢?在国粹京剧中这点就做得非常好,一字一音,棱角分明,掷地有声,绝不吞吞吐吐。更是有十三辙的出现为汉字归纳总结出了一套具体又系统的咬字方法,将各个音节都分类练习以更好地达到语言和声音的统一。当然要练好咬字发声我们必须对口腔及音节都有一个系统的训练,下面我就针对这一问题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
声乐演唱绝不仅仅是声带自己在单独运动,不少学生都感觉到在上课结束后会出汗,甚至于疲惫。这可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学生没有把力气单独放在声带上,给声带造成严重的负担,而是运用了全身的肌肉和气息一齐辅助我们演唱。可是在演唱之前我们要和运动前一样相应地做一些放松运动,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尤其是口腔等做好放松,才能避免我们在演唱中用力不对或者大强度的拉扯肌肉、损坏肌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热身运动。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利用协调起身体各器官的肌肉,更好地辅助我们完成歌曲而把力气都作用于声带,就会使声带超负荷作用,让声带承受不可避免的伤害。这样气息力气用不到点上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可谓得不偿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演唱之前我们要针对要用到的肌肉做些放松练习,首先腰部肌肉的练习至关重要,这与我们的气息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口腔肌肉的张弛有度和唇舌的灵活性就决定了我们咬字是否清楚圆润,所以演唱前进行口腔的放松训练是极为有必要的。我们可以做一些辅助动作来训练口腔,例如张嘴、打哈欠张嘴、抬头张嘴,都可以很好地打开牙关、舌头,从而获得口腔共鸣,加强了咬字的圆润感和通畅感。唇肌的训练可以进行吹唇、唇形的变化来强化,可以起到增强字音的爆破力、喷发力。舌肌的训练有舌尖舔上腭,舌尖舔舌根底部,另外还有顶、伸、转等,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舌头的灵活程度,避免因紧张而造成的舌部僵硬,增加舌部弹性,改善字音混淆的毛病。
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就要进入正式的练歌阶段了,对于歌曲的咬字我们更是要掌握方法规律勤加练习。咬字分为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及字尾。首先字头部分要求加强唇部的练习后肌肉得以锻炼,这样咬字就可以喷发出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字头要重,喷发出的字头可以带动气流清楚地将字响亮地送出口外,可此处强调的重可不能错误地理解为碰撞,我们要利用唇部的肌肉收紧轻巧而有力地将字送出。而咬字的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字腹,字腹咬好没有完全影响着听众的判断,它与字头截然相反,我们不能拉紧肌肉生硬的拉扯,这样只会令我们发出的声音僵硬苍白。我们要借助气息的流动来推波助澜,将字腹圆润地表现出来。最后强调的必然是字尾了,有始有终是我们中华的美好传统,在咬字方面我们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收放自如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除了特殊的音响处理,我们不能使声音戛然而止。尤其咬字上,我们发出的音一定要稳定的、流畅的,轻柔地利用气息的减弱和音量的收小来完成这一过程。
当然在声乐演唱当中,咬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的目的无非还是更好地为歌曲语言服务,只有咬字清楚圆润才能让听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语言的魅力绝不仅仅局限于这一点,歌词背景的理解,创作的动机都是我们完成好一首歌曲必须具备且了解的任务,只有我们自身对歌曲的内容有了切身的体会、清楚的咬字、完美的表现,才会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合理的训练方法定会成为我们前进的敲门砖。结合自身的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不要盲从他人的方法,适合自己才能真正提高演唱水平,不被适得其反。
在學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盲目的追崇,也不能利用自身条件的优越性胡乱强加练习,例如听他人上课,误把他的错误当作自己也同样犯有的毛病强加训练,不了解自身情况对症下药,结果必定会适得其反。耳朵的判断能力更是最好来判断自己声音是否正确的标准,无论何时,学到多少方法,都不要将自己困在所制定的条条框框中,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要同时运用起来才是正确,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最舒服、最自然、最好听的声音才是对于每个歌者来说最难得最正确的声音,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声音。
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初学声乐者一些灵感启迪,更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