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中学习素材的选择,图片、情景、实例与活动栏目等的设置,拓展内容的编写,以及其他课程资源的利用,都应当与所安排的数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实质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其中之义,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力和兴趣点,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文化涵养.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通过融入人文意蕴,呈现数学教学之精彩.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唐朝边塞诗人王维对于黄河落日之“残红之美”的意境写照,然此种“落日之美”仅应用于语文对学生人文美感的化育略显可惜,毋庸置疑,“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数学教学与“落日之美”适用性和匹配度极高,并对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带来“正能量”.
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习之前,学生对于平面几何的一些与圆相关的知识已经有所掌握,比如直线与圆的知识、圆锥曲线的知识等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认知,学生已经能够解答一些基本的题型,对于平面几何中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也比较熟练.但基于初中生的记忆力角度来看,可能有些已经淡忘,特别是哪些比较难理解的内容更是模糊不清了.
本设计在对本堂课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内容的本质与联系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同时又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思维发展的状况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快乐学习的效果.在教学的方法上,做到自主“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讲解、演示等方式來完成,在此过程中强调“教需得法”的理念,力求灵活变化.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基本的解题方法与解题基本规律的总结,以突出解析思想为主,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为一体,力求多元价值取向.
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再现语文课本中《使至塞上》这首诗对于落日的描写,并让学生欣赏图片,让学生通过回忆、看图、分析,从而找出从圆心到切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此外,通过展现直线与圆的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运动变化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运动辩证的观点.通过这些过程的呈现,学生对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会得到强化和加深,有的学生甚至会把它转化到代数方程的内容之中,培养学生借助直观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由数到形、由形到数、由直观到抽象、由抽象到直观的转化能力.
二、教学片段重现
通过回顾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来创设一种与圆有关的意境,以此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得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即相离、相切、相交.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使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三种关系加深认识,再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加深,而后是课堂练习的环节,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知识得到升华,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本堂课给自己的愉悦感、成功感.
(一)问题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在讲正式内容之前采用问题情境导入法,不仅加深学生的印象,还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本堂课将围绕主题引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王维的《使至塞上》里面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作为情景导入,并让学生欣赏图片.具体过程如下:
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首诗吗?里面有一句名句:大漠孤烟直……
生:长河落日圆.
师:很好!大家能不能简单地描绘一下“长河落日圆”的画面呢?
生:太阳在河面上缓缓落下.
师:这幅画便是“长河落日圆”的写照,给我们展现了黄河映衬着落日的残红之美.
师:在数学中,我们可以把远处横卧的长河视为一条……
生:直线.
师:临近河面逐渐下沉的一轮落日可以被看作是一个……
生:圆.
师:那么,当落日逐渐下落的时候,这个“圆”与“直线”的交点的个数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形呢?
生:有3种.
师:分别是怎样的3种?能画出草图吗?
图 1 图 2 图 3
(二)揭示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在前面课堂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那当我们讲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能否也用方程来表示呢?如果可以的话,又该如何表示呢?
设计意图: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
问题:方法一是用平面几何知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体验坐标法的思想方法.
问题:这是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请问用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如何?
设计意图:对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步骤进行小结,对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有“操作规范”,培养归纳能力,同时也渗透了算法思想.
三、教学的思考与感悟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知道什么”指的是知识的含量,而“怎么知道什么”指的是获得知识的方法,众所周知,知识是不断地更新的,然获得知识的方法却能在知识更新的过程中发挥重要效能.实际上,通过何种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获取知识,并实现“举一反三”正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本堂课正是从系统论的角度着手,建立起人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的逻辑联系,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储备下,更容易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首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人文意境,为学生了解直线与圆相切、相交、相离的几种关系从语文角度进行引入.其次是开展探究性教学,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最后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比较明确,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灵光闪现,激活学生的“探究意识”
康托尔说过:“数学的本质在于它的自由.”开展有益的课堂探究是实现数学自由的外在表现,本堂课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表达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让学生能够“伸一伸手”“动一动脑”便能获取知识.比如,在探究“直线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落日之美的意境画出来,这时学生便可以从平时对落日的观察中,了解相交、相离、相切这三种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教师所营造的探究性教学氛围下,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显示的机会,画出了草图,建构起新旧知识的关系.
《新课标(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切合了这一点,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出发,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影响教学的最重要因素出发,并以此来开展教学,避免了以往课堂教学“僵尸化”“刻板化”,并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构课堂,给学生以新鲜的学习体验,实现快乐教学、快乐学习,进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莉,陈志华.“以学定教”的教学课例与评析——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
[3]杨晓彬, 王磊.基于系统思维下的课堂教学再塑——“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的重组与反思[J].中学数学(初中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