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臣
摘 要: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效改善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用紧凑型、矮秆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进行施肥,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通透;栽培措施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3种,分别为大垄双行、比空以及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1 栽培技术模式
1.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将原有的65 cm或70 cm的2条小垄,合为1条130 cm或140 cm的大垄,在和成的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株距应控制在35~45 cm之间,实际的株距可根据所选的玉米品种等一些因素来进行确定,期间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常规的栽培模式相比应增加300~400株/hm?。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还可有效增加边际效应,能够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伏作用。另一方面,因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能较好,所以可在玉米成熟时促进籽粒快速脱水,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1.2比空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在种植期间种两垄空一垄,进而可将边际优势发挥到极致,其中空垄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加强光合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空气的流动情况,对于玉米脱水,提升玉米品质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可在空垄处种植一些矮棵早熟作物,如马铃薯、豆角等,也可增加经济收入。
1.3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因其中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中矮秆、紧凑型以及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具有较好的耐密性。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合效率,也可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2 技术措施
2.1种子选择
应按照实际的生态条件,来选择通过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且具有较强适应性与抗病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低于本地年均活动积温150 ℃的品种,并确保种子的纯度在98 %以上,净度在98 %以上,发芽率在90 %以上,含水量在16 %以下。
2.2种子处理
在种子处理的过程中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每100 kg种子可用0.25 kg,兑水10 kg即可。对于干种下地的情况,可采用35 %多克福种衣剂,或20 %呋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期间药种比为1∶70。在催芽坐水埯种阶段,可采用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应将种子置入28 ℃~30 ℃之间的水中,经过8~12 h将其捞出,接下来将种子置入在温度条件为20 ℃~25 ℃之间的环境下开始催芽工作,并注意每2~3h翻动种子,当种子露出胚根后,可将其放置在阴凉处进行炼芽。
2.3选地与整地
种植玉米应选择一处耕层深厚,具有较高的肥力,较好的保水保肥以及排水性能的地块,茬口可选择大豆、小麦、玉米等肥茬。期间应做好整地工作,确保每隔3年进行1次深翻工作,并按照通透栽培的实际形式合理控制垄距。
2.4施肥
2.5播期与播法
当地温稳定通过7 ℃时即可开始播种工作,期间土壤中的含水量如果在20 %以下,应采取坐水埯种,当含水量超过20 %时,即可直接进行埯种。对于成垄的地块而言,可采取机械进行播种,并注意在播种过程中确保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对于埯种地块,应注意在播种后立即做好镇压工作,对于坐水埯种的情况,可在隔天进行镇压工作,对于机械播种方式而言,可在播种期间直接进行镇压,在镇压后应将播深控制在3~4 cm之间,避免出现漏压及拖堆现象。
2.6种植密度
具体所采用的种植密度应按照玉米品种来进行确定,对于繁茂型的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5.5~6万株/hm?,对于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6.5万株/hm?,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可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5~7.5万株/hm?。
2.7播种量
2.8田间管理
应做好铲前深松与趟地工作,在完成第1次的铲趟工作后,接下来每隔10~12 d应进行第2次的铲趟工作,期间应确保完成3铲3趟。
2.9虫害防治
2.10化学除草
在播后苗前即可开始除草工作,期间可采用草胺、禾耐斯、甲草嗪、百农思等除草药剂。
2.11追肥
追肥工作可在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开始。
2.12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后即可开始收获工作。endprint
摘 要: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效改善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用紧凑型、矮秆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进行施肥,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通透;栽培措施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3种,分别为大垄双行、比空以及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1 栽培技术模式
1.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将原有的65 cm或70 cm的2条小垄,合为1条130 cm或140 cm的大垄,在和成的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株距应控制在35~45 cm之间,实际的株距可根据所选的玉米品种等一些因素来进行确定,期间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常规的栽培模式相比应增加300~400株/hm?。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还可有效增加边际效应,能够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伏作用。另一方面,因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能较好,所以可在玉米成熟时促进籽粒快速脱水,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1.2比空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在种植期间种两垄空一垄,进而可将边际优势发挥到极致,其中空垄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加强光合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空气的流动情况,对于玉米脱水,提升玉米品质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可在空垄处种植一些矮棵早熟作物,如马铃薯、豆角等,也可增加经济收入。
1.3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因其中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中矮秆、紧凑型以及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具有较好的耐密性。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合效率,也可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2 技术措施
2.1种子选择
应按照实际的生态条件,来选择通过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且具有较强适应性与抗病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低于本地年均活动积温150 ℃的品种,并确保种子的纯度在98 %以上,净度在98 %以上,发芽率在90 %以上,含水量在16 %以下。
2.2种子处理
在种子处理的过程中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每100 kg种子可用0.25 kg,兑水10 kg即可。对于干种下地的情况,可采用35 %多克福种衣剂,或20 %呋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期间药种比为1∶70。在催芽坐水埯种阶段,可采用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应将种子置入28 ℃~30 ℃之间的水中,经过8~12 h将其捞出,接下来将种子置入在温度条件为20 ℃~25 ℃之间的环境下开始催芽工作,并注意每2~3h翻动种子,当种子露出胚根后,可将其放置在阴凉处进行炼芽。
2.3选地与整地
种植玉米应选择一处耕层深厚,具有较高的肥力,较好的保水保肥以及排水性能的地块,茬口可选择大豆、小麦、玉米等肥茬。期间应做好整地工作,确保每隔3年进行1次深翻工作,并按照通透栽培的实际形式合理控制垄距。
2.4施肥
2.5播期与播法
当地温稳定通过7 ℃时即可开始播种工作,期间土壤中的含水量如果在20 %以下,应采取坐水埯种,当含水量超过20 %时,即可直接进行埯种。对于成垄的地块而言,可采取机械进行播种,并注意在播种过程中确保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对于埯种地块,应注意在播种后立即做好镇压工作,对于坐水埯种的情况,可在隔天进行镇压工作,对于机械播种方式而言,可在播种期间直接进行镇压,在镇压后应将播深控制在3~4 cm之间,避免出现漏压及拖堆现象。
2.6种植密度
具体所采用的种植密度应按照玉米品种来进行确定,对于繁茂型的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5.5~6万株/hm?,对于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6.5万株/hm?,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可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5~7.5万株/hm?。
2.7播种量
2.8田间管理
应做好铲前深松与趟地工作,在完成第1次的铲趟工作后,接下来每隔10~12 d应进行第2次的铲趟工作,期间应确保完成3铲3趟。
2.9虫害防治
2.10化学除草
在播后苗前即可开始除草工作,期间可采用草胺、禾耐斯、甲草嗪、百农思等除草药剂。
2.11追肥
追肥工作可在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开始。
2.12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后即可开始收获工作。endprint
摘 要:玉米通透栽培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效改善植株的通风和透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选用紧凑型、矮秆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进行施肥,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以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玉米;通透;栽培措施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主要包括3种,分别为大垄双行、比空以及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1 栽培技术模式
1.1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将原有的65 cm或70 cm的2条小垄,合为1条130 cm或140 cm的大垄,在和成的大垄上种植双行玉米,株距应控制在35~45 cm之间,实际的株距可根据所选的玉米品种等一些因素来进行确定,期间玉米的种植密度与常规的栽培模式相比应增加300~400株/hm?。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还可有效增加边际效应,能够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伏作用。另一方面,因玉米田间的通风、透光性能较好,所以可在玉米成熟时促进籽粒快速脱水,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1.2比空栽培技术模式
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是在种植期间种两垄空一垄,进而可将边际优势发挥到极致,其中空垄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田间的通风、透光情况,加强光合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空气的流动情况,对于玉米脱水,提升玉米品质十分有利。另一方面,可在空垄处种植一些矮棵早熟作物,如马铃薯、豆角等,也可增加经济收入。
1.3间作栽培技术模式
采用这种栽培技术模式,因其中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对环境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尤其是对于中矮秆、紧凑型以及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具有较好的耐密性。这种栽培技术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增加种植密度,提高光合效率,也可使玉米的含水量有所降低,进而增加玉米品质。
2 技术措施
2.1种子选择
应按照实际的生态条件,来选择通过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且具有较强适应性与抗病性,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低于本地年均活动积温150 ℃的品种,并确保种子的纯度在98 %以上,净度在98 %以上,发芽率在90 %以上,含水量在16 %以下。
2.2种子处理
在种子处理的过程中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每100 kg种子可用0.25 kg,兑水10 kg即可。对于干种下地的情况,可采用35 %多克福种衣剂,或20 %呋福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期间药种比为1∶70。在催芽坐水埯种阶段,可采用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在浸种催芽过程中,应将种子置入28 ℃~30 ℃之间的水中,经过8~12 h将其捞出,接下来将种子置入在温度条件为20 ℃~25 ℃之间的环境下开始催芽工作,并注意每2~3h翻动种子,当种子露出胚根后,可将其放置在阴凉处进行炼芽。
2.3选地与整地
种植玉米应选择一处耕层深厚,具有较高的肥力,较好的保水保肥以及排水性能的地块,茬口可选择大豆、小麦、玉米等肥茬。期间应做好整地工作,确保每隔3年进行1次深翻工作,并按照通透栽培的实际形式合理控制垄距。
2.4施肥
2.5播期与播法
当地温稳定通过7 ℃时即可开始播种工作,期间土壤中的含水量如果在20 %以下,应采取坐水埯种,当含水量超过20 %时,即可直接进行埯种。对于成垄的地块而言,可采取机械进行播种,并注意在播种过程中确保深浅一致,覆土均匀。对于埯种地块,应注意在播种后立即做好镇压工作,对于坐水埯种的情况,可在隔天进行镇压工作,对于机械播种方式而言,可在播种期间直接进行镇压,在镇压后应将播深控制在3~4 cm之间,避免出现漏压及拖堆现象。
2.6种植密度
具体所采用的种植密度应按照玉米品种来进行确定,对于繁茂型的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5.5~6万株/hm?,对于半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应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6.5万株/hm?,对于紧凑型玉米品种而言,可将种植密度控制在6.5~7.5万株/hm?。
2.7播种量
2.8田间管理
应做好铲前深松与趟地工作,在完成第1次的铲趟工作后,接下来每隔10~12 d应进行第2次的铲趟工作,期间应确保完成3铲3趟。
2.9虫害防治
2.10化学除草
在播后苗前即可开始除草工作,期间可采用草胺、禾耐斯、甲草嗪、百农思等除草药剂。
2.11追肥
追肥工作可在玉米7~9叶期或拔节前开始。
2.12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后即可开始收获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