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4-10-21 01:26孙凤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1期
关键词:伊春市滨河伊春

摘 要: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景观规划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对地域性文化的整体把握,产生强烈的地域特色,使其融入到整个区域文化当中。文章以伊春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以冰雪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为前提,探索地域文化与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通过对伊春市滨河区域现状的发展及相关应用的理解,对地域性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的运用,论证了冰雪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地域性;传承;发展

1 项目背景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伊春位于小兴安岭中段,城市性质属于山林城市,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1]。伊春的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地势较陡,中部较缓,北部较平坦,海拔高度平均600米,这里有银装素裹的原始森林,浩瀚无垠的林海雪原,玲珑雅致的雪松景观,白雪皑皑的大山奇石,形成梦幻般的冰雪王国。

伊春滨河景观区位于中心城区东北部、伊春河下游,由西向东延伸,沿河包括河道两侧绿化带,基地周围交通便利,回龙湾大街、新兴西大街、通江大街贯穿而过,黎明路和环卫路环绕基地,占地面的约17.1公顷,其中含水域6.5公顷,基地的西南方有小兴安岭石苑和中国林都木雕园。本规划方案将三处景点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环城绕水、风情独特的旅游景点。

2 项目定位

伊春地区森林、冰雪两大旅游资源天造地设、得天独厚,并保持者原始的风貌。由于受小气候的影响,伊春的冬季降雪量较大、雪质好、雪期长等特点,被冠以“冰雪故乡”的美誉。本次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以“冰雪文化”为主题,将冰雪文化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为伊春地区增添一个标志性的供居民游览休憩的娱乐性公园,塑造伊春特有的文化魅力(图1)。

3 规划思路

3.1 区域划分

伊春河以及新兴西大街将整个滨河景观分为三个区域,将这三个区域设计主题思想采用水的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贯穿于整个滨水景观。设计构思突出了当地的气候特点,紧扣冰雪文化的主题。在场地的西北区由回龙湾大街的次入口进入是多功能广场,广场中以水的气态形式为主题,采用喷雾的手法来表现水景观,这种雾状水景观喷出的水滴完全呈雾状,水量小、水声低,易与其他景观设施配套使用,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彩虹景色迷人。场地的东北区以“雪”的形态为设计母题,通过一系列形式组合与穿插结合滨水区形成了大型的水景设计空间,体现了水的液态形式。新兴西大街与黎明路交汇区域是主题广场,这里地理位置重要,人流量较大。采用水的第三种形式固态冰为设计主题,通过一系列冰裂纹的运用,来突出当地的冰雪特点。在景观设施的設计上也充分体现冰雪主题,采用“冰”的不同结构形式的抽离、变化、结合等方式设计成垃圾箱、座椅、廊架、观景台等(图2-5)。

3.2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方面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征,结合植物生长变化的周期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在伊春河岸上利用植物围合,多角度、多方位的为当地居民提供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开放空间等活动空间。在植物的配置上,多采用当地的本土树种,并设置了林木展示空间,选择成活率较高的鼠尾草、八宝景天、日本绣线菊等植物与当地著名的花卉兴安杜鹃相结合。在植物布局上,注重植物之间的搭配,将多种植物有效结合,从而在视觉上相互补充,以构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设计中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原则进行不同的平、立面组合,表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形态变化来展现伊春的气候特征和城市特点。

3.3 铺装设计

滨水道路区别于一般的交通道路,其交通功能从属于游览的要求,因此铺装设计要充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铺装设计满足了车辆通行和行人步行的功能要求,通过一定的造型、图案和空间组合将其巧妙地表现出来[2]。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方面,符合色彩的统一变化原则,同时考虑到伊春市冬季的气候特点,侧重强调冬季的景观效果,铺装材料在色彩处理上可以采用暖色为主基调,如暖绿、暖黄、暖灰等,利用温暖色彩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使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加强。铺装材料作防滑处理,选择耐磨的面层,变坡处作提示标志,同时考虑残疾人专用设施的设置,在使用功能方面加强对人的满足性。

3.4 雨水回收

当今城市水资源短缺,生活用水量日益增长,为保证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伊春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将该地区丰富的降雨充分利用,采用三级过滤的方式经过漂白、消毒、去污等步骤净化降水,做到真正的雨水回收再利用。具体做法为将湖边的绿化带、沟渠、集水沟和整个湖盆的雨水收集。集水沟作为雨水收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少水的蒸发量,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雨水收集后可用作路面的冲洗、绿化灌溉、人工和补水等[3]。雨水回收可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雨水的排放量,此外,还可应用于生活中的杂用水,节约自来水,减少水处理的成本。

4 结束语

伊春市滨河景观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本设计保留了伊春市原有的山、水自然景观,体现城市的本土风貌及特征,传承和发展了该地区特有的冰雪文化,利用并发展这种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使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滨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2]李亮,邵影军.城市铺装景观浅谈[J].建筑建设管理,2010,03.

[3]赵莹.城市雨水回收利用设计探讨[J].城市规划,2004,8.

作者简介:孙凤丹(1981-),女,辽宁丹东人,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伊春市滨河伊春
伊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观赏草研究概况及其在太原市滨河两路的应用
伊春地区近60年气温与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不同比例尺航磁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以伊春森林覆盖区为例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伊春市“6.26”涉爆案件处置过程
黑龙江伊春:守着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表
滨河湿地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价值探索
等待候鸟——第五山城步道滨河区灯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