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华 张容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465-0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me.NS)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虚实夹杂症候群,症状以1.大量尿蛋白(>3.5g/d) 、2.低蛋白血症(﹤30g/L)、3.明显水肿、4.高脂血症。简称“三高一低”。其中1.2项为必备.
肾病综合征以下简称NS,标志着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损害。据其症状属于中医的“水肿”、“阴水”、“肾风”、“尿浊”、“腰痛”、“虚劳”等范畴。
现代病理研究证实,肾小球基底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蛋白进入尿液,并超出近曲小管回收量时,或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退,大量蛋白质随尿排出体外。《内科学》说:‘‘NS的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促进白蛋白在肝的代偿性合成和在肾小管分解的增加,当肝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蛋白血症。[1]508 若饮食摄入蛋白量少,或肠道吸收能力下降,可加重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因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溢出血管外进入组织间隙,或因肾小管对水、钠、电解质调节紊乱,水钠潴留形成难治性水肿。《肾病六经辨治》论述低蛋白血症容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高脂血症。或“由于尿中丢失白蛋白及其他调节因子,导致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且周围组织对脂蛋白的分解和利用减少,“高脂血症可引起肾小球硬化,从而加重原有的肾脏病变”。[2]209
原发性NS皆由原发性肾小球患病引起的。原发性NS因长期大量蛋白反复丢失,低蛋白血症加重,可由微小病变型肾病(儿童多见),转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任何年龄均可),进而成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青少年多见),膜性肾病成人多见,其它类型少见。原发性NS于体液免疫和细胞缺陷有关。张喜奎讲“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双侧肾脏非化脓性免疫疾患,由于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肾小球内发生免疫性炎症”。“晚期以单核细胞渗出为特征,并激活释放细胞因子,从而使纤维蛋白产生增加,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2]204
中医学病机认为:原发性NS为内脏虚损,阴阳失调,精血皆化为水。本虚标实,病位在肾,连及他脏。“人中百病,难疗者莫过于水也。”[7]648 本虚为阴(血)阳(气)虚损;标实为瘀、水、痰、热。主要与肾、脾、肺、三焦、膀胱、瘀血、水湿、痰饮、热毒有关。
《景岳全书?肿胀篇》阐述“凡风水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能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2]98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寓真阴真阳,“五脏之阴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肾藏精,《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3]116 肾主水,《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3]609 “精气夺则虚”,“久病及肾,”、“肾病多虚”。《诸病证候论?水肿候》谓“肾虚不能传化水气,使水分渗溢经络,浸渍脏腑……故水气溢于皮肤而令肿也”[5]154
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运化水液,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脾气的枢转。沈目南《金匮要略注》论脾主统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4]35 《圣济总录》提出“肾水也,脾土制之,水乃不行。”[5]14 《素问?至真要大论》综述“诸水肿满,皆属于脾。”[3]977
肺主气,主宣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为水之上源,开上源,以利下流,肺虚则气不能化津为水。“肺移寒于肾,为涌水。”[2]169
《素问?灵兰秘典》曰“三焦者,决读之官,水道出焉。”[3]101 《诸病源候论?水肿篇》指出“三焦不调,府虚弱所主,虽各证不同,并令全身虚肿。”[5]154 《素问?灵兰秘典》讲“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3]101 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肾气的作用。“膀胱不利,不约为遗尿。”[3]265 气虚血行无力,阴虚津亏血少,阳虚寒凝收引均致血瘀,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素问?调经论》说“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3]625 《血证论》谈“失血家往往水肿,瘀血化水,亦发水肿。”[6]55 血、水湿为同类,血结亦病水,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性则濡泄,甚则水闭腑肿。”[3]919痰饮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肺脾肾和三焦功能失常均能聚湿生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6]88 “津枯血败,皆化为痰”,“百病多由痰作祟”。“痰”质地粘腻稠浊,停滞脏腑影响气机升降,气滞水停,溢于皮下而为水肿。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火、热易蕴毒。阳盛则热,热盛伤阴。赵献可谓“殊不知阴虚,三焦之火旺……皆相火泛滥停水而生病也”.[2]206叶传蕙诊治经验是“湿热不除,蛋白难消”。[8]222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诸水肿者,湿热之相兼也”。[7]648
此外,肝主疏泄气机,肝气郁结,气滞水停。肝藏血,心行之。心主血,血不利则为水。[10]126
蛋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蛋白尿是由于脾虚不能升清,精微下流;肾虚不能封藏而精微下泄。蛋白大量长久丢失,脏腑虚损,气血,阴精、津液亏乏,形成低蛋白血症。高血脂是由于血瘀痰滞所致,血浆一种中性脂肪(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多形成。
糖皮质激素对部分原发性NS病人有敏感。但因糖皮质激素为纯阳之药,阳盛阴衰,阴虚火旺,使阴虚更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肾小管硬化,瘀血加重。病情好转要逐渐减激素或撤除。名医张志坚经验是:因人而异,稳而有序,调理阴阳,以平为期,适可而止。[8]217 许多中药有激素样的作用,而无激素的副作用,可适当选用。
治则:根据脏腑、病性辨证施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7]639 “去宛陈莝.”“开鬼门,洁净府”[3]152”[3]978
治疗首辨外感内伤。内伤,邪正轻重,标本缓急,急着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重补脾胃,通利三焦,祛湿活血贯穿始终,发作期以消水肿为主,水肿消退后以固涩蛋白尿为要。
简述临床八种病症类型与方剂:
一 外邪犯肺: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
二 湿热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三 湿热内蕴:疏凿饮子和萆薢分清饮加减
四 脾虚湿困:实脾饮合平胃散加减
五 气滞水停:柴胡疏肝散和胃苓汤加减
六 脾肾阳(气)虚:真武汤(黄芪防己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七 肝肾阴(血)虚:六味地黄汤(四物汤)合猪苓汤加减
八 湿瘀互结: 五苓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病无定型,法无定方,“疏其血分,令其调达,而至和平”。
参考文献
[1]内科学叶任高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月6版508页
[2]肾脏病六经辨治 张喜奎编 中国中药出版社2006年10月1版209、204、206页
[3]黄帝内经素问校释 山东中医学院校释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9月2版116、609、977、101、265、919、152、978、955页
[4]中医基础理论邱会诃等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5月1版35、页
[5]中医肾病学黄泰康主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3月1版154、14
[6]血证论 清 唐容川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1版55、88
[7]中医内科学王永炎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5月1版639、648
[8]肾病学 傅问录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6月2版222、217
[9]金匮要略选读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6月1版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