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君萍
【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5%),且疾病健康认知、躯体活动受限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路径护理,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确保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不稳定心绞痛;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253-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資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有38例,女性有30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在(52.45±2.67)岁之间。采用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8例接受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1)入院第1d,予以吸氧监护,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阐述病房环境与相关制度,叮嘱其卧床静修。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床上大小便指导,进食低盐低脂食物,强化危急值登记与报告。与此同时,要予以心理疏导,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2)入院第2-3d,强化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宣传,予以患者床上活动指导,协助患者作相关临床检查与进餐,确保排便畅通。同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病情监督,详细观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3)入院第4-6d,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生命体征,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予以饮食指导。另外,详细观察用药疗效与不良反应,予以恢复期活动指导;(4)入院第7-9d,进食低盐低脂食物,从患者病情出发,协助其进行适当的室内或室外活动,强化恢复期心理护理;(5)入院第10-14d,强化出院指导,确保心态平和,注意休息,强化及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状况,主要包括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与不满意四个级别;(2)观察患者疾病健康认知、躯体活动受限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实验组 34 21(61.76)* 7(20.60) 4(11.76) 2(5.88)* 32(94.12)*对照组 34 15(44.12) 6(17.65) 3(8.82) 10(29.41) 24(70.59)X2 - 6.276 0.346 0.371 11.159 11.159P - <0.05 >0.05 >0.05 <0.05 <0.05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躯体活动受限、疾病健康认知评分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综合比较( X±s)
组别 例数 躯体活动受限 疾病健康认知 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 34 31.84±4.63* 94.56±2.02* 7.30±1.66*对照组 34 25.24±4.56 76.84±9.15 10.58±2.13t - 6.586 15.745 6.023P - <0.05 <0.05 <0.05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亦为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猝死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发病急剧,病程漫长,若治疗或护理出现失误,易诱发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为立足于疾病本身的一种规范化管理方式,护士执行临床护理路径开展程序化护理,从而让患者获取更加规范与科学护理服务,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2-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疾病健康认知、躯体活动受限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究其根源,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以每日护理计划为综合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临床检查、健康教育等方面出发,经由科学、客观评价与处理变异,可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完善护理工作方法,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住院费用,缓解经济负担[4]。临床护理路径同时也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强化了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可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感,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作用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确保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玉芳.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2):1507-1508.
[2]汤艳君.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27):58-59.
[3]邱亦萍,刘芳,宋代黎.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3(15):123-124.
[4]李映霞,邓李琼.临床护理路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