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摘 要:“机械复制”是本雅明关于艺术生产理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原本的神圣灵晕逐渐消失。本雅明为消失的灵晕感到无限怀恋,也对灵晕做出客观批判,并对应运而生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现实的解读。
关键词:机械复制;灵晕;大众文化
本雅明是著名的德国左翼学者,他一直关注机械复制艺术的领域,并进行复杂的哲学思考。所谓“机械复制”,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和器械对某种对象实施批量生产。在他看来,机械复制技术是撼动传统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方式的核心力量,也是改变艺术作品与受众关系的革命性因素。
一、“灵晕”论
在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引用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灵晕(灵韵)。“灵晕”一词原指教堂圣像画中环绕在圣人头部的一抹光晕。而本雅明借用“灵晕”一词形容艺术品中的神秘韵味和众人膜拜的特质。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将灵晕界定为“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的存在,它问世时的独一无二性”,认为艺术作品因其韵味而与欣赏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具有一种“膜拜价值”,使人产生一种崇奉之情。概言之,本雅明强调的“灵晕”内含着三点要素,即原真性、距离感和膜拜价值。
1、对灵晕的无限怀恋
“在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时代中,枯萎的是艺术作品的灵晕。”由于机械复制技术可复制生产大量的复制品,这样,“被复制品的独一无二的诞生便被大量出现所取代”。比如照相的发明,人们可以用底片洗出很多照片,并且很难分辨似乎也不必去分辨哪一张是原本,因为原本的灵晕早已在不断的复制拷贝中失却其独一无二的原真性的意义。正如本雅明所说:“即便是最美的复制品也不具备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刻——它独一无二的诞生地。恰恰是它的独一无二的生存,而不是任何其他方面体现着历史。”可复制技术却使艺术品的这些属性荡然无存。
灵晕是内蕴在艺术作品中的生命的交流,是一种贯穿艺术生命的神秘,需要我们信仰和敬畏。艺术品中那可望不可及的真理内容是永久牵引欣赏者的线索。相反,复制的作品是脱水的作品,生命之水在复制中已被抽取了,复制品复制只是生命空洞的躯壳。机械复制品绝大多数已成为快餐式的消费品,人们在习惯接触它们的过程中渐渐遗忘了其原本的独特性。
2、对灵晕的客观批判
本雅明虽为以“灵晕”为内涵的传统艺术的衰落表示无限的惋惜,但他并未全盘否定复制品的价值,而是既看到神圣灵晕熠熠生辉的光芒,也窥探到灵晕神圣美感背后,隐含着的其对大众审美自由的束缚和对大众思想自由的钳制。
本雅明通过“灵晕”突出艺术品的独一无二的原真性。传统艺术品因其独一无二性而赢得欣赏者的膜拜,大众在面对艺术品时总会不由自主产生敬而远之的心态,存在永恒的距离感。“有些神像只有庙宇中的神职人员才能接近,而有些圣母像全年被遮蔽着,中世纪大教堂中有些雕像无法为地上的观赏者所见。”本雅明由此发现另一面,艺术作品成批的复制,大大增加了它的可展示性,展演价值逐步替代了膜拜价值。这种平民化的复制艺术既从空间上也从人性上满足了大众接近经典的愿望,解除了灵晕长久以来对大众审美自由的束缚。此外,他还说:“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性改变了大众对艺术的关系。”艺术品不再仅是少数精英权贵特有的欣赏物,而是变得普及化。本雅明从这种大众参与的蓬勃势头中领悟到复制艺术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潜力,他希望借复制时代的到来使艺术从纳粹的“暴力美学”中获救,让人们摆脱纳粹思想的钳制。这种希望是美好的,尽管没能真正得偿所愿,但无疑机械复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打破了灵晕的神话。
二、对大众文化的现实解读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只求拥有不求永久,艺术的复制品有广阔的市场。灵晕的衰退意味着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变化和转折,继而大众文化崛起。本雅明强调的“机械复制艺术”实际即指大众文化。根据他的理论,大众文化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一方面,机械复制艺术(大众文化)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和文化民主化的生成。艺术开始服务于数目更多的大众,使原本“阳春白雪”式的作品不再飘渺,脱离“美的表象王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已经成为群体性的共时接受对象;原本只能挂在卢浮宫博物馆里的《蒙娜丽莎》,因为复制而令更多的民众都能一睹蒙娜丽莎的风采。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文化具有精英文化所难以企及的现实感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兴盛改变了人的感知的方式。本雅明以电影为例论证了机械复制技术丰富了人的感知,解放了人的感觉,触动了人的无意识领域,把通常定心凝神的观赏模式变为一种消遣式审美模式。现代大众对复制艺术的消遣式解读,反映了大众更乐于寻求一种轻松娱乐的观赏方式。
总之,本雅明对复制技术的进步基本持乐观、接纳的态度。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边缘成员,虽然他的观点不尽完美,但从他对机械复制文化的分析阐述中,其独特的视角、辩证的思想仍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他的文艺理论,留给后人极其广阔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2]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赵勇.整合与颠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