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菡 白迪
互联网的出现冲击了出版印刷业,而云印刷则是反过来利用互联网来实现印刷的增值。所谓云印刷,是指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印刷加工、印刷管理、印刷云平台的总称。云印刷有4个构成要素:①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用于发送印刷任务);②云印刷服务网络(用于传递印刷任务);③印刷生产设备(用于执行并完成印刷任务);④物流服务(用于配送印刷产品)。
云印刷的生产过程一般可分为4个步骤:①客户提交上传印刷任务至印刷服务网络;②印刷服务网络将任务传递给印刷设备;③印刷设备执行并完成印刷生产;④通过企业或第三方物流将印刷产品传递至客户。
本文选取了国内开展云印刷的典型企业案例,从企业、行业两个角度构建未来云印刷发展平台的模型。
云印刷发展现状
云印刷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全球已有多家企业涉足云印刷业务,如台湾健豪、美国Vistaprint、美国Shutterfly、云九印刷、天津长荣健豪、香港保诺时e-Print、北大方正、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企业是否直接提供云印刷产品以及开发云印刷所依仗技术来源的角度,可以将这些企业分为产品服务及云印刷服务供应商两大类,如表1所示。
按照开展云印刷的活动主体,可将目前存在的云印刷解决方案分为单个企业云印刷平台及多个企业开展云印刷2种方案。
1.单个企业的云印刷解决方案
此种印刷解决方案主要提供的是单个企业开展云印刷时的平台及流程。典型代表是惠普提出的e-Print云印刷。其核心构成是黑莓手机和ePrintCenter。其原理是将输出端(主要针对数字印刷设备)连接到网络,然后被分配唯一的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往指定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时,对应印刷设备接受指示,并完成相应印刷任务。
2.多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平台解决方案
当开展云印刷的主体同时涉及到多家企业时,其解决方案就隶属于多企业。最典型的代表是Google提出的开放性云印刷(打印)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发送印刷任务的应用程序、传递印刷任务并连接印刷设备的云印刷服务网络以及作为印刷生产设备的打印机和传统印刷设备等3部分构成。其原理和流程如下:通过Google提供的账号注册到云印刷服务网络,使设备成为云印刷网络的输出点;任何应用程序,通过云印刷服务网络,控制位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印刷设备,从而执行印刷任务。
现有云印刷模式的分析及评价
从企业开展云印刷所依仗的技术力量及流向,可以将现有云印刷的模式归纳为企业自主开发、借助外力合作开发2种,如表2所示。下面通过具体案例,对这2种不同模式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并给出评价。
1.典型案例
(1)自主开发—台湾健豪
作为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的成功典型,台湾健豪在云印刷乃至整个印刷行业的发展中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10年时间,从靠着纸边儿生意起家的不起眼小厂,到如今在台湾名片、宣传单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的台湾最大的印刷企业,传奇背后是创新精神与敢为人先的实践:2005年其开始进军个性化产品领域,开发在线设计出版系统。2013年上半年营业额达25亿新台币(合人民币5.2亿元),毛利润28%~38%,云印刷的运用拓宽了健豪的经营市场,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所示为台湾健豪开展云印刷的流程,主要分为成为会员、账户存款、稿件提交、审稿印刷以及派送代寄5个步骤。
健豪开展云印刷的网络平台是健豪耗时4年自主研发的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该系统革命性地缩短了用户在线预览与上传图片的等待时间,“让在线设计变得简单、快速;提高了客户体验满意度;让非专业的客户设计出准专业的作品”,在网速只有几kB/s的情况下,都能让客户迅速选择图片、预览并完成设计。
健豪云印刷平台的使用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以明信片为例):①客户使用在线设计图册的设计出版系统,对明信片进行设计并填写收件人信息;②客户在线提交明信片;③审稿部门就明信片设计稿件进行确认,并交印刷部门印刷;④印刷部门印刷;⑤印刷完成后通过健豪物流直接将明信片寄给收件人。
(2)借助外力—凤凰传媒“凤凰印”
据媒体报道:“2013年7月10日,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与北京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就‘凤凰印云服务平台签约。此次战略协议签订后,方正电子将凭借领先的技术与凤凰新华印务进一步加快‘凤凰印云平台系统建设。”
“凤凰印”的云服务平台,其实是一个全球数字网络印刷服务平台。其产生于当今新技术、新媒体和新观念不断冲击的环境下,内容是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整合印刷行业原先孤立的“传统印刷、数字印刷、印前处理、质量管控、数据存储、网络传送、业务信息、电子商务、创意设计和数字产品制作”等工作单元,从而建立一个能真正实现4个“零”(出版零距离、印刷零差异、发行零库存、版权零担忧)的云服务平台。
“凤凰印”云印刷平台的实现方式是,在上游依托于凤凰传媒丰富的出版内容资源,下游联合多家印企和连锁印点,从而实现企业间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
2.两种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对现有企业开展云印刷所采用的模式进行分析评价,如表3所示。
由于企业自主开发云印刷模式的缺点及限制,该模式对企业的要求很高,其适用范围很窄,因此在开展云印刷时,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更为现实的借助外力的方式。供应商是云印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云印刷的发展应用。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云印刷仍处于发展初期,北大方正、台湾健豪、天津长荣健豪等技术相对成熟、资金相对充裕的云印刷服务供应商对于云印刷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就单个印刷企业而言,开展云印刷既要结合本身特征选择正确的模式,又要注意创新应用,拓展云印刷的盈利范围。
3.云印刷模式的应用——基于云印刷,不拘泥于印刷
上海四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开始向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云印刷平台,成立以平面资讯云计算为主的云计算中心,主要为广告、出版、印刷业提供前端的服务器支持服务,在云计算基础之上扩展新的盈利点。
如图2所示,上海四维利用云印刷拓展的新盈利点可概括为数据服务、DM单业务和电子书3个方面。
(1)数据服务:针对云印刷平台中的中央图库(专有图库和公共图库)中的公共图库,打造搜索引擎(类似百度、搜狗),客户根据需求查询、调用库内素材,并为此支付一定费用。
(2)DM单业务:在云计算平台上衍生出短信平台,将商家的产品信息、促销信息制作成了手机报,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给终端消费者,从中获利。
(3)电子书:是指公司除了提供纸质书外,也提供电子书。
通过开展云印刷业务并基于云印刷拓展新的盈利点,上海四维的成本下降了15%~20%,印刷板块的销售额达到每年3亿元,而企业2013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预计为30%。
云印刷出版增值新平台模型构建
自主开发、借助外力2种模式的典型案例既揭示了云印刷的发展现状,同时为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构建与分析提供一定借鉴;而云印刷模式的应用与创新,为企业开展云印刷的具体经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从企业和行业两种不同视角构建云印刷的平台模型。
1.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图3为本文构建的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该模型是以企业为视角建立的,针对的是企业的客户与合作企业,该模型与现有的云印刷模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可自动匹配出印刷设备及后期物流派送的最优组合。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企业提供的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企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企业的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将物流加入云印刷模型中,而且云印刷软件平台可自动计算匹配出印刷设备与物流的最优组合。
表4总结了该模型的优缺点。基于企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较符合现阶段云印刷发展的模式,从企业角度看,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优化配置,且降低了管理、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从云印刷整个市场或行业角度看,未实现整个行业内资源的最优配置。
2.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如图4所示。
该模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整个云印刷行业为视角对云印刷模型进行构建,打破了企业之间的壁垒,将所有印刷企业的印刷设备、相关物流信息全部编入“云”,从而实现了整个云印刷行业的资源最优配置。该模型云印刷的实施过程如下。
(1)客户访问行业云印刷服务平台,上传印刷要求。
(2)行业云印刷平台接收任务并自动匹配、分析出印刷所需设备及物流配置最优解,并将任务传递给相关企业,对应相关印刷设备。
(3)印刷设备完成印刷。
(4)印刷完成后按照云印刷平台分析匹配的物流对产品进行派送。
该模型的主要创新点是打破企业壁垒,将所有印刷设备及物流均编入“云”,从而实现了云印刷行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该模型的优缺点如表5所示。基于行业的云印刷出版印刷增值模型可以实现整个行业的最优化资源配置,但是打破企业壁垒存在着利润分配、产权合作等一系列问题,实施难度太大,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云印刷的优点主要是能实现个性化印刷、跨区域协同管理、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缺点和难点主要在于云印刷对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要求高,且云印刷的成功实行依赖于市场认可度、企业参与度和客户信任度,而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云印刷的开展。
云印刷的出现,使得传统印刷与移动互联网相联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生产率。且云印刷平台的搭建扩展了印刷企业的经营范围,数据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多领域的运用为企业带来了新的盈利点与发展空间。但由于目前多数企业面临技术、设备、资金、产权等问题,云印刷的普及仍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企业开展云印刷相关产品生产及商业模式运营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法,注意灵活运用多渠道的方式,扬长避短、开展创新、拓展新的增长点,利用云印刷实现印刷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