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云 孙艺朕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郑州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定位与培养对策研究
杨淑云 孙艺朕
(郑州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郑州市艺术类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成为一个日益显巨的社会问题,必须要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寻找新思路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分析郑州市艺术专业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同时根据本市的情况与特点,探索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定位与培养对策,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就业道路,规范学生的就业行为。
郑州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市的艺术类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艺术类学生文化水平、专业水平偏低,这就导致在选择职业时受到许多限制,甚至很多学生是“半路出家”,专业底子不扎实,择业有困难。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生上学花费较高,在择业时往往注重薪资待遇较高的岗位,这就大大缩小了择业范围。第三,艺术类的学生大多都向往大城市,不愿去小城市或基层,这就给就业区域设限,不利于就业。第四,近年来,全国的艺术类招生都明显扩大,学生入学门槛低,数量多,就业竞争压力大。最后,学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多是邻近毕业才开始,指导力度不够,力量薄弱,大多数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就业思路。这些原因导致了郑州市艺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问题。
不仅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成为难题,在全国高校扩招的背景之下,很多学校都面临着这一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结合本市情况和学生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于本市艺术类学生的相关对策。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比如有部分研究成果从艺术类学生的摸个方面进行研究,如徐原等所写《浅谈做好艺术粪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李振威所写《农林院校艺术类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等,分析范围较小,且不适用于我市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所以,针对我市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定位与培养对策研究非常有必要。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
郑州艺术院校毕业生及郑州市艺术专业就业现状分析。通过文献与网络资料了解高校艺术生就业形式。同时,对本市近三年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其就业现状。
针对郑州市艺术专业呈现出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导致该就业形式的具体原因。一方面艺术类生的扩招、自我定位不准和就业市场过于挑剔等致使其就业率低下;另一方面艺术生专业基础较差导致其就业难、择业难。
通过原因分析,提出解决措施与发展目标。首先,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其次,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再次,加强就业队伍建设,现有队伍人员不足,力度不够,应从低年级教育抓起;最后,加强定向培养和项目化管理模式。
就改革目标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前移性培育。把就业能力培训的关口前移,使学生在校受到专业教育的同时,接受并强化素质性培育,提高就业求职的核心竞争力。模拟性实践。艺术类专业通过以社会文化需求为依据的模拟性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专业知识应用或转化的舞台,帮助学生度过由学校到社会的“预备期”,实现艺术院校与艺术市场的对接。项目性合作,艺术类院系通过与社会各行业的项目性合作,拓宽在校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强供需双方的深层了解,为学生创造就业求职机遇。创新性专业。艺术类专业应当结合新领域、新职业、新岗位,尽快增设新兴专业课程,为社会培养输送新型复合人才和新型专业人才,努力做到教育和社会与时俱进,同步发展。
拟解决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准确有效的了解艺术生就业力的现状,以及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学校如何根据这些差距改进艺术生人才培养策略,提高其就业力,实现其在困境中的灵活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因为受到专业设置的限制,我市艺术专业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无论是在师资配备上,还是在硬件设备上的投入都无法与学校的强势专业相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是艺术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作为综合类院校,在特殊的人才培养大背景下,应用型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管理模式多介于艺术与非艺术类人才培养之间,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与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符,使艺术类学生的专业优势难以发展甚至受到限制,对艺术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方向有所偏离。艺术类学生的外语学习劣势突出,是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从入学对外语的要求到毕业对学生外语的考核,国家、院校两级对艺术类人才外语考核多是国家外语A级标准。而各大高校、特别是非艺术类院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上,大学国家英语四级乃至六级成绩仍是用人单位考量的标准,这造成艺术类学生就业的直接困难。
[1]军辉,仇逸.加强校企合作是方向——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思考[J].教育,2012(20).
[2]林旺兴.论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第一责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论坛,2012(01).
[3]曹计划.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创新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1).
G42
A
1005-5312(2014)29-02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