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浅析李安电影的中国传统美学运用
唐盛兰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李安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华人导演,他的艺术成就是业界有目共睹的。两次问鼎奥斯卡金像奖,全球奖最佳导演,揽获了金狮、金熊、金马,被誉为“最伟大的导演”之一,这个评价并不为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给了他深厚的文化熏陶,李安将中国传统美学巧妙地融入到他的电影之中,他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千万观众。本文主要针对中国传统美学这个层面来研究李安电影中的意境之美与中和之美,从而深入了解李安对电影美学风格的不断追求。
李安;电影;中国传统美学
李安,蜚声国际的华人导演,至今为止,拍摄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断背山》、《色戒》等影片。前段时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上映又掀起起了电影界的热潮,引起各界人士的纷纷议论。对李安及其电影的研究一直从未停止,有从电影艺术性的角度出发的,有运用叙事伦理等针对文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有从电影文本分析出发。还有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李安电影的,这是研究李安电影的一个热点。由于李安受到了中西两种不同文化教育与影响,这也就影响到了李安在他的电影中来展现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但是我们从他的大部分影片中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本文旨在结合李安的典型作品,来研究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电影中的运用。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潮州。从小在台湾家庭接受非常传统的教育,家教甚严,父亲对他抱有很大希望。李安是家庭出生的第一个男孩,据李安回忆,“我的诞生,让爸爸兴奋地整晚都睡不着觉,他百感交集地说:‘李家终于有后了!’爷爷临终的遗嘱,要爸爸在台湾另起炉灶,我这个长子让爸爸充满了期盼,他给我取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爸爸来台湾时搭乘的轮船就叫永安号。”可见父亲对李安的重视程度,他并不希望儿子走上导演这条路,这里就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对李安的影响最为深刻。“中和之美”是儒家文化的最高审美标准,也体现了儒家崇尚的“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上采取适度原则。李安坦言自己崇尚中庸,这也养成了李安温厚、平和的性格,他内心就是追求宁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内心的创作源泉才成就了他的电影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李安电影的内在气质,也足以让他在世界影坛上立足。李安的电影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借鉴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之一就是中和之美。所谓“中和”,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适中适度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说明当时人们对中和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种中和思维在儒家思想中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除了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中庸之道”。从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儒家的最高审美标准。《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艺术创作方面,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和之美”。《乐记》中把“中和”作为音乐的审美标准,认为中和是音乐的本质,以中和为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和之美”成了中国历代艺术节推崇的审美标准。在李安的电影中,这种“中和之美”的审美理念也融入其中。
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中,在人物设置上没有绝对的中心人物,也不像很多影片中有明显的正反面人物,影片里的人物都是出于相互对立却又相互制衡的境地,呈现出和谐的中和之美。在影片《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相互对立,但儿子一直处在中间做着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影片中也多次表现出儿子的摇摆不定,纠结在父亲与妻子之间,即使中间有过冲突摩擦,但最终都是平稳和谐的。而《喜宴》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主要讲述儿子迫于父母的压力假装与女人结婚,而中国父母去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到最后发现儿子是同性恋,发生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遭受西方冲击的一系列故事。李安自己曾说,《喜宴》里的情景都是他结婚时的实况翻版。在谈到编写《喜宴》的剧本时,他最先考虑的是同性恋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应,想想一对中国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最后发现儿子是同性恋,这中间会有多么有趣的事。但是在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制衡,最后伟同的父亲默认了儿子的同性恋,这就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中和之美。《饮食男女》中的人物关系也都是相互矛盾相互制衡。人物情感的设计上,李安也遵循着平和自然的特点,体现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影片《推手》中,父亲被关进了监狱,儿子来到监狱看到落寞沧桑的父亲,儿子见到这样的父亲,不禁大哭。父亲只说了一句:“炼神还虚不容易啊!”不愿意跟儿子回那个所谓的家,只让在附近租一个房子给他住。片尾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陈太太是否会有一个圆满结局。有人说父亲在《推手》中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精神中的一种中庸之道。李安并没有设计煽情的画面,一切都是自然的呈现,整部影片哀而不伤,弥漫着淡淡的温情。
李安的外语片《断背山》更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和之美”,这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为李安赢得了无数殊荣。整部影片的节奏都是舒缓的,用平和自然的手法来阐释这样一段波澜的同性爱情。这部影片是“中和之美”的经典之作。
中国传统美学最大的特点是提出“美在意象”,而意境则是意象的升华。所谓意境,就是指在文艺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从而达到韵味无穷的形象系统。意境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范畴和艺术审美的最高标准。意境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和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刘禹锡和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严羽的“兴趣说”将司空图的“象外之象”进一步发挥和完善了。而王国维更是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综合了文学、绘画、戏剧等艺术表现形式,不断融合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电影创作者始终在追求如何提升电影的品质,不乏对意境美的追求,将意境之美融入影片。意境之美融入电影之中强化了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体现东方韵味,极具东方特色。李安电影在学习西方电影技巧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到影片之中,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之美。
李安的《卧虎藏龙》无疑是“意境之美”的典范之作。《卧虎藏龙》的出现引来了很多争议,这与传统的中国武侠片相比,根本不像武侠片,所以受到很多中国观众的批判,说李安根本不懂武侠片。但就是这样一部不像武侠片的影片在西方却大受欢迎。李安此次采取了和以往几部影片截然不同的拍摄方式。他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巧妙地融合进了西方电影语言中。用西方的电影语言拍出了中国化的电影,中西文化在这部影片中有了最好的融合。《卧虎藏龙》和李安以往的任何一部电影都不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属于李安的风格的影片。该片的画面非常唯美,中国元素在画面中不断出现,“古旧的深屋大宅、空漾的江南水乡、轻烟缭绕的竹林、辽阔的塞外大漠,再加上镜头流畅自然,音乐古典柔缓,恰如其分地营造出空灵飘渺的意境”。所有这些,都表明李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意境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竹林打斗那场戏又堪称影片中最经典的一段。两人在竹林上空你来我往,随风摇曳,如梦如幻,呈现出极具东方韵味的画面。李安用竹子的特性来表现中国功夫以柔克刚、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影片《冰风暴》也体现了李安对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之美的追求。《冰风暴》改编自里克.穆迪的同名小说,也是李安对自己影片中最为满意的一部。李安运用娴熟的拍摄完美地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七十年代是西方社会在文化生活观念、道德观念,以及政治理念等经历剧烈震荡的时期,在很多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生活在这个时代下人们混乱的私生活和社会关系。在影片中,李安将大自然中的冰风暴与人类的内心情感风暴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创造出令观众回味无穷的北美生活画面。影片的结尾,在冰风暴之夜,李安以男孩的触电身亡暗示了这场情感风暴的残忍,将意境之美发挥到极致。
同样,表现同性恋题材的《断背山》,李安在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运用上充满着意境之美。画面中,青绿广阔的草原,绵延广阔的山坳和灰白色的羊群,缓慢的摇镜头贯穿始终,森林、流水、湖泊等东方要素点缀着悠闲的牧区生活,这样充满意境的构图,产生了超脱世俗、空灵明净的审美效果。李安通过“天人合一”式的总体意境营造,将影片的格调从其他同性恋题材中凸显出来,形成了人类情感里最美好且具有普遍性的所在,不再受到人们的鄙夷,而是一种心底的崇敬,也体现了李安对人性的一种普遍关怀。
结束语:李安的电影是商业的,也是艺术的,达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和谐共振,这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是不可多得的。当大部分导演都在追逐商业利益而忘了电影的艺术本性,李安坚持了这一原则,使得他能够立足世界影坛。作为深受中国文化熏陶极深的华人导演,李安外儒内道的平淡修为,温柔敦厚的品格,将中国传统美学巧妙地融入到他的影片中。李安电影充满了东方式的温情,坚持着“哀而不伤”的美学原则。在李安的电影中,没有刻意追逐那些表面浮夸的东西,他注重一种文化内涵,理性而睿智地演绎出独具东方韵味的电影。
[1]莫娃,付会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一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3]莫小青.论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认同[D].暨南大学,2004
[4]谢媛媛.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融合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段鸣鸣.家庭三部曲的叙事策略及其内涵文化[D].江西师范大学, 2007.
[6]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7]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浦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张晶.审美之思[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J911
A
1005-5312(2014)29-01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