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课堂微型教学的有效设计

2014-10-21 13:16李亚明
物理教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纸带物理探究

李亚明

(海盐第二高级中学,浙江 海盐 3143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这一理念,一般通过一些思考与讨论或实验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或者概括出物理概念、规律等,最后应用新学知识解题或解决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编排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精神.但如果过多地安排一些探究互动,势必会带来一个困扰: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一种微型教学设计.

何谓微型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针对某个环节或模块,精心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这个片段所涉内容较广,可以是新课导入教学,可以是物理概念、规律的知识教学,还可以是实验探究教学.事实上,传统教学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倡导自主探究,但也不可能整堂课从始至终都需要探究、体验和交流,所以选择某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发挥原有教学的优势,又能深刻体现基础教育课程之理念.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微型教学的设计实践,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例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1 在新课的导入中进行微型设计,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物理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没有引入好课题,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后面的课就难以正常进行.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因此,教师讲究导课的艺术,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兴趣集中在物理学习上,从而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智力情绪.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吸引着学生不得不听,课堂教学气氛立即会活跃起来,下面的教学活动也就容易进入最佳的境界.

案例1.“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导入设计.

在一次县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课上,由于新颖的导入设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如下.

(1)从学生课前的预习入手提出问题.

师:在预习中你发现了哪些未知天体?

生:海王星.

接着,教师让学生试着说说海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学生们即刻兴致盎然,纷纷发表意见.

生1:观测已知行星的轨道偏离.

生2: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

……

(2)结合讨论总结方法.

因为上面的提问,教室顿时“热闹”起来,这种“热闹”虽然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但并不是师生的唯一追求,因为所讨论的问题在教材中明确指出了.教师再加以总结:未知天体的发现→ 观测已知行星的轨道偏离→ 理论计算→提出检验.

(3)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提出假设.

介绍国内天文爱好者叶泉志和科学家刘东升发现的未知天体,如“刘东升星”等.让学生明白只要以知识为基础,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也可以发现未知天体.

提出假设,让学生以一位天文爱好者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假若你发现了一个X星,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3:有无生物、有无自转.

生4:质量M、半径R、公转的周期.

生5:与太阳的距离.

……

(4)创设问题情境.

现在我们的飞行高度是h(神州20号距离X星球表面的距离),X星球的半径已经测出是R,神州20号正在绕着X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我们手头仅有一块星载计时器测X星球的质量,可行吗?

生6:不行.其他天体的影响和自转影响.

生7:不行.要知道线速度v.

生8:行,可以测出周期.

……

由于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天文爱好者,参与度明显地提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得接下来的授课非常顺利.

评析:天体的运动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对较远,一般学生的兴趣不高.本设计促使学生自己体验未知天体的发现,很快把学生拉进了课堂,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接下来的授课非常有利.同时给出特定的测量工具,让学生有充足的感悟过程,使计算天体质量的教学变得更加畅通.

2 在知识教学中进行微型设计,有助于学生体验过程、积极思维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是前辈们探索研究的成果.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离不开实验和活动.目前的教材在这方面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教材提供的现成实验和活动还是有限的.笔者认为,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些教材上没有的实验和活动,作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道去探究、去活动,使物理知识的出现过程适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有效的展开,让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充分体验、积极思维.

案例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设计.

教材中讨论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

这里一方面用到了动能定理,即W=Ek2-Ek1;另一方面,从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W=Ep1-Ep2,由两式可得Ek2-Ek1=Ep1-Ep2,移项后有Ek2+Ep2=Ek1+Ep1,从而得出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样的处理必须建立在学生有较强的解题能力上,一是学生必须能熟练地运用动能定理,主要是合外力做功的情况;二是必须对重力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清晰,只要稍有不慎,我们的推导就无法继续了.笔者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而不是应用定律,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推导是非常值得的.在一次市级专题培训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自由落体实验演示→具体问题→猜想→实验探究→纸带处理→数据处理→得出结论.

(1)实验演示,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

师:重锤下落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

生: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师: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总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生:守恒.

师:怎么来确定机械能守恒呢?

生:……

(2)提出猜想机械能守恒的思想,进行实验探究验证.

师生共同回顾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操作,然后让两位学生上讲台做实验,其他学生观察并纠错.

师:纸带打好了,我们如何来处理呢?

生1:用刻度尺测量距离,先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生2:先求出下落在该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再求出该点的动能,然后进行比较.

……

学生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纸带(如图1所示),引导、总结出处理的方法.

图1

(3)学生处理数据(4人一组,每组分发1条事先打好的纸带).

学生开始动笔,教师在教室巡视,主要观察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又是什么.

(4)成果展示.

教师任意挑几组,每组派代表1人公布数据(表1所示的为其中1例).

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机械能守恒.

评析:课后我们教研组内就这个设计进行了交流,觉得这种设计很好,把理论探究用实验探究来代替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又促进了思维的展开,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学到了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在数据处理时,下发数据处理表格(如表2所示).

表2

这样不仅组与组之间能比较,而且同组内不同的测量点间也可以形成比较.

3 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微型设计,有助于学生体悟思想、提升素养

在实验探究的教学中,物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重视探究的结果并作为教学的重点,而轻视探究的过程,忽略学科思想的建立和学生素养的提升.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初就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所以物理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得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进行有效设计,充分展示物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体悟学科思想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案例3.“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设计.

教材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叙述了实验需要的仪器和实验的操作后,只是用了一句话“仿照前面对小车运动的研究,测量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并没有交代实验数据是如何处理的.教材的这句话给了笔者一个启发——从回顾对小车运动的研究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一次校级公开课中,笔者对此进行了第1次设计.

(1)设计预习作业.

图2

回顾对小车运动的研究的知识.例如,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图2中给出了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

① 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1、2、3、4、5、6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cm/s,v2=cm/s,v3=cm/s,v4=cm/s,v5=cm/s.

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像.

③ 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④ 根据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图像的斜率).

设计意图:这道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流程图,求出各个测量点的瞬时速度→画v-t图像→研究图像,分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图像的斜率).

师:前面我们通过预习知道了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那么请大家探究、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1:如何来测量重力加速度呢?

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问题2:具体怎么做呢?

学生说出实验的具体操作,教师按照学生的说法做演示实验.

师:纸带已经打好了,我们该如何来处理呢?

然后学生纷纷回答,具体与研究小车运动的流程一样.

(2)学生体验过程.

让几位学生上台做实验,其余学生观察.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和体验实验的操作过程.

师:分组处理纸带(前后4人为1组,每组1条).为了处理方便,教师还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数据处理表,每组1张.

表3

然后,让学生开始动笔做,教师在教室巡视,主要观察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结果又是什么等.

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很多组的学生对于表3无从下手,只是简单地测量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所以教师又要解释表3中v、t的含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致使效率极其低下.

(3)实验数据处理.

由于学生在数据的处理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基本上只是作了图线,还没求出最终结果,教师只能叫其中1组学生的代表报出他们已测得的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为了更形象地展示画图过程,这里我们利用Excel画出了v-t图像(如图3所示).

图3

(4)讨论实验误差.

学生分两大组分别计算图像的加速度,结果为a1=9.59m/s2,a2=9.58m/s2.

师:结果与9.8m/s2有一定的误差,为什么呢?

生1:纸带与卡孔有摩擦阻力、空气阻力.

生2:数据测量不准.

生3:仪器上的问题,操作不当.

……

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约为9.8m/s2.

评析:这样的设计虽然在探究方法中提高了效率,但是在数据的处理上又遇到了新的麻烦,所以设计不是很成功.

针对这堂课的情况,笔者在下个班的教学中进行了第2次设计.

(1)修改原先的预习习题,把前面①中的各个测量点速度的求解设计成表5,其余不变,目的为了提高课堂实验数据处理的效率.

表5

(2)同上,下发数据处理表格(表5).学生开始动笔做,教师在教室巡视,主要观察学生数据处理情况.学生分工处理数据,仿造预习作业就能正确地将所得数据填上去(如表6所示),活动效率明显提高.

(3)修改为:一是实物投影学生画得的v-t图像(如图4所示),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足.二是针对学生只是呈现画图的结果情况,为了更形象地展示画图过程,利用Excel画v-t图像(如图5所示).这里展示学生的数据,可以形成对照.

表6

图4

图5

(4)同上.计算得到a1=9.53m/s2,a2=9.71m/s2.

评析:经过2次设计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及时处理数据,教师也有充裕时间可以更好地展示画图的过程,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下,突出了学科的思想方法,把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探究、对话、思考等活动来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微型教学设计需要我们一线物理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用课程标准统帅教材的分析和处理;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宝贵的素材和丰富的经验;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朝着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科能力的方向努力.有了这样的微型教学的有效设计,我们的物理课堂肯定会大放光彩.

1 袁启林.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物理教师,2009(4).

2 何振佳.在新课标下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优化设计[J].物理教师,2009(7).

猜你喜欢
纸带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神奇的纸带
处处留心皆物理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猪相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纸带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