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林,程天龙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紧跟科技的脚步,长江工院也引来了发展的好机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高校要发张,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实际的教学和培养中扎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快速培养高技能性人才摸索出了一条可行之道。
(1)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生产一线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大体有三种途径:三方校企合作模式(学校、教育机构、企业)、项目驱动式、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等。其实这三种模式都有弊端。
(2)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求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在企业和工厂都是先进的设备,需要先进的人才来操控设备;但是矛盾在企业员工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很快的接受设备,而学校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由于平时接触到的是学校的实验设备,无法全面开展实际的实践教学,所以学校必须选择与企业的合作,是学生在真实的实战环境中实习,实现校企合作能实现互赢。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水利示范性高职院校,简述我校实亲身实战几种校企合作校模式。
此种模式以学校为主导地位,企业处于辅助角色,中间相关的教育机构参与监管。如我校多年传统发电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发电行业一般是大中型电企,不是一般的企业有这种实力可以办合作办学,这种模式中,人才的培养目标由企业提出和制定,实施计划由具体的学校制定,在学校招生期间就可以和学生解决就业问题,(这也是个现状问题,家长认为大学不能白上,入学就签订就业合同,给学生和家长定心丸)并承担绝大部分引导性培养任务。归根结底是为签约的企业培养人才,利用企业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派技术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学习专业知识走了捷径,省时省力,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基本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企业以主人方式直接参与学校办学过程。
(1)企业职工入校学习。经调查研究表明,企业中很多在职职工由于文化水平的欠缺,导致专业知识跟不上,学校可采用灵活多变方式为企业提供这项服务,如:周末班、夜校班、寒暑假等。进修式既不耽误职工上班,又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多年来,我校与长江委、武汉武警后勤总部、、武汉高铁乘务、新疆水电站等开展多方位合作,对他们在职职工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资格证培训培训等交流,获得了双赢。
(2)定单式委培:学校在招生教育时就可以做引导式宣传,负责向企业推荐学生,经企业确认后,由双方共同商议和制定实施性教学方案,培养相应专业和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学校独立组建开班,负责日常教学管理;企业派部分专业专家进行授课,并提供专业的实习场所、实习环境、实习设备。理论学习主要在学校,顶岗实习在单位,相互合作,分工明确,目的统一,学生完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深受企业的好评。
(3)个别方式:企业和高校的灵活合作。企业和学校在学生入学初期就鉴定校企合作协议:在合作协议中备注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和资质,学校实施学生的培养计划。只要学校按照合作协议培养出了合格人才,企业就要无条件的接受,一举多得:学校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企业不费多大力气就获取了满意的人才,再次实现双方的互赢。
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实施,共同培养优秀人才。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都在为培养“准职业人”这个准成型产品而相互考证,学校既要保证培养技能人才的需要,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作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实习基地,又要关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甚至合作的目的就是推荐(安置)毕业生就业,而企业在履行基本的社会义务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外,更加关心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实施部分培养任务,这也是我校的办学模式之一。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要充分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使其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运作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形式一片良好;(1)校企合作可以很好的解决企业招工难这个问题,在企业经过短期实习,毕业后可以直接去企业上班,缩短培训周期,提高效率。(2)企业通过学校培训可以不断提高职工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3)企业通过学校的合作,提高知名度,使更多的毕业生了解贵公司,树立企业了形象。(4)学生在企业定岗实习,接触到先行性设备,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为后备力量注入提供条件。
通过实践证明,通过不断深化合作内涵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最好模式。提升办学的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学校和企业签订实质性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积极取得公司的支持,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专业,或参与联合办学。职业院校只有把这校企合作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稳住实干, 真正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1]姜大源.论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型模式[J].职教论坛,2003(10).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杜世禄.高职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Z].教育发展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