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受到空前关注

2014-10-20 09:39
环球时报 2014-10-20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改革

●本报驻日本、韩国、德国记者 刘军国 王 刚 青 木●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 德●本报记者 杜天琦 ●冯国川 柳玉鹏“中国,更多的法治”——德国《明星》周刊这样形容从今天起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一次“四中全会”,不仅因为全会将主题定为“依法治国”,在中共历史上是第一次,而且全会将从6个方面探讨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权力的边界问题,显示中共领导层就“法治”破题的空前决心。四中全会的另一个看点是对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等高级别贪腐官员的处理及反腐制度化的推进,被媒体认为“中国的反腐工作或将迎来从治标到治本的节点”。与以往几届四中全会常以党建为主要内容不同,此次四中全会议题重大而且务实。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改革遭遇结构性瓶颈的今天,全世界都在观察:中国共产党将展现出怎样的软实力,直面自身建设的挑战、巩固执政地位,并延续中国经济改革35年不败的奇迹。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知情人士透露,将于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从6个方面阐述依法治国,议题包括:如何改革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违宪监督机制怎样破题?如何实现凡是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怎样制定公权力的边界?怎样破解司法权的行政化、地方化问题?如何形成“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制度反腐机制?等等。英国广播公司(BBC)17日报道称,延续数千年由“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的传统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仍被老百姓视为伸冤的好办法,这是中国作为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但在现实中“人治”却远大于“法治”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的法制和宪政改革之所以迟迟无法兑现,还因为有特权阶层、体制内既得利益各方和极左派的阻碍,如果四中全会能够废除各级政法委官员可以随意解读法律的权力,那将成为中国法治进步的伟大里程碑。日本时事通讯社18日以“描绘中国式法治的蓝图”为题报道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该文称,习近平总书记的目的在于以法律作为论据,推进惩治腐败,封堵反体制动向,强化党的统治。此次会议将描绘同西方社会的民主主义与自由等价值观不同的“中国式法治”蓝图。“红色大邮轮将驶向何方?”德国《商报》16日称这一届四中全会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当今中国已经挣扎了一段时间的一种矛盾:一种存在于党的执政主张以及法治国家游戏规则之间的矛盾,“共产党越能加快维护司法独立的速度,也就能让一党制存活的时间越长”。韩国《每日经济》19日报道称,为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本次全会有可能对全国人大代表赋予更大免责权和监督权。全会还有可能讨论将地方法院的人事权和财权从地方剥离,今后地方法院将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的垂直领导。香港《明报》19日称,四中全会将对“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有所回应,但并非“一揽子解决方案”。大体上四中全会还是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及措施的具体化,其成果和意义要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中考察,而不会有超越阶段的“大跃进”。也有人对四中全会的“法治”提出质疑,纽约大学教授科恩17日对法新社说,韩非和商鞅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治派代表人物,可见依法治国“并不代表国家必然会向民主化发展”。他还举例说,斯大林在1937年也说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部稳定的法律”。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社会学系教授毛寿龙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反映了中西方学者在国家治理问题上的不同侧重点。对中国而言,撇开国家建设或者法治去谈民主是不现实的。就好比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在国家建设和法治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他们所争取的民主也是不切实际的。商鞅和韩非的年代是不重视个人权利的,与当代中国尊重个人权利的法治,完全是不同概念。反腐败有望制度化四中全会的另一看点是反腐。据法新社报道,四中全会将有205名中央委员和170名候补中央委员参加,还有“最令人生畏”的国内监督机构——中纪委官员参加。美国雅虎新闻网等媒体纷纷报道称,周永康看来将在四中全会上被逐出共产党,会上中纪委将报告关于周永康腐败的调查事实,为对其进行法律诉讼铺平道路。消息人士还称,四中全会将撤销蒋洁敏、李东生、万庆良、李春城、王永春等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委的资格,此外为加大军队反腐力度,中央军委将增补一位军委委员主管军队纪检工作。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说,对于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推进反腐制度化,外界普遍寄予厚望,但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反腐从治标转向治本依然挑战重重,关键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尚未独立。韩国《每日经济》19日报道称,本次全会上很可能新成立“国家反腐败总局”,作为中纪委的下属机构直接主导各种反腐行动。“俄罗斯之声”报道称,四中全会将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反腐巅峰”,或将成立一个新的、独立的反腐机构。《华尔街日报》17日发表题为“反腐机构在中国获得权力”的文章称,中共正在思考改变反腐策略,把运动式打老虎改革变成制度性、长期性地调查官员腐败。俄罗斯《独立报》17日发表题为“中共改革并不意味着自由化”的文章称,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这在中共党史上是首次,此举是为了达到任何官员都不能滥用权力的目的。中国领导人将利用毛泽东和古代圣贤的经验、而不是西方经验进行改革。打破经济发展的司法瓶颈 据媒体分析,四中全会强调“法治”和“反腐”,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为下一步的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攻关”。 《华尔街日报》18日质疑称,随着中共领导人准备召开又一个年度重要会议,投资者最好是回顾一下去年他们所做经济承诺的进展。去年在三中全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不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深化改革绝非易事。结果一年过去了,在房产税立法等方面却几乎没有行动,文章还称,中央正在避开那些可能会给银行、大型国企等既得利益者带来真正成本的改革。 但耶鲁大学教授史蒂芬·罗奇19日对香港《南华早报》说,相信四中全会将解决三中全会遗留的最艰巨的改革任务,“如果在法制改革和司法独立方面再不取得进步,要想在改革重组中排除利益集团的干扰就会非常困难。”罗奇说,“地方政府权力的分散和滥用”导致了资源的错误配置和扭曲的激励机制,而结束这一局面必须依靠依法治国的推进。 《南华早报》19日报道称,尽管四中全会主要将聚焦政治事务,像司法改革和党内机构改革,但据悉党的领导层也将制定广泛的税收和财政改革的框架,包括发行地方政府债。香港《明报》19日报道称,由于去年三中全会定下年前国企上缴三成利润目标受到抵制,这次全会将强力推进国企改革。 路透社19日的报道认为,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公平的机会。此前中国法官经常响应的对象是当地政府和机关组织的商业群体,今后私营企业和境外投资者将拥有更多公正的机会。英国《金融时报》也说,四中全会将促成更多客观的商业纠纷审判。香港《新报》19日称,地方政府非法征地,是近年来存在的严重问题,土地问题直接影响民生及社会稳定,杜绝非法征地,相信也是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重点目标。四中全会与往届不同 香港《经济日报》18日发表评论指出:四中全会届届有,今年大不同。历届四中全会从召开时间看,均位于承上启下的“中间年份”,故会议主题大多讨论较为务虚的党建问题,偶尔也会讨论涉及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不过,今年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似乎有所不同,不仅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主题,而且会议亦从过往较侧重于务虚的讨论转为务实为主,其中更可能包括一些重大的人事调整。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通常每一届中央委员会要召开七次全体会议,也就是从一中全会到七中全会。一中全会一般选举总书记等新一届领导人,选举政治局常委,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成员等。二中全会,则是在全国两会换届前召开,主要讨论新一届国家机构的人事问题。三中全会在二中全会当年的第四季度召开,一般讨论“大题目”、重大决策,最受人关注。四中至六中全会在此后每隔一年的第四季度召开,审议当年各种事务。七中全会一般是新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预备会。 谢春涛说,今年四中全会的议题非常重要,中国的法治状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依法治国”的议题说明中国政府对法治问题的重视和推行法治的空前决心。 韩联社19日报道称,除了依法治国外,强化中国安全和大国外交也可能是四中全会的议题。目前中国的《反恐法》和《反间谍法》有可能合并成《国家安全法》。在经济领域,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有可能出台新的举措。特别是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食品和药品监管、防止地方政府过度举债、房地产市场规范发展等有可能拿上会议桌。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在近期演讲中提出:习近平考虑的不只是自己的10年任期,而是30年的长期问题。郑永年说,在世界范围内,后共产主义国家都面对如何整理寡头的棘手问题,中共过去两年反腐的最大成果,就是切断了经济寡头转向政治寡头的途径。韩国KBS电视台19日报道称,随着四中全会的召开,中国政治将进入更重视制度建设的新阶段。这是2012年底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正式出航以来,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改革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