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玲
摘 要:职业院校由于生源复杂等因素,校园突发事件频出,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本文介绍了处理突发事件的“两标准”和“三要素”原则,并针对打架事件、伤害事件、财物丢失事件、师生冲突事件等常见突发事件类型的基本处理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一员。由于职业院校生源复杂、学生个性突出等因素,校园突发事件频出,甚至一些事件性质恶劣、危害性大,严重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院校的社会声誉。职业院校的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掌握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维护职业院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处理突发事件的“两标准”和“三要素”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突发事件是指学校内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严重危害师生安全,影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以及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突发事件的诱因众多,类型多样,但在处理策略上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总体来说,可以把握“两标准”和“三要素”。
1.两标准是指处理程序规范,处理结果圆满
规范的处理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兼顾学生、班主任和学校三方的利益,以免落人口实,防止二次事件的发生,更能有效避免家长来校闹事,使事态扩大,矛盾激化,进而影响学校声誉。处理结果圆满的标准是各方都没有“后遗症”,做到处理态度公正,牢记“每一方都是输家”,不可偏袒任何一方;处理方式要公平,善于换位思考,平衡各方的利益。
2.三要素是指事、人和方法
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处理事,要采取合理合规的策略使事件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其次要尊重人,事件得到控制后,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当事各方的立场和感受,从而获得信任,建立有效的沟通,便于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最后要将策略重点落实到方法上,有效利用行为推演法。
行为推演法包括“同理心”介入、演绎后果、给出建议、引导选择四个步骤。“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可以使当事方从冲动到冷静、从对抗到合作,给处理事件留出空间。“同理心”介入常用的技巧包括倾听、体谅、安慰、陪伴等。演绎后果是让对方认识到“还好没有更糟,还有机会”,然后进行法理分析,找出积极的因素,演绎可能的情况。常用技巧有:心情处理、换位思考、条件假设、引用规章制度等。给出建议,首先要让当事各方都意识到“人必须要以合理的方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建议的方向要符合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利益,常用技巧包括有效沟通、提供合理性建议、引用规章制度等。引导选择就是引导各方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都“选择做对的事情,共同把事情做对”,常用技巧包括有效沟通、真诚合作等。
二、职业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常见类型及处理原则
职业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类型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伤害事件
多由打架或意外事故引发,处理原则要把握“三个第一”:第一时间处理事件,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重,正确及时地做好急救工作;第一时间通知学校,不管班主任工作能力多强,经验多丰富,学校的力量始终大于班主任个人的力量;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及时向家长概括性介绍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以便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此类事件后续处理中要尽量做到处理程序的合理合规,对当事学生的关爱要有礼有节。
2.打架事件
当事方在发生冲突时,有故意肢体接触的行为认定为打架,其发生存在学生道德教育缺失、情绪不稳定、自我为中心、情感纠葛等多种诱因。处理过程中首先要依据行为产生的危害后果和诱导因素来进行责任界定,然后结合适当的惩戒手段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和教育转化,对于累犯生和高危生要给予跟踪督导和教育。此外,班主任还要做好此类事件的预防、预警和预控。
3.师生冲突事件
多发生于课堂教学或实训中,处理中首先要在给予双方同等尊重的基础上,耐心倾听学生和教师的诉求,之后利用“同理心”的介入,试图挖掘和接纳学生认识中的合理之处,建立信任感,最后引导双方进行换位思考,使学生愿意通过沟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给教师一个机会表达自己处理问题的不当之处,从而化解矛盾的冲突点。
4.财物丢失事件
财物丢失事件的处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调查阶段,首先采用心理战术在班里制造声势,发掘蛛丝马迹,再根据失窃的时间、地点和可能的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演与怀疑。后期安抚阶段,利用“南风效应”对重点怀疑对象进行温情教育、耐心疏导,用心理暗示的方法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并向学生保证会以最小的影响处理此事。但多数情况下,前期调查很难会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对财物丢失学生的后期安抚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继续强调不要把贵重物品带入校园,另一方面也要强调每个学生都要注意保管好个人的财物。此时更应该注意的是做好家长的工作,一方面向家长表明学校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同时将财物未找到的后果委婉地告诉家长,让家长体会到教师工作的难处。
三、体会与感悟
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要从育人理念出发,留出教育的空间,同时要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善于引导,变被动为主动。实践中班主任处理事件的效果固然重要,但在消减不利影响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处突”中的积极因素,使突发事件成为一种教育的契机,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