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山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2014-10-20 11:10鲁雪艳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5期
关键词:破坏可持续发展

鲁雪艳

摘 要:矿山开采环境日益恶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矿山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矿山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

中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潜力巨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有力地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其矿业产值占其工业总产值的55%以上。与此同时,一批大型矿业基地和大型矿山企业的建立,加速了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大批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备受关注,正在吸引着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和大量的资金。而西部省区也把本区域的矿产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加大引资力度,期待着国内外资金参与开发本省区矿产资源。然而,一些有识之士也在忧虑:西部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制约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 矿山正在蚕食土地

国土资源部有统计显示:全国因采矿而被破坏的土地达4万多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其中因矿山开采而沉陷的土地总面积已达60万公顷。被破坏的土地多为农业用地,其复垦率不到12%。

那么西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统计,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发现:中国西部的矿山正在蚕食西部本来就贫瘠的土地。

本世纪初,广西因采矿占用土地和破坏土地接近7 576公顷。在一些地方,如大厂矿区和合山矿区等采空区,由于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造成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情况更为突出。在内蒙古,由于煤炭开发受扰动的土地面积达6.87万公顷,每年还以2000公顷的速度递增。

新疆仅以哈巴河县为例,县内六大金矿企业实际使用土地草场面积为2 252.6亩,完全没有进行,也没有能力进行土地复垦工作。

在陕西神木县的榆家梁煤矿和大柳塔煤矿,一些地方土地大面积塌陷,根本无法耕种,成片的土地被撂荒。许多农民没有工作和收入,一些矿区群众忧心忡忡:今后地塌了,水干了,煤也挖光了,到时候靠什么生活?与此同时,矿山的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导致矿山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备受媒体关注的甘肃省两当县境内非法开采金矿就是典型一例。

近年的卫星遥感资料查明,受矿业开发影响,地处陕北毛乌素沙漠前缘的榆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已大面积枯死、植被覆盖率减少、起沙风速显著降低、土地风蚀率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加快。目前,该地区的沙化土地正以每年0.5%的速度递进并向东南扩展。该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土地沙化、荒漠化的面积已超过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80%以上。

2 废水、废渣成为生态毒瘤

矿山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使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种破坏有时可能是毁灭性的。在西部,由于受矿山建设及管理方面的因素影响,矿山废水、废渣的非法排放或事故时有发生。

2004年4月22日,陕西省凤县凤州镇安河铅锌选矿厂尾矿库发生泄漏。大量有害的工业废水流入嘉陵江;2004年8月28日,陕西省渭南市华西矿业公司黄村铅锌矿尾矿库发生严重的坍塌事故,约1000立方米矿渣涌出,洛河沿岸乡镇和县城15万人饮用水立时困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西北部的哈巴河县,曾经是新疆的“黄金万两县”,但由于可直接利用的矿资源已经枯竭,没有新的可用资源,哈巴河县的6个金矿山都陷于停产关闭状况。6个金矿采矿区的停产,在当地留下7个100~150米长、30~50米宽、40~50米深的废矿坑和几十个小采矿坑及3个尾矿坝。这些金矿在生产过程中共使用氰化钠约695吨,目前仍有部分在尾矿坝和废矿堆里残存。目前大部分堆浸后的矿石仍在原处堆放,开采出的伴生废石和围岩胡乱堆放在长约12公里、宽约2公里的区域内,数十个深达数十米的矿坑仍未进行任何处理。

有关专家担忧:一旦遇到暴雨或山洪,发生矿区塌陷和毒渣流溢,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来说,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灾难!

3 崩溃的矿区环境

矿山的地下开采造成了大量的采空塌陷区。对于采空区不进行及时的回填和治理,不但影响矿山本身环境,而且对周围环境也会造成危害。

建在“煤海”之上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正面临着地表塌陷的威胁。新疆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的《新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由于近年来小煤窑的滥采乱挖,目前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地表塌陷面积已达13.4平方公里。乌鲁木齐市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矿原先多集中在城乡接合部,近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地表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地质专家说,采煤后形成的地下采空区多处塌陷已在乌鲁木齐市城区内形成了一条数公里长的串珠状塌陷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地表建筑设施形成威胁。更重要的是,随着采空区继续生成,塌陷面积还会扩大。另外,矿区隐藏的采空区和堆积如山的废渣,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在陕西凤县的手搬岩、铅垌山、银洞梁等铅锌矿开采区,最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因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而造成的土地毁坏达33公顷以上,需花费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治理,水土流失引发的矿山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打造西部绿色矿业已刻不容缓。

西部矿产资源必须开发,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但西部本来就脆弱的生态不能再被破坏,还必须加大保护的力度,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解决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

有专家提出了“绿色矿业”的概念,就是要在矿山环境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的前提下,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最优化和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要实现“绿色矿业”的理念,就要保证落实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开发前的区域环境容量或承载力评价及矿山环境扰动量评价,建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矿业规划;二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实现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三是通过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开发前后环境扰动最小化和生态再造最优化。

与此同时,在今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三部门提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采取三大措施,有效整治并保证矿山生态环境好转。一是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监管机制,严格矿山开采准入制度,形成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尽快出台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能力建设,为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监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进一步明确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矿山环境治理费用承担主体和实施治理主体。这些建议与举措,让我们看到了西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宋焕斌,张文彬.云南省矿业“绿色工程”——论云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2] 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宋焕斌,张文彬.加强矿山复垦、保护土地资源[J].中国矿业,1998,7(3).

[4] 张文彬,宋焕斌.21世纪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8,23(2).

猜你喜欢
破坏可持续发展
隧道口轻型钢棚洞防护高边坡施工技术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和预防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俄不满波兰“破坏”二战胜利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