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热闹的Photo Shanghai 上海艺术影像展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42家摄影画廊前来参展,其带来了许多国际摄影大师的经典之作,从教科书级的布列松,到现任马格南图片社主席马丁·帕尔,从日本街拍大师森山大道到国内著名纪实摄影师黎朗……这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艺术影像博览会。
作为一次博览会,它是合格的。高规格的办会投入,人头攒动的会场不仅让手攥热钱的中国收藏家对摄影收藏另眼相看,也让各国画廊主对中国这个年轻而有潜力的摄影收藏市场备感兴趣。由于展会向公众开放,摄影爱好者也能借此机会一睹原作真容。
毕竟,中国是一个接触并接纳摄影收藏,时间并不久的新兴市场。虽然会场连续三天灯火通明,但各个画廊的成交量却略有尴尬。其中一些画廊略有收获,但也有不少画廊的战绩并不理想。定价约81万人民币,展会最受关注的作品,来自CAMERA WORK画廊的《范思哲晚礼服的背影》在VIP预展期间被预订后,又被取消了订单。法国 A.Galerie画廊创办人 Arnaud Adida到了上海之后,连续三天清晨起来用电子邮件给自己的潜在用户推送作品,但最后发现中国收藏者依旧以观望为主,鲜少下单。
不少画廊主认为,他们此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释、灌输一些摄影的东西给这些未来的收藏家”。毕竟相较欧洲,中国接触摄影收藏的时间还短,很多市场规则、标准有待树立。
本届艺术影像展凭借出色的组织被“点了不少赞”,除了让国内业界对摄影收藏方面开拓一些眼界外,也启发着人们对摄影收藏这个新市场的思考。如今国内普遍对摄影史熟知度不高,对作品的关注往往依赖媒体的宣传。这种状况到底给画廊一个更大的操控空间,还是有了更多的无奈?摄影收藏市场如何树立规范?如何保证藏家权益?很多问题值得中国摄影收藏界在展会后花些时间思考。
纳塔、吴舢锟/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