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强 刘 彬 黄玲艳 艾韦明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00)
压电陶瓷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已遍布于人们日常生活及生产的各个角落。目前全球大量使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仍是传统的含铅压电陶瓷,其中铅元素含量高达60%以上。由于铅的易挥发性,因而在生产、制备、使用及废弃物处理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作为无铅材料的碱金属铌酸盐倍受压电材料研究领域关注。笔者选取铌酸钾钠陶瓷体系,通过掺杂Sr、Ti、Li元素,采用传统固相烧结方法制备了 (l-x)(K0.5Na0.5)Li0.04NbO3-xSrTiO3(KNN-STO)体系压电陶瓷,同时系统地研究了这些掺杂离子对铌酸钾钠陶瓷性能的影响规律。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碳酸钠、无水碳酸钾、无水碳酸锂、五氧化二铌、二氧化钛、碳酸锶等,均为化学纯。
按配方称取25 g原料,将其倒入球磨罐中,加入无水乙醇,以锆球为磨质,球磨10 h,倒出烘干,过80目筛,将细料压制成块状,在900 ℃下预烧3 h,待炉温降低后将预烧的样品取出用玛瑙碾钵碾细过60目筛,再将粉料倒入球磨罐中,进行再次球磨、转料、烘干、碾细过60目筛。将过筛后的细粉与浓度为5%的聚乙烯醇混合,过60目筛。称取筛后的细粉干压成形并在1 050~1 150 ℃下烧结,保温1.5 h,自然冷却,取出。将烧制好的陶瓷片经过磨片、超声波清洗、被银、烧银(温度为850 ℃,保温15~20 min) 、极化,得到实验样品。本实验所制备的陶瓷样品成分为:(1-x)(K0.5Na0.5)0.96Li0.04NbO3-xSrTiO3(x=0,0.10,0.15,0.20,0.25)。
通过交叉试验,得出KNN-STO(x=0.0,0.10,0.15,0.20,0.25)在1 050~1 150 ℃下可以得到较致密的陶瓷。表1为KNN-STO陶瓷的在合适烧结温度下得到的陶瓷的密度。从表1可以看出,在1 050~1 150 ℃烧结温度时,成瓷质量较好,陶瓷的实际密度均高于理论密度值的97%,接近热压烧结工艺下得到的陶瓷密度,相对于常压烧结得到的KNN陶瓷的实际密度提高了许多。这说明SrTiO3的加入有助于KNN陶瓷烧结性能的提高,还说明可以通过对KNN陶瓷的掺杂改性来改善陶瓷的烧结性能,得到致密的陶瓷。
表1 KNN-STO陶瓷烧结后的密度
图1为掺杂不同量的SrTiO3的KNN-STO陶瓷烧结温度的变化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当加入SrTiO3后KNN陶瓷的烧结温度由原来的1 050 ℃迅速增加到1 150 ℃以上,同时随着SrTiO3掺杂量的增加,陶瓷的烧结温度逐渐提高,这是由于SrTiO3熔点高达1 910 ℃的缘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KNN基陶瓷相对于PZT系陶瓷的烧结温区窄得多。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试图研究不同烧结温度对陶瓷性能的影响规律,但是很难得到。在陶瓷烧结致密度最好的温度点附近,烧结温度升高10 ℃左右,样品就会翘曲,变形严重,呈色发白,产生过烧情况;在成瓷温度附近,烧结温度降低10 ℃左右样品就会变得疏松,无法烧成优质的陶瓷。这是由于碱金属铌酸盐本身特殊性质所致。以上实验证明KNN陶瓷不易烧结。
图1 烧结温度曲线
图2是掺杂不同量SrTiO3的KNN-STO陶瓷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从图2可知,所合成的陶瓷均为纯的钙钛矿相结构,没有发现第二相。在室温下KNN陶瓷为正交相结构,类似于KNbO3的相结构,而掺入的第二相SrTiO3相,其结构为立方相。所以,当SrTiO3的含量依次从0.10增加到0.25时,可以清晰地看到,(200)、(210)晶面处由原来的两个峰逐渐地合成为一个峰。该现象表明,随着SrTiO3的加入,KNN陶瓷的相结构由正交相向假立方相转变。由此可知,KNN与SrTiO3形成了很好的固溶体。同时,随着SrTiO3的加入,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说明晶格常数降低。
图2 KNN-STO 陶瓷X 射线衍射图谱
图3是掺杂不同量SrTiO3的KNN-STO陶瓷表面的扫描电镜照片,照片图3(a)~(d)分别对应x=0.10,0.15,0.20,0.25。从图3可以看出,陶瓷的晶粒发育较好,晶界清晰可见,表面较致密,气孔很少,具有比较完整的外观,平均粒径大约为1 μm,晶粒形貌均为立方块状。
从图3(a)可以看出,晶粒有2种粒径分布,大晶粒的粒径约为l μm以上,小晶粒的粒径小于1 μm。随着SrTiO3掺入量的增加,陶瓷的晶粒并没有长大,反而有减小的趋势,这说明SrTiO3的加入并不能促进晶粒的生长,这也是由于SrTiO3熔点高达1 910 ℃的缘故。同时从图3(b)~(d)也可以发现,陶瓷晶粒越来越均匀,其平均粒径小于1 μm。
(a)x=0.10 (b)x=0.15 (c)x=0.20 (d)x=0.25
图4为不同掺杂量的SrTiO3的KNN-STO陶瓷在烧结工艺中介电常数和频率的关系。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除了掺杂量x=0.25的试样外,增大掺杂量,相对于纯的铌酸钾钠陶瓷来说,陶瓷的介电常数大大增加,这主要是由于Sr2+、Ti4+掺杂以后引起晶格畸变,材料的各项异性增加,容易极化,导致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加。但是目前还无法解释当x=0.25时介电常数突然降低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图4 KNN-STO陶瓷的频谱
图5为不同掺杂量的SrTiO3,KNN-STO陶瓷在此烧结工艺中介电损耗和频率的关系。材料的介电损耗随着加入掺杂元素量的增加,降低很多,当x=0.20,0.25时,损耗降到了原来的50%以下。但是随着频率的增加,损耗逐步增大,当频率达到106 Hz频段时,损耗急剧增加。这是由于材料内部偶极子转动速度无法跟上外界电磁场频率,而造成损耗增加。另一方面,介电损耗主要由漏电损耗和介质本身的极化损耗组成,KNN-STO陶瓷主要的介电损耗是介质本身的极化损耗。影响介质介电损耗的因素有:烧结体致密度、晶粒形貌及气孔、相结构及组成等。当SrTiO3加入后,陶瓷的致密度增加,气孔减少,因而陶瓷的损耗降低。
图5 KNN-STO陶瓷介电损耗谱
图6为不同掺杂量的KNN-STO陶瓷在1 MHz下的介电温谱图。从图6可以看出,当KNN陶瓷加入SrTiO3后,陶瓷由原来的类似于BaTiO3正常铁电体变为一个弛豫型铁电体。从图6中的曲线可以看出,随着SrTiO3掺入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出现峰值的温度逐渐向低温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整得到低温下的介电温谱。
图6 不同量掺杂的KNN-STO 陶瓷在1 MHz介电温谱图
1)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方法制备出(1-x)(K0.5
Na0.5)0.96Li0.04NbO3-xSrTiO3陶瓷,SrTiO3的掺入极大地改善了KNN压电陶瓷的烧结性能,得到实际密度占理论密度的97%以上的致密陶瓷。
2)A位Sr离子和B位Ti离子的掺杂使KNN压电陶瓷的物相结构由原来的正交相转变为假立方相,随着SrTiO3的加入,陶瓷晶粒逐渐均匀细化。
3)SrTiO3的加入也使得压电陶瓷的介电性能大幅提高,介电常数增加显著,介电损耗降低,频率稳定性增强,并显现出驰豫性铁电体的特征,但是其压电性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