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理精神的传承和当下的救赎意义

2014-10-17 06:04陈浩武
民主与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意义精神

陈浩武

我对柏格理和石门坎关注有四年时间了。柏格理是真正能够感动我们灵魂的人物。今天我想重点说两个问题:第一,一百多年来,柏格理精神像灯和光,是如何传承下来的?第二,今天我们讨论柏格理精神,对当下社会有什么意义?

我把一百多年以来,柏格理精神在石门坎的传承描绘为四个核心人物。第一是柏格理本人,他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一个种火者,他把现代文明的火种带给苗人;第二个代表人物是朱焕章,他是柏格理用基督精神所培养的苗人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第三个是费尼波,他是澳大利亚人;第四个是卞淑美。

从1904年柏格理来到贵州苗疆石门坎,到1915年他去世,在这十年间,他给石门坎帶来了什么?首先,他帮苗人发明了文字,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柏格理刚到花苗的时候,那里的花苗是化外之地,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文明,没有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他们刀耕火种,结绳记事,一个村子里能够从一数到十的只有一两个人。苗文的发明就使得苗人获得了族群认同。其次,柏格理在石门坎移风易俗。在他刚到的时候,这个地区早婚非常普遍,女孩子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生子,性关系也比较混乱,比如耍花山。柏格理明确规定男22岁、女18岁才能结婚,建立稳定的家庭和性的伦理关系。他用学校、医院、足球场、游泳池、农民运动会取代苗人那种原始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进入现代文明生活。他用基督教的平等精神对待苗人,使苗人摆脱农奴状态。伯格理的奉献精神获得了苗人的尊敬,被苗人称为“苗王”。

第二个人物是朱焕章。如果说柏格理在用他的生命爱中国,他点燃了苗人,让苗人走向现代文明状态,这个苗人代表就是朱焕章。朱焕章家庭贫穷,没有钱读书,是教会资助他读书,16岁才读小学一年级。他品学兼优,教会又把他送到成都的华西大学学习。他在华西大学毕业的时候,因成绩优秀,人格完美,被推为全校的学生代表,在毕业嘉年华上发表演说。他的演说非常动人,感动了刚好坐在台下的蒋介石和宋美龄。蒋介石招到朱焕章,希望他留在国民政府,为少数民族事务服务。朱焕章拒绝了,他说他要听从老师的遗愿,回石门坎为苗人服务。在柏格理时代石门坎只有小学,朱焕章回去以后,创立了第一所中学,自任校长,这所中学一直开办到1952年。1946年他到南京,蒋介石又亲自接见他,希望他任国民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司长,朱焕章再次拒绝。

第三个人物是澳大利亚人费尼波。1985年,澳大利亚人费尼波,任凯尔国际驻中国首席代表,到海拔1700米的石门坎推广高寒草种的培育,到这里扶贫。后来他又作为香港乐施会驻中国首席代表,在石门坎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提供小额信贷,帮助每家挖井蓄水,从经济上改变了石门坎。我们曾经看到一组数字,在1987年的时候,石门坎的1.98万人当中,有98%的人需要救助,失学率88%,文盲率92%,费尼波去了以后,帮助了当地经济发展。1995年,他也死在石门坎,埋葬在这个地方。今天石门坎这里有三座墓碑,分别是柏格理、朱焕章、费尼波,分别代表三个不同时期柏格理精神的传承。

第四个人物是卞淑美校长。她到石门坎新中小学当校长的时候,她的女儿只有9岁,她和她的丈夫在石门坎支教九年,一直到去年才离开石门坎。卞淑美老师是当今这个年代传承柏格理精神的又一个标志性人物。卞淑美老师和他的丈夫克服了非常非常多的困难,为苗人建立了一所学校。

我们可以看到柏格理精神没有消亡,它像火种一样一代代传播,在卞淑美老师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人一步一步走向石门坎。

第二,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纪念柏格理,一个一百一十年前的人物,对我们今天有什么意义?我觉得,虽然中国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但也要看到社会一些领域的危机状态。我们生存环境在出现危机;一些官员贪腐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贫富差别在持续扩大;社会暴力倾向在一些地方越来越常见。这是一个普遍焦虑、纵欲的时代,而在这些危机背后,核心问题是信仰危机。而导致信仰丧失的关键是我们中国文化传承的断裂。归根结蒂,中国当下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价值观的重建。而重建价值观的核心是重建精神信仰。所以,石门坎的意义就是救赎的意义。我们今天来追溯柏格理,纪念柏格理,讨论石门坎,就是讨论石门坎所代表的精神价值,在当今社会的救赎意义,这就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

(作者为北京大学研究员、石门坎后援团发起人、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意义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风从海上来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有意义的一天
拿出精神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自然的言者——罗宾逊?杰弗斯的非人类主义哲学观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