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江琼
关键词:胃脘痛;中药热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74-02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病症[1]。而中药热熨法是应用一些中草药和适当的辅料经加热后再用布袋装好,热敷于身体患处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本科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对5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热熨法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本科的住院患者,选择经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即中医为胃脘痛症,排除并存消化溃疡及癌变,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3岁;病程15 d~4 a。按入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根据病情给以药物治疗及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并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合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必要时给以止痛剂。
1.2.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予中药热熨法,将艾叶30 g,桂枝30 g,细辛10 g,香附10 g等中药碾碎。放入铁锅内加入适量醋至药物浸湿,放入微波炉加热至温度60 ℃~70 ℃装入布袋,放置患处,来回往返或旋转,当药袋温度降至40 ℃时,将药袋置于神阙穴处,以患者感到温热而不烫伤皮肤为宜。
每日1~2次,每次30 min,7 d为1个疗程。
1.3护理方法(1)做好治疗前的解释:患者对热熨法不了解,易产生焦急或恐惧心理。因此,应给予精神安慰,细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使其自愿接受治疗,消除患者焦急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有出血倾向,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在18~20 ℃左右,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避免寒湿侵袭。②治疗时注意保暖,仅暴露治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保护患者不受凉或感冒,操作宜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舒适,一般认为正常皮肤的烧伤阈限为45 ℃左右。因此,在药袋温度最高时,药袋与患者接触时间应短,反复来回移动药袋,当药袋温度下降至40 ℃时,延长与皮肤接触时间,将药袋直接热敷于患处,既保证安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的功效。对年老体弱者注意把握温度,防止烫伤。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镇痛疗效评估方法参考疼痛疗效分级标准[2],用VAS评分法评判,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分为5度:0度即疼痛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即疼痛有所缓解,仍需加强止痛,睡眠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1~2分;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较明显,WAS评分减少3~4分;3度:明显缓解,即疼痛明显缓解,睡眠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5~6分;4度:疼痛完全消失,WAS评分为0分
2.2治疗结果见表1。
3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由被动的治病转向预防和保健,由单一的药物疗法走向寻求非药物疗法,尤其是对机体不良反应很小的“绿色疗法”。热熨疗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上,并吸收了现代医学知识的简、便、廉的“绿色疗法”之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疗法,中医烫熨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就已有烫熨疗法的记载;其主要治疗原理运用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首先,其作用表现在药物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强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次是表现在调节经络阴阳的作用。利用药物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烫熨疗法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显现;通过刺激穴位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能调节经络,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使机体得以早日康复。“烫熨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即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不受环境条件的过多限制,且经济、安全、无副作用,适应症广,奏效迅速,是一种“绿色疗法”。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患者更乐意接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烫熨疗法”是传统疗法在临床的又一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汪旭,佟仲生.芬太尼与吗啡缓释片治疗木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endprint
关键词:胃脘痛;中药热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74-02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病症[1]。而中药热熨法是应用一些中草药和适当的辅料经加热后再用布袋装好,热敷于身体患处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本科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对5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热熨法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本科的住院患者,选择经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即中医为胃脘痛症,排除并存消化溃疡及癌变,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3岁;病程15 d~4 a。按入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根据病情给以药物治疗及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并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合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必要时给以止痛剂。
1.2.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予中药热熨法,将艾叶30 g,桂枝30 g,细辛10 g,香附10 g等中药碾碎。放入铁锅内加入适量醋至药物浸湿,放入微波炉加热至温度60 ℃~70 ℃装入布袋,放置患处,来回往返或旋转,当药袋温度降至40 ℃时,将药袋置于神阙穴处,以患者感到温热而不烫伤皮肤为宜。
每日1~2次,每次30 min,7 d为1个疗程。
1.3护理方法(1)做好治疗前的解释:患者对热熨法不了解,易产生焦急或恐惧心理。因此,应给予精神安慰,细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使其自愿接受治疗,消除患者焦急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有出血倾向,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在18~20 ℃左右,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避免寒湿侵袭。②治疗时注意保暖,仅暴露治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保护患者不受凉或感冒,操作宜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舒适,一般认为正常皮肤的烧伤阈限为45 ℃左右。因此,在药袋温度最高时,药袋与患者接触时间应短,反复来回移动药袋,当药袋温度下降至40 ℃时,延长与皮肤接触时间,将药袋直接热敷于患处,既保证安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的功效。对年老体弱者注意把握温度,防止烫伤。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镇痛疗效评估方法参考疼痛疗效分级标准[2],用VAS评分法评判,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分为5度:0度即疼痛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即疼痛有所缓解,仍需加强止痛,睡眠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1~2分;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较明显,WAS评分减少3~4分;3度:明显缓解,即疼痛明显缓解,睡眠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5~6分;4度:疼痛完全消失,WAS评分为0分
2.2治疗结果见表1。
3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由被动的治病转向预防和保健,由单一的药物疗法走向寻求非药物疗法,尤其是对机体不良反应很小的“绿色疗法”。热熨疗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上,并吸收了现代医学知识的简、便、廉的“绿色疗法”之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疗法,中医烫熨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就已有烫熨疗法的记载;其主要治疗原理运用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首先,其作用表现在药物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强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次是表现在调节经络阴阳的作用。利用药物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烫熨疗法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显现;通过刺激穴位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能调节经络,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使机体得以早日康复。“烫熨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即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不受环境条件的过多限制,且经济、安全、无副作用,适应症广,奏效迅速,是一种“绿色疗法”。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患者更乐意接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烫熨疗法”是传统疗法在临床的又一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汪旭,佟仲生.芬太尼与吗啡缓释片治疗木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endprint
关键词:胃脘痛;中药热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6.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3-0074-02
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部疼痛为主病症[1]。而中药热熨法是应用一些中草药和适当的辅料经加热后再用布袋装好,热敷于身体患处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热力及药物本身的作用发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解痉止痛,调节脏腑阴阳,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本科于2012年6月—2013年8月对5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药热熨法辅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来自本科的住院患者,选择经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即中医为胃脘痛症,排除并存消化溃疡及癌变,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0~83岁,平均53岁;病程15 d~4 a。按入院的顺序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按中医辨证分型用药,根据病情给以药物治疗及内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口服。并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合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配合,必要时给以止痛剂。
1.2.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予中药热熨法,将艾叶30 g,桂枝30 g,细辛10 g,香附10 g等中药碾碎。放入铁锅内加入适量醋至药物浸湿,放入微波炉加热至温度60 ℃~70 ℃装入布袋,放置患处,来回往返或旋转,当药袋温度降至40 ℃时,将药袋置于神阙穴处,以患者感到温热而不烫伤皮肤为宜。
每日1~2次,每次30 min,7 d为1个疗程。
1.3护理方法(1)做好治疗前的解释:患者对热熨法不了解,易产生焦急或恐惧心理。因此,应给予精神安慰,细心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治疗的方法、作用、注意事项,使其自愿接受治疗,消除患者焦急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治疗前详细评估患者状况,有出血倾向,患处皮肤有伤口,炎症及皮肤病忌用,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室温在18~20 ℃左右,保证患者充足睡眠,避免寒湿侵袭。②治疗时注意保暖,仅暴露治疗部位,必要时屏风遮挡,保护患者不受凉或感冒,操作宜动作轻柔,使患者感觉舒适,一般认为正常皮肤的烧伤阈限为45 ℃左右。因此,在药袋温度最高时,药袋与患者接触时间应短,反复来回移动药袋,当药袋温度下降至40 ℃时,延长与皮肤接触时间,将药袋直接热敷于患处,既保证安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的功效。对年老体弱者注意把握温度,防止烫伤。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镇痛疗效评估方法参考疼痛疗效分级标准[2],用VAS评分法评判,根据患者疼痛减轻的程度分为5度:0度即疼痛未缓解;1度:轻度缓解,即疼痛有所缓解,仍需加强止痛,睡眠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1~2分;2度:中度缓解,疼痛减轻较明显,WAS评分减少3~4分;3度:明显缓解,即疼痛明显缓解,睡眠不受干扰,WAS评分减少5~6分;4度:疼痛完全消失,WAS评分为0分
2.2治疗结果见表1。
3护理体会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不断更新,由被动的治病转向预防和保健,由单一的药物疗法走向寻求非药物疗法,尤其是对机体不良反应很小的“绿色疗法”。热熨疗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上,并吸收了现代医学知识的简、便、廉的“绿色疗法”之一。是一种颇具特色的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疗法,中医烫熨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就已有烫熨疗法的记载;其主要治疗原理运用热力和药力的联合作用。首先,其作用表现在药物温热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而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某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强烈刺激腧穴,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产生某些抗体,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其次是表现在调节经络阴阳的作用。利用药物温热性能和外加热力,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可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功效。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烫熨疗法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逐渐显现;通过刺激穴位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能调节经络,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使机体得以早日康复。“烫熨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即操作方便、无需特殊设备,不受环境条件的过多限制,且经济、安全、无副作用,适应症广,奏效迅速,是一种“绿色疗法”。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患者更乐意接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烫熨疗法”是传统疗法在临床的又一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汪旭,佟仲生.芬太尼与吗啡缓释片治疗木星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