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依靠科技人才,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在推动“14+10”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数量偏少,且人才分布和结构不太合理;使用效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体制机制和优惠政策有待完善。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面向“14+10”产业积极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同时不断优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产业经济;产业技术联盟;科研成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4-0125-04
培养引进一个创新团队,就能催生一个优势产业,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可以激活广西“14+10”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为完善广西现代产业体系、把广西建设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增添新动力。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广西“14+10”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撑
团队建设是指为了实现团队绩效及产出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系列结构设计及人员激励等团队优化行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大多由具备某些领域专业知识的专家组成,团队主要负责人更是学科学术领域的带头人或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具有突出的创新成果和较高的创新水平,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研发优势和发展潜力。团队研究方向通常是国家或地方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或国际重大科技前沿热点问题,属于某些发展领域、行业、产业需要集体攻关和突破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或能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较为合理,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专业多样、能力互补;团队带头人具有创新思想和较高的学术造诣,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充分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需要健全的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依托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学科、企业研发中心或产学研合作平台,科技管理体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具备开展研发工作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和40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广西工业未来10年发展的“14+4”产业框架,即重点发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元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经济等4个新兴产业[1]。2012年起,广西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新增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农业、先进装备制造、养生长寿健康产业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广西重点培育打造的产业体系由“14+4”升级为“14+10”,实现了广西工业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和提升。截至2013年底,食品、冶金、石化产业等3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两千亿元,汽车、电力、有色金属、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等6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
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产业发展为科技人才提供应用平台,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在推动“14+10”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推动“14+10”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更大程度依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形成以科技人才为牵引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创造新的人才红利。
二、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一)大力培养引进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
近年来,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广西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通过建设广西特色的人才小高地,破解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紧缺问题。截至2013年底,广西全区建立了32个自治区级、近100个市级或区级部门人才小高地,培养了1.24万名各类人才,其中高层次人才2600多人,形成了涵盖大部分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小高地集群。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2456名到广西工作和服务,其中柔性引进人才800多名,包括“两院”院士46名、博士生导师321名。
(二)搭建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使用平台
切实加强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体系建设,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体系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搭建高效一流的工作平台。截至2013年底,已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6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初步形成了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组成的重点实验室体系,成为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创新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机械、医药、糖业、轻工、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领域,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06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120多家、自治区级工程院25家,在广西重点培育的24个千亿元产业中建立了23个产业研发中心。建立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选派企业科技特派员到企业从事创新创业活动[2]。
(三)完善适应“14+10”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激励政策
通过完善富含“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向“14+10”产业主战场。在明确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性的保障措施,并确定了9个“十二五”科技创新人才开发重点工程项目。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意见》和《八桂学者制度试行办法》、《特聘专家制度试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1+3”人才政策文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定《关于进一步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在税收、注册、股权收益、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endprint
三、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数量偏少,且人才分布和结构不太合理
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奇缺,难以适应“14+10”产业创新发展需要。2013年,广西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级职业技术人员仅占1/3,正高职务更少;缺少国家级科学家,我国1497名“两院”院士中广西仅有2人,“长江学者”也仅2人,博士和博士后数量少,大部分领域的科技领军人物匮乏,企业高级工程师不足,致使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和专利不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科研的人员仅占0.32%,远低于1.2%的全国平均水平。人才区域分布不合理,主要分布于南宁、桂林、柳州3个中心城市,其他城市相对匮乏。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部门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分布在事业单位,企业只占不到20%。
(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使用效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
“14+10”产业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的吸附力不强。由于工资收入偏低、创业氛围不浓、科研项目不多、科研条件较差等原因,广西有限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利用效率不高,以致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一部分人才由广西流向发达省市,主要是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一部分人才由基层、企业流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国家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基础研究机构的科技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三)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优惠政策有待完善
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偏差,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制约了创新人才发展,影响了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一些行政官员和科研管理者掌握着科研项目的分配权,科研人员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搞好与管理者的关系,依附行政力量,才能争取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以致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深入开展科研工作,难以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企业作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配置机制不合理,缺乏产学研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并推动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吸引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并使其有效服务“14+10”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优惠政策条文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在基层和一些单位难以兑现。有的优惠政策偏重基础研究或纯理论研究方面的科技人才,与“14+10”产业发展相脱节。此外,科研经费、实验条件和创业环境等都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科研平台、科研载体建设亟待加强。
四、广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面向“14+10”产业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是人才团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确立促进“14+10”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避免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脱节,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能满足产业创新发展的要求。组织实施食品、汽车、冶金、石化、电子信息、医药等重点产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以科研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依托,通过国家、自治区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工程,有选择、有重点地培养一批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形成研发方向明确、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加大对自治区级以上重大项目主持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技术负责人等人才支持力度,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并在经费上给予倾斜。定期选拔后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别是年龄在45岁以下、能够主持重大科技项目,在同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建立健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机制。
(二)面向“14+10”产业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显然仅靠广西自身培养远远不能满足“14+10”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十分稀缺,“引进”不失为破解人才瓶颈的便捷途径。围绕“14+10”产业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做好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工程。通过大力扶持重大科技项目,以企业重大项目为载体,以现有的研发中心和工程院为平台,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及科技创新团队。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人才、国内某一科技领域的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或技术带头人的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顶尖科研院校的全面合作,加强与欧美日韩等科技强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泛珠三角经济区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着重引进科技人才。吸引国外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到广西设立研究机构,建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
(三)面向“14+10”产业积极使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培养引进人才的目的在于使用人才。在加大培养引进力度的同时,使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挥好他们在“14+10”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强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研机构、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科技中介机构等建设,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组建若干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3]。围绕“14+10”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人才小高地,并充分发挥其集聚、培养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区”功能。发挥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等社会组织作用,搭建团队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广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完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整合现有科技信息资源,促进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情报库、信息网络等资源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开放。切实解决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卫生保健等问题,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endprint
(四)优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1. 优化科技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和组织协调,完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建设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健全鼓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保障机制,完善区域人才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政策、统一市场的人才开发体制。以北部湾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规划建设北部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服务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顺应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要求,研究编制《西江经济带人才发展规划》、《西江经济带人才开发目录》,着重引导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向西江经济带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流动。
2. 优化评价考核激励的体制机制。建立以推动“14+10”产业发展的业绩和成效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等诸要素构成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团队整体效能发挥、团队成员尽职尽责。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建立和完善向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允许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兼职兼薪[4]。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对贡献突出者实施重奖。
3. 优化团队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团队文化是团队健康成长的灵魂。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使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团队的每位成员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在推动“14+10”产业发展中建功立业。建立团队共同学习提升机制,掌握科研领域的最新信息,加强“14+10”产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在共同学习中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倡导团结协作、开放包容的团队精神,构建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勇于冲击科技前沿,支撑“14+10”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面向2020做大做优做强广西工业[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8.
[2]李世泽.转型经济:跨越发展新航道[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162.
[3]张呈琮.人才队伍建设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28.
[4]关玉峰.企业人才团队建设的几点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3(13):89.
责任编辑 莫仲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