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西刚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
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成本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设备管理信息化是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而点检信息化是将企业现场点检的各种数据通过无线网与企业的局域网相联,以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对设备管理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造纸工艺的设备,探讨点检信息化管理新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造纸工艺设备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某造纸企业40万吨生产工艺流程为如图1所示,设备繁多,主要有蒸煮锅、料位仪、称重仪8台、热交换器、泵设备、大型喷放锅、双辊洗浆机、混合器、起重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生产的连续性比以前更为紧密,这就要求整个生产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都要保持正常稳定运行,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线停机或发生安全事故。国外企业对设备的重视程度不再是单纯局限于监测、诊断和维护,已上升到整体资产信息化管理范畴,使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设备都处在可控状态。
图1:造纸工艺流程设备示意图
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设备维修和管理一般采用二级保养、定修结合的事后维修方式,管理模式为静态管理的计划定保定修,缺乏对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系统分析,无法掌握设备的实时状态,对维修的设备没有进行有效评价,存在过修、欠修和遗漏现象。
传统的点检方式局限于一线人员的经验或用简单的仪器进行量化,再通过手工报表或文字报告的形式传递,这样不但耗费人力、物力,而且设备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大打折扣。点检工作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做到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维修是企业设备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手工报表为主的点检信息流传形式已经跟不上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步伐。有些企业已经尝试实施ERP、EAM等管理信息系统,但生产现场的设备点检数据和实时状态如何及时传送到局域网管理系统,并与整体设备管理信息有机的结合就是是一个需要解决难题。
我们在某造纸企业经过几年实践,在常规点检管理基础上,以现代点检信息化技术与企业特点相结合,综合各种因素,做了些点检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点检工作效果得到较大提高。
建立点检信息化管理制度
根据企业实际建立点检信息化管理制度,确定现场点检工作人员和点检信息管理人员,制定点检工作规程和点检标准、点检周期、数据信息传输标准等。一切点检工作按制度、按规程标准化操作。
基础数据准备
开展点检信息化管理工作之前,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有设备信息进行研究,了解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运行状态,确定设备的关键点和点检标准、点检周期,并作为点检系统的基础数据准备和录入。
设备的基本数据信息是系统的主要数据,包括设备编码、名称、分类、位置、状态等。为提高效率,合理的确定检修周期,综合考虑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和维修成本等几方面,将设备分为A.B.C三类。A类设备是指当该设备故障或损坏后,对人员、整个生产流程或其他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的设备。如液位、压力、温度监测及控制设备、蒸煮锅、喷放锅、压力管道、泵设备、动力设备。此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制定设备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B类设备是指当他损坏时,直接导致生产系统的安全性、产能、经济性能降低以及设备本身价格昂贵,故障检修周期、备件采购周期较长的设备。如储存罐、喷浆槽、双辊洗浆机、热交换机、压榨机、干燥机、压光机等。此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检修周期可根据日常点检和劣化倾向管理相结合及时调整。A.B类以外的其他设备为C类,如起重设备、可移动设备、辅助类设备等,一般以事后检修为主。根据设备类型制定点检标准,规定点检部位、点检项目、点检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等,这是点检人员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的依据,也是编制点检计划的依据。
点检工作流程
在企业现有计算机局域网建立设备点检数据库,安装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软件。点检工作由点检操作人员手持平板电脑和相应的检测仪,到现场后与局域网无线链接,根据点检管理系统点检表中内容逐一进行检查检测,将采集的设备点检数据录入表中并传输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保存,由点检管理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及时处理。所有设备点检完毕、数据传输到位,对此次点检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后此项工作完成。
点检工作制度化
点检标准任务数据采集靠员工到现场采集,通过该手段可以更好地督促员工现场巡检,管理人员通过查阅检查记录和时间来了解巡检人员的到位情况与检查情况,便于对员工基础工作进行管理、规范。
点检方法与内容标准化
将设备点检标准和检查要点全部预置在点检管理系统中,达到现场后,员工对照点检表的内容与现场设备进行检测对比,完成点检工作。同时对新入厂的员工的培训工作更加简单,点检标准遵循点检设备的标准提示,不需要员工死记硬背,大大缩短新员工的培训时间。
点检过程规范化
点检过程按照设计路线、点检项目、点检标准进行巡检,降低了巡检工作中因人认识程度不同出现的设备缺陷漏检、误检等情况。
巡检结果信息化
员工通过现场点检,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企业局域网,实现了数据共享,各部门管理人员均可调阅参与数据分析和管理。
分析结果效益化
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通过数据采集完成情况,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奖励,另一方面根据点检情况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做好检修计划、报备品计划,做到提前预修,提高设备运转率。
可实现对设备进行全过程和全寿命周期管理
本系统方便快捷地为维修和使用提供资产的技术、制造、状态等实时以及历史信息。
企业实现信息化系统管理能推动企业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设备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而信息化建设是设备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对整个设备管理进行整合,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生产安全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