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芬 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五官科 300193
慢性咳嗽是持续在3周以上且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该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最为常见,故具有特异性缺乏、误诊率高的临床特点[1]。本文中针对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三种常见慢性咳嗽,选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检索选出124例2010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被确诊为慢性咳嗽的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组(A组)40例,鼻后滴漏综合征(B组)68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组(C组)16例。患者中,男73例,女51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32.6±8.6)岁。选择标准如下:(1)主要症状为咳嗽,持续超过3周,且X线胸片或肺CT正常;(2)近8周内无呼吸道感染或>8周仍咳嗽者;(3)年龄>15周岁的未吸烟患者。组间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咳嗽变异性哮喘组(A组):吸入舒利迭3~4粒bid(葛兰素史克,H20040311),疗程为6~8周;(2)鼻后滴漏综合征组(B组):口服扑尔敏(北京中新制药厂,国药准字H11020961)4mg tid,鼻腔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潍坊中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7022152)50μg bid,疗程为2~4周;(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组(C组):口服强的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效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82)10~15mg bid,7~10d后吸入舒利迭3~4粒bid,疗程为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咳嗽发作次数,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缓解和无效四个等级。咳嗽症状基本消失者为显效;咳嗽发作次数减少70%~80%者为有效;咳嗽发作次数减少>50%者为缓解;咳嗽发作次数减少≤50%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B两组治疗有效率相近,C组与A、B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临床治疗结果〔n(%)〕
慢性咳嗽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单纯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胸片等常规检查常难以明确病因。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的重要病因,占哮喘的24%~59%,临床特点为慢性干咳,但不伴有哮喘的典型喘息症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占慢性咳嗽的比例较小,其临床特点为大多为干咳;鼻后滴流综合征的发病率为8%~87%,占西方慢性咳嗽病因的首位,是由鼻腔或鼻窦疾患导致的分泌物刺激咽喉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3]。患者有鼻后滴漏流或咽部异物感,有诉声嘶,易引起咳嗽。由于慢性咳嗽病情复杂,临床特征单一,对慢性咳嗽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糖皮质激素,俗称“美国仙丹”[4]。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及抗炎作用,可用于一般的抗生素或消炎药所不及的病症[5]。须注意的是,在咳嗽原因不明或外感染无法排除时慎用全身皮质激素治疗。本文中,糖皮质激素对几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疗效显著,咳嗽变异性哮喘和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特异性高且极其相近,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特异性治疗也较高,但较前两者较弱。
综上所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上述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1]万玉峰,郑玉龙,周黎阳,等.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咳嗽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评价中的价值〔J〕.天津医药,2012,40(11):1118-1120.
[2]蔡林利,王小铭.112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治疗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14):636-637.
[3]刘美璇,朱柠,陈小东.吸入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吸道高反应性的影响〔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1,6(2):143-144.
[4]冯蕾,耿宁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在青年人慢性咳嗽中的特性分析〔J〕.西部医学,2011,23(1):33-34.
[5]戴建.支气管舒张试验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