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珍 姚家树
1.辽宁省本港总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辽宁 沈阳 110032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伴银屑病的慢性、炎性关节病,有银屑病皮疹并伴有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疼痛、压痛、肿胀、僵硬和运动障碍。其发病与家族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相关,好发于30~55岁人群。其皮疹好发于四肢伸侧及头颈部,也常见于胸腹及后背等处,多数为红色或粉红色丘疹,上覆有白色鳞屑。因其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后期可导致患者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风湿科门诊就诊,且符合标准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4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51.23±11.21)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 (2.97±1.74)年。4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及部位银屑病皮疹。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1.2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2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对照组2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5例。
1.3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1]:①至少有一个关节炎并持续3月以上;②至少有银屑病皮疹和/或20个以上顶针样凹陷的指趾甲或甲剥离;③血清IgM型RF(-)(滴度<1:80)。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②半年内未服用其它药物;③无合并其它免疫性疾病;④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甲氨蝶呤用药禁忌者。
1.5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高血压患者;②肝肾功能不全;③未经处理的气胸患者;④胸骨骨折或胸部开放性损伤;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⑥病情较重,无法对疗效及安全性做出判断者。
2.1 治疗方法 予对照组21例患者甲氨蝶呤5mg每周一次口服,每周加量2.5mg,至10mg后维持该剂量口服。治疗组22例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舱治疗,选择压力2.0ATA,每日一次,10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
2.2 评价方法 采用银屑病皮疹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法(PASI)[2]对43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评估,治疗7个疗程后观察并计算两组间差异。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均值±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的PASI评分比较采用样本均数的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间PASI评分比较,具体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间PASI评分比较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以银屑病皮疹伴中轴关节或外周关节炎症的一种疾病,患者基数大,且不易根治,长期困扰着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务人员。现阶段的治疗较依赖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免疫抑制剂,而生物制剂在本病的应用尚无明确的疗效评价。长期应用甲氨蝶呤对本病关节症状及皮疹的缓解有着较为明确的疗效,但因其副作用较大,起效缓慢,始终为人诟病。而多种免疫抑制剂合用又有着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由于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本病的皮疹爆发,急性期发作无法通过糖皮质激素迅速缓解病情。
祖国医学上将本病归于“白庇”、“痹证”的范畴,亦有“干癣”、“顽癣”之称,强调其迁延难愈,《诸病源候论》中曰:“白癣之状,白色硿硿然而痒,此亦是腠理虚受风,风与气并,血涩而不能荣肌肉故也。”由此可见,中医上认为瘀血与血虚风燥为本病的基本病因。现阶段研究表明,银屑病皮疹的主要病机为真皮乳头及乳头下血管增生、扩张、迂曲、渗透性增加,真皮浅层血流过慢[3],这与中医上瘀血、血虚的论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高压氧技术可收缩人体内已扩张的毛细血管,改善血液通透性;同时可通过提高血管血氧张力及含量,促进皮损部位的细胞、血管与组织再生,起到修复皮疹的作用[4]。高压氧治疗与甲氨蝶呤合用治疗银屑病关节炎,不仅可以迅速缓解部分患者严重的皮疹症状,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可缩短病程,适合长期应用。另外,高压氧治疗还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肝损伤,使得本法更加适合在长期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本病的患者中推广。但目前此种方法仍然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研究,因此,应尽快开展更加严谨、更加多层次的大样本量实验,使这种治疗方式早日广泛应用于临床,为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风湿病分册[J].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
[2]KerkhofPC.Th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everity:persisting areas of confusion [J].Br J Dermatol,1997,137(4):661-662.
[3]齐莫寒,崔红艳 高压氧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M].中国伤残医学,2011,19(8):97.
[4]吴钟琪,高压氧临床医学[M].1版.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