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利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增长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分析它们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文章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以技术为核心的增长效应所取代,说明市场化改革导致的资源配置正趋于合理,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低效转为正常的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在逐步减弱,科学技术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正在增强,而2002-2011年期间,结构变迁效应再次提升,说明深度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延续。
关键词:产业结构 变迁 劳动生产率
资本的投入、劳动的投入、技术进步和结构变迁的促进作用共同带动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张辉、王晓霞(2009)认为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距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刘伟和张辉(2008)研究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情况,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在1998年前显著,在1998年以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显著。Fagerbert采用份额变化方法,对全世界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促进生产率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对生产率增长有影响。库兹涅茨研究了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总体增长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导致的劳动力重新配置对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10%-30%,并研究了世界多个国家的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关系,认为结构变迁推动劳动要素的再配置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影响显著。张翼、何有良(2010)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这种变动呈现三个阶段,轻工业和服务业要素重置的效应最为明显。本文针对份额变化方法,分析内蒙古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研究方法选取
Fagerberg(2000)、Timmer(2000)和Peneder(2003)提出了“转换份额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从劳动生产率中提取出来,这种结构方法较为清晰地表述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刘伟、张辉借鉴该方法,分析了中国近30年来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认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在早期的时候确实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劳动生产率的分解过程如下:设Lpti是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t表示时期,i表示三次产业部门,Lpti表示产业i在t时期的劳动生产率,Hti是t时期产业i的劳动占总劳动的份额。
(1)
从基准期到观察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就可以表示为:
(2)
式中,Lp0表示基准期的劳动生产率,Hi0表示产业i在基准期的劳动占总劳动的份额,公式(2)中,称为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劳动份额的变化会导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变化,因此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是借助于劳动份额的变化来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如果劳动力流向生产率高的产业,将导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增加。这反映了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是劳动效率提升的过程,劳动力总是从生产率低的产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产业。是赋予劳动份额增加的权重。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因此该产业的劳动份额权重就小,导致第一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小。总体看劳动力流出第一产业,因此第一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为负值。公式称为动态结构变迁效应,该公式一方面反映劳动力份额的转移,另一方面反映劳动力转移后的产业生产效率的相对变化。如果劳动要素迁入该产业,劳动效率提升,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就应该为正并且增加。在劳动力迁出第一产业的情况下,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在劳动份额减少为负的情况下,劳动效率在提升,因此总体为负。而第二产业劳动移入的劳动份额增加,同时劳动效率提升。公式是生产率增长效应,体现了t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率,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技术进步,因此生产率增长效应更多地体现技术带来的影响,可以用该效应反映技术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
结构变迁效应与增长效应的分析
根据公式(2)将内蒙古生产率的增长情况进行分解,找出内蒙古三次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
以《内蒙古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并分解出1978-2011年的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具体数据见表1。表中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很小,主要原因是因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静态结构中的权重小导致的。劳动力迁出第一产业导致静态变迁效应为负,为-0.02315。第二产业也发生了劳动力迁出的情况,但是数值更小为-0.00402。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也为负值,主要因为劳动迁出。第三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较大,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劳动效率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流入。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在第二产业中表现最为明显,达到了16.7744,说明第二产业是技术进步的最大受惠产业,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增长效应也比较突出,为3.78065。
将表1百分比化,得到表2。表2中可以看出带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达到58.375%。说明内蒙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大部分来自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带动的,内蒙古工业化过程中,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最大,技术提升幅度也非常大;第三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也占到了20.973%,劳动力流入同时劳动效率提升,是第三产业带动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原因;而第一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都为负值,主要的原因是劳动力流出导致的;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为正值,说明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劳动力持续的流入第三产业,劳动力份额在增加。按照新古典经济理论,当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劳动力的流动带动资源在不同产业重新配置。1978-2011年间,技术进步导致的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达到了85.33%,其中第二产业占比最高达到了58.375%;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达到了14.505%,说明来自劳动效率的提升是明显的;而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占比最小达到0.165%。endprint
第一,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根据静态结构变迁公式,计算1980-2011年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这些数值见图1。从1980-1994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为正并逐渐增加,反映出了劳动力份额的流动带动劳动生产率增加,改革解放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按照效率原则在三次产业间重新配置的过程,这段时期是改革带来的红利。1994-2004年期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在震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逐步下滑变为负值。这段时期国企改革,经济萧条,劳动力持续的流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国企下岗裁员导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下滑,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2004-2011年期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上升,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而第一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进一步下滑。
这段时期,网络科技带动了信息革命,带来了第三产业的繁荣,金融、地产、信息领域快速扩张,劳动力持续流入总体上导致静态结构效应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比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更显著。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产业间的效率差距大,资源重配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更快。在三次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产业结构变迁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从而形成经济快速增长的波峰和经济低速增长波谷,使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李猛认为中国经济的波动中15%-20%的成分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影响。袁江和张成思认为中国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相互影响,经济总量扩张同时经济结构分化,经济增长下降及经济结构不平衡缩小。
第二,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图2是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效应,图中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1982-199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缓慢,说明产业经济效率较低。1992-200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加快,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导致劳动份额合理调配,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增加,双重影响强化了生产率的提升。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体现了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劳动效率提高。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自1982年以后持续为负,绝对值逐渐变大。由于劳动力流出第一产业,第一次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而且自2006年以来下滑速度很快,未来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将仍然下降。第二产业在1981-1999年期间为正值,说明劳动力流入,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变为负值,劳动份额减少,劳动力流出该产业。由于劳动生产率在过去30年持续快速增长,所以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具体情况见图3。发展中国家在早期的结构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要比后期的结构效应强,资源在三次产业的再配置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第三,生产率增长效应。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的变化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技术进步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图3是内蒙古总体增长效应和各产业增长效应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总体增长效应持续向上,2002年以后增长效应速度更快。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长效应较为缓慢,而内蒙古第二产业增长效应最为突出,是主要的贡献因素。总体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比要素重置的结构效应贡献大。
分时期结构变迁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贡献率分析
刘伟、张辉(2008)对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在1998年之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而1998年之后产业结构变迁让位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更多的由技术进步驱动。为了平滑1978-2011年三十年间的生产率增长,将1978-2011年分为六个时期,即1978-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1年、1991-1998年、1998-2002年、2002-2011年。分别计算这六个时期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产业内增长效应。然后通过对比总的劳动增长率可以分别计算出它们对劳动力增长率的贡献,如表3所示。
表3反映了动态结构变迁效应、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增长效应在六个时期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情况,结构变迁效应在1988-1991、1998-2002年期间转变为负值,说明这一时期结构变迁效应并没有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的贡献度很高,反映了劳动效率提高对生产率的带动。在第1时期到第3时期这一阶段,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结构变迁效应明显,随着转移结束,要素配置效应逐渐减弱。第1、2、3时期,表现为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从农业向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转移。Dowrick(1991)研究了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认为在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中,劳动力资源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对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只有0.8%,低收入国家达到25%。
表4是三次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总的结构变迁效应是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与动态结构变迁效应的加总。第一产业的结构变迁效应大部分为负值,反映了劳动力的流出;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各时期的贡献波动比较大,1998-2002年期间第二产业调整,劳动力流出,导致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比例达到-28.04%,总体上第二产业劳动力流动不稳定,导致结构变迁效应波动大;第三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入,结构变迁效应贡献增加。从总体趋势看,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在下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比较明显,反映了制度结构变迁带来的改革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表5反映了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引导的产业增长效应。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逐步下降,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的相对份额在降低。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持续上升,由1978-1984年的24.62%增加到了2002-2011年52.74%,内蒙古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而且比重持续上升。
结论
通过对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1978-1984年间比较明显,随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表现在静态结构变迁和动态结构变迁的贡献率开始下滑。在2002-2011年期间,结构效应的贡献开始上升,说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浪潮再次推动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中国正步入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内蒙古各产业中,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处于支配地位,随着劳动力的迁出,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贡献率在下滑,技术进步在第一产业的贡献在弱化。在内蒙古第二产业中,增长效应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增强。这也说明了结构变迁效应弱化的过程中,技术进步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未来市场深度改革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对劳动生产率的效率贡献将会增加。
1.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
2.王振兴.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3)
3.闫肃.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163)
4.张翼,何有良.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10(3)
王晓轩(1973年-),男,宁夏盐池县人,宁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endprint
第一,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根据静态结构变迁公式,计算1980-2011年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这些数值见图1。从1980-1994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为正并逐渐增加,反映出了劳动力份额的流动带动劳动生产率增加,改革解放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按照效率原则在三次产业间重新配置的过程,这段时期是改革带来的红利。1994-2004年期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在震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逐步下滑变为负值。这段时期国企改革,经济萧条,劳动力持续的流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国企下岗裁员导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下滑,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2004-2011年期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上升,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而第一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进一步下滑。
这段时期,网络科技带动了信息革命,带来了第三产业的繁荣,金融、地产、信息领域快速扩张,劳动力持续流入总体上导致静态结构效应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比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更显著。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产业间的效率差距大,资源重配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更快。在三次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产业结构变迁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从而形成经济快速增长的波峰和经济低速增长波谷,使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李猛认为中国经济的波动中15%-20%的成分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影响。袁江和张成思认为中国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相互影响,经济总量扩张同时经济结构分化,经济增长下降及经济结构不平衡缩小。
第二,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图2是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效应,图中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1982-199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缓慢,说明产业经济效率较低。1992-200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加快,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导致劳动份额合理调配,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增加,双重影响强化了生产率的提升。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体现了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劳动效率提高。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自1982年以后持续为负,绝对值逐渐变大。由于劳动力流出第一产业,第一次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而且自2006年以来下滑速度很快,未来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将仍然下降。第二产业在1981-1999年期间为正值,说明劳动力流入,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变为负值,劳动份额减少,劳动力流出该产业。由于劳动生产率在过去30年持续快速增长,所以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具体情况见图3。发展中国家在早期的结构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要比后期的结构效应强,资源在三次产业的再配置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第三,生产率增长效应。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的变化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技术进步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图3是内蒙古总体增长效应和各产业增长效应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总体增长效应持续向上,2002年以后增长效应速度更快。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长效应较为缓慢,而内蒙古第二产业增长效应最为突出,是主要的贡献因素。总体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比要素重置的结构效应贡献大。
分时期结构变迁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贡献率分析
刘伟、张辉(2008)对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在1998年之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而1998年之后产业结构变迁让位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更多的由技术进步驱动。为了平滑1978-2011年三十年间的生产率增长,将1978-2011年分为六个时期,即1978-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1年、1991-1998年、1998-2002年、2002-2011年。分别计算这六个时期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产业内增长效应。然后通过对比总的劳动增长率可以分别计算出它们对劳动力增长率的贡献,如表3所示。
表3反映了动态结构变迁效应、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增长效应在六个时期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情况,结构变迁效应在1988-1991、1998-2002年期间转变为负值,说明这一时期结构变迁效应并没有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的贡献度很高,反映了劳动效率提高对生产率的带动。在第1时期到第3时期这一阶段,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结构变迁效应明显,随着转移结束,要素配置效应逐渐减弱。第1、2、3时期,表现为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从农业向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转移。Dowrick(1991)研究了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认为在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中,劳动力资源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对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只有0.8%,低收入国家达到25%。
表4是三次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总的结构变迁效应是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与动态结构变迁效应的加总。第一产业的结构变迁效应大部分为负值,反映了劳动力的流出;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各时期的贡献波动比较大,1998-2002年期间第二产业调整,劳动力流出,导致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比例达到-28.04%,总体上第二产业劳动力流动不稳定,导致结构变迁效应波动大;第三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入,结构变迁效应贡献增加。从总体趋势看,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在下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比较明显,反映了制度结构变迁带来的改革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表5反映了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引导的产业增长效应。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逐步下降,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的相对份额在降低。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持续上升,由1978-1984年的24.62%增加到了2002-2011年52.74%,内蒙古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而且比重持续上升。
结论
通过对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1978-1984年间比较明显,随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表现在静态结构变迁和动态结构变迁的贡献率开始下滑。在2002-2011年期间,结构效应的贡献开始上升,说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浪潮再次推动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中国正步入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内蒙古各产业中,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处于支配地位,随着劳动力的迁出,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贡献率在下滑,技术进步在第一产业的贡献在弱化。在内蒙古第二产业中,增长效应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增强。这也说明了结构变迁效应弱化的过程中,技术进步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未来市场深度改革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对劳动生产率的效率贡献将会增加。
1.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
2.王振兴.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3)
3.闫肃.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163)
4.张翼,何有良.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10(3)
王晓轩(1973年-),男,宁夏盐池县人,宁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endprint
第一,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根据静态结构变迁公式,计算1980-2011年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这些数值见图1。从1980-1994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为正并逐渐增加,反映出了劳动力份额的流动带动劳动生产率增加,改革解放劳动力,劳动力资源按照效率原则在三次产业间重新配置的过程,这段时期是改革带来的红利。1994-2004年期间总体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在震荡,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第二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逐步下滑变为负值。这段时期国企改革,经济萧条,劳动力持续的流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国企下岗裁员导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下滑,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2004-2011年期间,静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上升,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而第一产业静态结构变迁效应进一步下滑。
这段时期,网络科技带动了信息革命,带来了第三产业的繁荣,金融、地产、信息领域快速扩张,劳动力持续流入总体上导致静态结构效应上升。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效应比发达国家的结构效应更显著。因为发达国家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产业间的效率差距大,资源重配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更快。在三次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产业结构变迁推动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同,从而形成经济快速增长的波峰和经济低速增长波谷,使经济呈现周期性波动,李猛认为中国经济的波动中15%-20%的成分来自于产业结构的影响。袁江和张成思认为中国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迁相互影响,经济总量扩张同时经济结构分化,经济增长下降及经济结构不平衡缩小。
第二,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图2是内蒙古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效应,图中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1982-199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缓慢,说明产业经济效率较低。1992-2002年期间,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增长加快,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导致劳动份额合理调配,另一方面生产效率增加,双重影响强化了生产率的提升。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体现了制度变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和劳动效率提高。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自1982年以后持续为负,绝对值逐渐变大。由于劳动力流出第一产业,第一次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而且自2006年以来下滑速度很快,未来第一产业的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将仍然下降。第二产业在1981-1999年期间为正值,说明劳动力流入,1999年以后第二产业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变为负值,劳动份额减少,劳动力流出该产业。由于劳动生产率在过去30年持续快速增长,所以总体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持续增加,具体情况见图3。发展中国家在早期的结构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要比后期的结构效应强,资源在三次产业的再配置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趋于平衡。
第三,生产率增长效应。生产率增长效应,主要的变化因素是劳动生产率,而技术进步是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图3是内蒙古总体增长效应和各产业增长效应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总体增长效应持续向上,2002年以后增长效应速度更快。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增长效应较为缓慢,而内蒙古第二产业增长效应最为突出,是主要的贡献因素。总体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比要素重置的结构效应贡献大。
分时期结构变迁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贡献率分析
刘伟、张辉(2008)对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解,认为产业结构变迁在1998年之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而1998年之后产业结构变迁让位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更多的由技术进步驱动。为了平滑1978-2011年三十年间的生产率增长,将1978-2011年分为六个时期,即1978-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1年、1991-1998年、1998-2002年、2002-2011年。分别计算这六个时期的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和产业内增长效应。然后通过对比总的劳动增长率可以分别计算出它们对劳动力增长率的贡献,如表3所示。
表3反映了动态结构变迁效应、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增长效应在六个时期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情况,结构变迁效应在1988-1991、1998-2002年期间转变为负值,说明这一时期结构变迁效应并没有提升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的贡献度很高,反映了劳动效率提高对生产率的带动。在第1时期到第3时期这一阶段,劳动力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迅速上升,结构变迁效应明显,随着转移结束,要素配置效应逐渐减弱。第1、2、3时期,表现为要素从农业部门流向工业部门,从农业向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转移。Dowrick(1991)研究了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认为在这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中,劳动力资源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对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率只有0.8%,低收入国家达到25%。
表4是三次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总的结构变迁效应是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与动态结构变迁效应的加总。第一产业的结构变迁效应大部分为负值,反映了劳动力的流出;第二产业结构变迁各时期的贡献波动比较大,1998-2002年期间第二产业调整,劳动力流出,导致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值,比例达到-28.04%,总体上第二产业劳动力流动不稳定,导致结构变迁效应波动大;第三产业结构变迁效应贡献率比较明显,第三产业劳动力流入,结构变迁效应贡献增加。从总体趋势看,结构变迁效应的贡献在下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下降比较明显,反映了制度结构变迁带来的改革红利正在逐步消失。
表5反映了三次产业的技术进步引导的产业增长效应。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逐步下降,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的相对份额在降低。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持续上升,由1978-1984年的24.62%增加到了2002-2011年52.74%,内蒙古第二产业的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最大,而且比重持续上升。
结论
通过对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贡献情况。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1978-1984年间比较明显,随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表现在静态结构变迁和动态结构变迁的贡献率开始下滑。在2002-2011年期间,结构效应的贡献开始上升,说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浪潮再次推动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导致劳动生产率增加,中国正步入新的结构变迁阶段。内蒙古各产业中,增长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处于支配地位,随着劳动力的迁出,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贡献率在下滑,技术进步在第一产业的贡献在弱化。在内蒙古第二产业中,增长效应和技术进步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在增强。这也说明了结构变迁效应弱化的过程中,技术进步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未来市场深度改革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流动,对劳动生产率的效率贡献将会增加。
1.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11)
2.王振兴.技术进步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3)
3.闫肃.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163)
4.张翼,何有良.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经纬,2010(3)
王晓轩(1973年-),男,宁夏盐池县人,宁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endprint